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2020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例(七)

大数据助力构建德阳疫情防控“数字防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德阳市围绕“找得到、管得住、服务好”的工作思路,迅速投入抗击疫情工作,先后开发三个应用平台,建立疫情排查人员基础数据库、开发八个应用小程序,创新线上政务服务方式,助力企业员工顺利返岗、有序复工,保障疫情防控期间服务不断档,深化数据战疫成果运用。

一、数“聚”战疫,构建防疫“硬核堡垒”。一是汇聚“数据资源”,提前开展排查。提前谋划、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2020122日主动与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对接,部署调取三大运营商疫情相关信号数据,比省上推送数据早3天、比公安部推送数据早8天、比国务院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推送数据早20天。对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建立大数据、公安、卫健、县级指挥部数据共享、数据协同工作机制,确保重点人员均第一时间排查到位,排查质量走在全省前列。二是筑牢“数字防线”,实现精准防控。在应用开发上,德阳率先在全省开发出疫情高发地区来德人员排查和统计分析系统,为全市开展湖北等重点疫区和市外来德人员排查统计管理提供大数据支撑。截至2020年底,累积收集市外来德排查人员6万余人数据。在“德阳服务”微信公众号上添加“发热门诊”、“确诊病人曾停留点”导航。开通智能AI系统“疫情智能答问助手”,上线“12345智能应答”系统,开通“政务大厅自助登记系统”。三是保障“数据安全”,防止数据外泄。在制度上,严格遵守中央网信办做好个人信息保护的要求和国家安全标准,系统操作落实专人管理,签订保密承诺书;在技术上,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在市级政务云上开辟独立专区进行存储;在管理上,落实轨迹管理,系统均设置后台轨迹管理,通过漏洞扫描、渗透测试等技术手段,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截至目前,未发生数据外泄问题。

二、数“智”领航,夯实防疫“压舱基石”。一是实行扫码出行,加码防控疫情。2020229日,“德阳市民健康通”正式上线,采取多维度信息的综合对比,按照“红黄码受限制、绿码通行”的总体原则对市民进入公共场所实行分类管理,实现零接触扫码申报、疫情防控信息可追溯,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全市大型商场、餐饮等公共场所利用健康码有序恢复。截至2020年底,德阳市民健康通用户达到230万人次,扫码亮码用户达到8千余万人次。二是开发健康打卡,助力复工复产。积极对接阿里钉钉团队,结合德阳市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需要,启动钉钉平台德阳每日健康打卡,协助政府平稳有序开展单位企业复工复产和相关人员健康管理,最大程度降低疫情输入风险,是全国第三个使用统一模块进行“每日健康打卡”的城市,也是全国第一个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企业、学校和医院使用统一模块进行“每日健康打卡”用于疫情防控的城市。三是加强数据研判,助力政府决策。为提升疫情防控决策科学化水平,积极开展疫情高发地区流入人员趋势分析、省上下发数据与排查数据比对分析、全国疫情发展趋势大数据分析、省外在德人员活动情况大数据分析等工作。截至2020年底,提出窗口期研判、重点防控区域、重点人员跟踪管理等相关工作建议30余条,编制形成疫情相关大数据分析报告15期、数据接收快报136余期,为市委、市政府和市指挥部决策提供数据参考。

三、创新线上,优化政务服务方式。一是创新方式,推行非接触式政务服务。开设网办咨询热线,公布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事项的清单和渠道,引导办事企业和群众通过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天府通办APP、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政务超市、自助终端等平台办理。依托钉钉、微信、QQ等载体,强化咨询指导、样本提供、联合会审和资料预审等在线服务,先行办理,纸质资料后补,采取信用承诺、视频检查、远程核验等方式开展现场踏勘或现场评审。对无法通过“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的政务服务事项,或确需核验原始资料的,企业和群众可选择快递送达方式提交申报材料和回邮办理结果。二是优化模式,应对复杂疫情防控形式。最大限度减少涉企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放宽审批门槛、提高审批效率;对涉及多个部门的事项,通过一窗受理、协同办公、视频会商等方式加强部门联动;对涉及现场踏勘等转外环节的,按照“部门围绕窗口转”的机制,由部门窗口牵头做好业务科室工作对接,杜绝办事人多头跑。建立健全代办帮办专窗,深化企业钉钉群服务,实行园区项目专人专办。大力推行“园区受理、网上审批、快递送达”的直通车服务,并拓展特事特办、跟踪督办、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等服务,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园区”。三是聚焦需求,开辟疫情防控绿色通道。对涉及社会及企业疫情防控需要的审批事项,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优先办理。对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报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次要条件、手续有欠缺的或确需提供原始资料核验、存档的,鼓励实行“容缺受理”。鼓励实行“先发证,后审核”的告知承诺审批方式,审批部门通过线上一次性告知“告知承诺”事项的审批条件和申报资料,申请人以书面形式承诺符合审批条件后,相关部门直接作出审批决定,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疫情期间,市本级政务大厅共现场办理各类事项22000余件,同比减少69%;全市共94个事项支持“容缺受理”,累计办理3054件;市本级共对22个事项推行“优先办”服务,累计办理84件;全市共89个事项支持“告知承诺”办理,累计办理810件;全市共有102个园区项目纳入“直通车”服务,总协议投资额293.8亿元,全部实现复工复产;全市共有43个事项支持“云核验”办理,累计办理423件;全市共办理政务快递13700余件。

责任编辑:谢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