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仗接着一仗打 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取得全面胜利

提要

2020 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全市上下一心,下足绣花功夫,以钉钉子精神铆足干劲一仗接着一仗打,精准脱贫各项任务圆满完成,收官之战取得全面胜利。2020年,剩余的6168人年度减贫任务全面完成,至此全市17.9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绝对贫困。

全面发起最强攻势

2020年以来,我市组织30名市级领导、30个帮扶工作组、202名驻村干部、307家帮扶企业,在脱贫攻坚收官 之年全面发起最强攻势。据统计,我市去年累计选派204名市县级领导干部、519个机关事业单位、656家企业、991名第一书记、2144名驻村干部、3.3万余名帮扶责任人投入脱贫攻坚,全员动员、全员冲锋,举全市之力、用非常之功,打好脱贫歼灭战。我市培训扶贫干部5.2万人次,提拔一线干部407人、第一书记124人、驻村干部21人打造了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扶贫干部队伍。

我市坚持把“六个精准”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各个环节和全过程,突出抓好精准施策,累计投入各类资金81.43亿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5.12亿元,打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等“扶贫硬仗”。

我市把中江县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集中发力,累计投入各类资金26.56亿元,巩固农村土坯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农业产业扶贫、饮水安全工程等6个综合帮扶中江政策。此外,为中江专门设立产业扶持基金9210万元、撬动307个市级贫困村壮大村集体经济,攻克中江县贫困堡垒长期困扰我市多年的脱贫攻坚区域性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我市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开展经常性的、以暗访调研为主的督查巡查,建立常态化通报提醒机制,促进真抓实干。组建工作专班,实行“市级干部包镇、县级干部包村”对标脱贫指标,开展挂牌督战,既督又战、以督促战,圆满完成各项收官任务。开展问题清零行动,全面梳理大排查、成效考核、巡视巡查、督查暗访、督战调研等各类问题,专项清理2017年以来扶贫领域工程项目642个,历年来中央、省反馈728个问题整改完毕。持续开展纪律作风保障年活动,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察和“电视问政”,推动问题解决和作风强化。

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在2020德阳市脱贫攻坚主题文艺晚会上,市级脱贫攻坚奋进奖先进个人——旌阳区东湖街道新华村村民谢皇山,在分享自己与贫困作斗争的心路历程时说:“通过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帮扶干部的大力帮助,我们一家才有了如今的好生活。我会继续自力更生、顽强拼搏,努力把养殖业搞好,在致富道路上大步向前。”

2018年,在村干部的帮助下,谢皇山申请了产业扶持政策,在离家很远的山上盖起了猪舍,买了8头小香猪幼崽。谢皇山请来了村上农技员实地指导,又在猪舍旁边建起了鸡鸭养殖基地,饲养300余只鸡鸭。同时,他还获得了国家精准到户产业扶贫项目补助1000元。当年通过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帮他销售扶贫鸡,全家养殖收入达2万元。如今,谢皇山一家的日子越来越好。

谢皇山依靠养殖业脱贫增收是我市脱贫攻坚中扶贫扶志添活力的一个缩影。我市成立四川省扶贫基金会德阳市分会,筹集扶贫物资资金2.32亿元,惠及贫困群众10.33万人。开展“万企帮万村”行动,引导547家商协会和民营企业对口帮扶市内外554个村,实施各类帮扶项目1228个。开展同讲农家话、同吃农家饭、同干农家活“三同活动”,推动物质和精神“双脱贫”。

为解决产业增收难问题,我市因村因户制定产业帮扶措施,2020年新增扶贫小额信贷963户发放贷款2599.24万元,支持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模式,打出“线上销售+线下体验+团购促销+网红爆品展销+扶贫直播带货”组合拳,大力开展“以购代扶”扶贫产品月度促销活动,抓好产销对接,帮助贫困群众增收2357.64万元,多渠道解决贫困户“卖难”问题。 积极推进“三专一平台”建设,全市使 用“四川扶贫”企业68家,用标产品149个,销售收入达12.7亿元。记者 叶斌

数读2020脱贫收官

●累计选派204名市县级领导干部、519个机关事业单位656家企业991名第一书记、2144名驻村干部、3.3万余名帮扶责任人投入脱贫攻坚。

●累计投入各类资金81.43亿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5.12亿元,打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等“扶贫硬仗”。

●建成扶贫产业园区144个、小微产业园1821个发展新型经营主体1503个、扶贫龙头企业33 家、扶贫车间18个、“三品一标”农产品466个,构建扶贫产业“五金”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4.7万户增收。

●建成国家级就业扶贫基地12家、市级就业扶贫基地114家、市级就业扶贫示范村143个,带动6.4万名贫困人口就业,基本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责任编辑:胡志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