福兴村的高粱熟了 农户增收笑开颜
索  引  号: 510600-2022-008500
文  号:
发布日期: 2022-08-25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信息来源:德阳日报
有效性:有效
相关附件:
发布时间: 2022-08-25 来源:德阳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A+ A- 打印

枣红色的衣壳熠熠生辉、珍珠白的籽粒颗颗饱满,在骄阳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放眼望去满地红。820日,旌阳区和新镇福兴村1组村民邓燕的地里迎来了高粱大丰收。

真没想到,今年试种的近4亩糯红高粱,有9700多块钱的收入。在自己院坝里,邓燕一边数着收购商递过来的大红票子,一边乐呵呵地说,这得感谢第一书记邓增安给我们做了思想工作、引来新品种、全程提供技术服务,增产又增收。

邓燕算了一笔账:虽然今年是第一年种高粱,每亩产量却达到了450公斤左右,按照每公斤5元的收购价,一亩地有2000多元的收入。比种水稻每亩要多收入1000多元,种高粱活路少、又省事,在家门口就卖了,划算得很!

邓燕介绍,今年种高粱无人机除虫打药、机械化收割脱粒,节约了成本,人又松活,而且秸秆直接还田当肥料,一举多得。

村民邓志广接过话茬说:今年我们种植的高粱是由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提供的种子,引进的是新品种糯米高粱,颗粒大、颜色好看,是烤酒的专用原料。

福兴村第一书记邓增安介绍,今年该村高粱试种面积共100亩,参与农户33户,平均亩产达450公斤,最高达550公斤,总产量达45吨,种植户总收入达22.5万元,比同期水稻收入增加9万余元。

邓增安称,之前,为打消村民种植高粱是否增收的顾虑,村上通过引进市场经营主体,农技专家对农户种植、管理等方面进行全程指导,以订单式推广新品种高粱种植。

看到高粱丰收了,种植户荷包鼓了起来,个个都笑呵呵的,我感到很欣慰。邓增安满脸喜悦。

今年我家试种了1亩地的高粱,没想到收成这么好,价钱还不错,明年要扩大种植面积,多挣点票子。”64岁的邓增才老人看到了希望,干劲十足,相信未来的日子会像红高粱一样越来越红火。

百亩高粱地,一夜之间变景点。邓燕说,立秋后,高粱地里一片红,株株颗粒饱满,一阵风吹来,随风摇曳,很是好看,城里人来了一拨又一拨拍照留影。休闲观光的来了、模特来了、拍婚纱照的来了、摄影爱好者来了……他们在地里来回穿梭,一片欢声笑语,成为田园里的一道亮丽风景,让过去沉寂的田地里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一时间,通过抖音、微信朋友圈等传播,高粱地迅速走红网络,成了网红打卡点。

有风景的地方,就有新经济。邓增安插话说,高粱地成了打卡点,对村里的柑橘采摘、农产品销售等引流都是大有好处的。

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赵甘霖在现场看到他的团队研发的新品种金糯粱1取得丰收,很是高兴:我们将进一步通过试验示范把科技成果运用到生产上,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据悉,近年来,地处丘陵片区的福兴村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在第一书记邓增安的引领下,积极推进低效林和荒山坡改造,结合土壤特点和气候条件,因地制宜,采取科学规划、订单先行、培训服务、引领种植、全程指导等措施,大力发展柑橘、花椒、莲藕、高粱等产业,让村民愿意种、种得好、卖得好,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实现产业富民目标。

邓增安称,下一步,福兴村将大力发展高粱种植,推广高效栽培技术,推行高粱深加工,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通供应链,为村民持续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赋能。(记者 叶斌 通讯员 唐渝川)

责任编辑:胡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