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一盘棋”,勾勒2024年高质量招商引资新蓝图——聚焦优势赛道 全面拓展产业链

2月28日,位于什邡经开区北京大道的天合光能(德阳)晶硅有限公司年产25GW单晶拉棒及配套项目生产基地现场一派忙碌景象。工人们正在车间里工作,生产设备不停运转,就连刚刚过去的春节期间也是如此。

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天合光能在两个月内两次与什邡市政府签署投资协议,签约项目超过150亿元,拟投建年产25GW单晶拉棒及配套项目和年产13GW单晶拉棒及配套项目生产基地。目前,该项目一期已开始试生产,二期追加投资建设的13GW单晶拉棒及配套项目也已开工建设。记者了解到,该项目从开工到交付第一栋厂房仅用时100天,真正展现了“德阳速度”。

天合光能项目的成功落地,正是我市招商引资成果的一个缩影。

2023:

百亿级项目落地

国际化合作显成效

记者从德阳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了解到,2023年,我市招商引资成果丰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项目引进成效显著,全年成功签约招商项目达100个,协议总投资同比增长41.07%,其中29个项目投资额在30亿元及以上。以“3+1”主导产业和清洁能源装备、锂电材料、光电显示、农机装备等产业链为核心,我市全年引进“3+1”主导产业项目77个,占比近八成。优质企业纷纷入驻,引领产业发展方向。引进德蕴电气、常州三维等机械装备领域企业,签约星际荣耀、腾华航材等航空航天装备产业企业,落地华明胜、中国国际能源等锂电产业企业,持续提升本地配套率。

联动区县走进沿海,举办产业投资推介会20余场,发布《德阳机会清单》,释放2000余亿元投资机遇。基金招商获得新突破,成功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开展基金招商推介活动,发布40余个重大项目融资需求清单,促成了浙江耀宁、云知声等项目成功落地,为德阳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产业协同发展,成德同城化迈出坚实一步。我市与成都市联合制定《成德同城化“协同产业招商、推动共享发展”工作方案(试行)》,共建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金牛-什邡合作产业园等。

去年,在对外交流合作方面,厄立特里亚总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负责人等586名政务外宾来访德阳,60余家知名外企积极参与德阳的重大展会活动,为多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搭建了桥梁。同时,通过举办外资企业代表团四川行、参加“一带一路”华商峰会等活动,涵养优质外资企业资源,力促达成合作意向。我市外资企业总数达到180家,外商直接投资(FDI)同比增长36.26%。

项目引进来,落地是关键。我市坚持促签约与促开工两手抓、两手硬,市县联动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及时回应项目用地、用电、用能关切,对重大项目实行提级办理、顶格协调,助力项目早落地、快建设。一汽解放广汉基地项目首车下线;百亿制造项目欣旺达建设周期仅百天,以实实在在的项目投资和发展效益,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2024:

聚焦优势赛道

招商引资持续发力

2024年2月20日召开的市委工作会议强调,我市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两多两少”原则,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全面改进完善招商办法。为此,我市将继续坚持全市招商“一盘棋”,紧密围绕产业精准招商、链式招商、科学招商等策略,以高质量项目招引推动德阳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优势赛道凸显,聚焦重大项目引进。在招商引资的新一轮活动中,我市将突出优势赛道,通过做实德阳前沿产业研究院,进行产业链深度研究、行业前瞻研究和重大项目分析研判。目标是锁定“行业引领”“链条填补”“新兴成长”项目,瞄准“三类500强”、行业领军和上市公司,加大与本地链主企业的合作,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力争全年新引进百亿级项目10个、50-100亿元项目10个、30-50亿元项目10个。

项目增量计划,深耕国省平台资源。为厚植招商资源,我市将借力世界铸造会议、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等国省级平台及相关行业协会活动,精准楔入投资推介,以集聚更多高端资源要素。通过市县联动,深入沿海地区办好机器人、无人机等“小、专、精”招商推介和小分队招商活动。同时,创新开展“百人引百企”行动,联合存量头部企业推动产业链发展。

聚焦“双轮驱动”,拓展对外交流合作。为拓展国际合作,我市将深化对外交往,利用世界铸造会议、酒博会等大型涉外活动,邀请外国政要、经贸团组、外商代表等来德考察交流。同时,密切与国际友城互动,争取促成经济、文化、教育等多领域多层次合作。大力开展境外招商,利用德阳籍海外人士和企业驻外机构资源,实现外资项目信息渠道的拓展。力争全年FDI到资增长30%以上。

健全机制制度,加速招商项目落地。为提升招商实效,市经外局将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推动项目评估研判、跟踪洽谈和落地推进。通过优化项目服务机制,提供全流程、全方位“四到”服务,实施招商引资项目“一办到底”制度。实行“进千企、解难题”和“外商投资大走访”等专项服务行动,梳理并协调解决重大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中的难题。全面推进季度项目拉练、“红黑榜”等机制,推动在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建成。(记者 曾可嘉

责任编辑:卿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