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蓥华镇石门村:从籍籍无名到“网红打卡地” 小山村也能干好大项目

在什邡,说起蓥华镇神瀑沟景区,那不得不提到石门村。从一个默默无名的小山村到“网红打卡地”,需要多长时间?石门村的答案是5年。

众筹建景区

让集体经济“无中生有”

位于什邡蓥华山区的石门村,群山环绕、耕地很少、温度偏低、降雨量大等因素一直制约着村子发展,特别是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位于重灾区的石门村更是遭遇重创,道路和民房基本损毁。

“基础设施可以重建,那村民的腰包如何鼓起来?”石门村党支部书记李德明一直在思考,此后,带动村民发家致富就成了石门村“两委”的首要问题。就在李德明等村组干部苦苦“探路”时,2015年,一次到成都彭州银厂沟的学习经历让大家有了想法:“既然群山环抱,何不就靠山吃饭呢?”

“石门村所处的蓥华山海拔落差大,造就了一小时穿越春夏秋冬的奇特景观,正是发展旅游的‘聚宝盆’。”李德明的想法得到大家一致响应。

说干就干。2016年,在村“两委”的带动下,石门村254名村民通过众筹2300余万元和土地入股的形式,成立了“什邡市石门洞胜景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将村里的“五龙沟”打造为夏避暑、冬赏雪的旅游景区,并注册名称为“神瀑沟”。

记者了解到,在神瀑沟景区5年的运营中,石门村将毛收入的13%作为集体经济收入,获益160余万元,同时村民分红总计近700万元。

“有中做强”

不断激发发展活力

李德明介绍,在集体经济收益的分配上,石门村推行“4321”利益链接机制,集体经济收入的40%用于村民按股分红,30%用于村公益事业建设,20%作为集体经济发展基金,10%用于每年慰问五保户、军烈属、残疾人等特殊群众。

“我投入3万元,前几年已经分了12000元,以后每年还有收入,这个方式安逸!”村里的脱贫户肖永惠对于每年的固定分红很是满意。随后,初尝甜头的石门村先后以村民众筹和土地入股的形式发展了3000余亩竹笋、120亩高山猕猴桃,并建成集采摘、观光、休闲于一体的产业园。

今年2月,石门村再次召开了一场事关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征求意见会,就村里拟投资900万元,开办野山菜加工厂作为村集体企业的事宜征求村民意见。“李书记,不用说了,就凭村里山上的资源,我相信这个项目肯定没问题,我家投2万元。”村民王文生说。“对,说得有道理,这是村里的大事,不怕这钱打水漂,我也投。”村民唐文英紧接着说。几十名村民围坐一起,你一言、我一语,争相表态。

“已有成功项目在先的石门村,不用担心这次开办野山菜加工厂的资金渠道。”李德明信心满满地敞开话匣子,石门村已获中央、省财政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100万元,德阳市村级集体经济示范村奖补资金100万元,什邡市村集体经济示范村补助资金100万元。

对于余下部分,李德明表示石门村计划还是由村民众筹,在众筹方式上,石门村充分结合村民家庭实际,确定为一万元1股,有意愿入股的村民每户投资不高于10万元、不低于1万元。针对近年已脱贫的30余户村民,由村集体经济代为每户入股1万元,争取达到村民股份全覆盖。

“思维活全盘活,小山村也能搞好集体经济大项目。随着竹笋园区日益红火、猕猴桃园区即将挂果、野山菜加工厂投产、神瀑沟景区的良好运行,预计3年后全村集体经济年收益将达到1000万元以上。”李德明说,“一家富不算富,全村富才叫富,我们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就是为了带动全村村民共同富裕。”(记者 曾征)

责任编辑:胡志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