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7

从板房到新居 传承百年老店

“请问先生几个人?”4月20日上午11时许,当记者走到舒静家的百年老餐馆门口时,他以为是食客到了,连忙热情地打着招呼。虽然离饭点还有些时间,但餐馆已有了两桌客人,看得出来,这里生意不错。

作为“5·12”汶川特大地震的亲历者、灾后重建的见证者,舒静的感受特别深:“从地动山摇到生活安稳,10年弹指一挥间,感受最深的就是对好人的感恩,对生活的珍惜。”

我\们\的\故\事

地震第3天

开车进灾区送物资

10年前地震的那一刻,舒静还在自家位于旌阳区孝泉镇半边街的百年老店里做生意。“意外来得太突然了,地动山摇时,还有一桌食客在就餐,我感觉到不对,大喊一声‘快跑’,就带着客人跑了出去,一边跑一边听到后面砖瓦掉落噼噼啪啪的声响。”

舒静刚把客人疏散出去,回头一看,自家住了几代人的四合院房子上的小青瓦掉得满地都是。没来得及查看房子的受损情况,他马上来到隔壁将一位90多岁的老太太扶往街上的开阔处。

待受灾群众情绪稳定后,舒静回到一片狼藉的家里,抬出了备用发电机,拿了一些材料,和乡邻们一起开始搭设简易帐篷,并在帐篷外支起一口大锅,将家里的米、面、油拿出来和其他商户一起,给受灾群众做吃的。

2008年5月14日,地震后的第3天,舒静和几个一起学驾驶的师兄弟作出了一个决定:孝泉不是受灾最严重的地方,相邻的什邡市、绵竹市一些乡镇受灾非常严重,受灾群众需要帮助,他们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极重灾区的群众。

舒静拿出家里仅有的1万元钱,和其他7个师兄弟共开了5辆面包车,来到德阳城区买水、买食物,然后向极重灾区进发,一路给受灾群众送吃的、喝的、用的。“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很感动,我们到德阳城西批市场去买东西,那些老板知道我们要把物资送到极重灾区,全部只收成本价,一分钱都不赚。后来德阳批发市场的东西卖完了,我们来到成都,那些老板也不赚我们的钱,连停车场守车的大爷都不收我们的停车费。真的是众志成城!”

克服了震后的恶劣天气、冒着余震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舒静和师兄弟们组织的临时爱心车队一路走一路救援。到第4天,7个人花光了从家里带来的七八万元钱,然后回到家中开始着手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的事宜。

板房那3年

把百年老店开下去

舒静回忆,地震后,镇上的房子几乎都成了危房,不能住人。大约七八月份,当地政府在远离街区的开阔地统一搭建板房,集中安置受灾群众居住,又在另一片开阔地搭建板房铺面,供镇上的经营户做生意。

地震前,舒静家的四合院小青瓦老宅是前店后院。前面的店铺经营面积大约有200平方米,而板房餐馆的面积只有20多平方米。“生意当然没有以前火,营业额一下子缩减了60%以上。但这是我们家传承了几代的百年老店,祖先的基业不能丢,再有困难也要克服,况且还要靠这餐馆养活一家老小呢。”

然而,灾后远远不止经营面积小这一个困难需要克服。由于镇里的板房经营区和板房居住区相隔一公里,加上板房餐馆太小不能存放过多食材,赶上逢场生意好时,舒静和爱人就得不断地两头跑。而地震前,他们在店里随需随取,最多不过从前店走到后院那一点距离。

除此之外,地震前,店里做菜用的燃料是气,而灾后条件有限,在板房餐馆里只能用蜂窝煤。地震后,他和爱人不得不在凌晨三四点起来生火,用水、用电都不如以前方便……

开板房餐馆那3年,舒静倾其所有,拼尽全力维持着百年老店的生意。地震后,很多从成都、绵阳等地赶来的老食客找到他的招牌进店后第一句话就是:“真好,你还活着,馆子还在开呀,嗯,还是那味儿,不愧是百年老店。”

“尽管很苦、很累、很艰辛,但老顾客的认同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这也是让我们全家坚守将老店开下去的信念。”舒静说道。

2011年底,舒静一家搬进了政府在半边街原址修建的新房。“以前的小青瓦四合院变成了崭新的楼房,从前店后院变成了楼上居住楼下经营。半边街也被打造成特色餐饮一条街,经营环境提升了好几个档次,真的很感谢党和政府。”

经过6年的努力,舒静家的餐馆已步入正轨,来自四面八方的食客络绎不绝,在地震中重生的百年老店常常宾客满堂。(记者叶斌)


责任编辑:吴必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