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7

地震给什邡带来剧痛,同时也带来了机遇——老牌工业强市华丽转身

“7年前,公司一期投产,我从职业中学毕业来到这里,成为最早的一批学员。”什邡元石镇人李扬亲身经历了10年前的那场特大地震,如今26岁的他已是明日宇航数控技术部的一名技术骨干,在离家10多公里外的什邡经济开发区迅速成长。

地震给什邡带来剧痛,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对口援建中,北京为什邡修建了一大批基础设施,还留下了“造血干细胞”——京什产业园。近日,记者走进位于京什产业园的明日宇航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假山流水,绿树成荫,人工湖内鱼儿游来游去,很难与传统的工厂概念联系起来。

筑巢 荒地变园区

工业,是什邡经济的脊梁。然而,却在“5·12”特大地震中遭受重创……

危难之际,首都北京从千里之外张开有力双臂,为“伤痕累累”的什邡工业“补气疗伤”。对口援建什邡,北京出资3.2亿元在什邡经济开发区建设了占地9.1平方公里的京什产业合作园,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并举办了多次招商推介会,帮助什邡引来了明日宇航等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的重大项目。

作为中关村国家创新园首批百家创新企业之一,明日宇航是最早一批进入京什产业园的北京企业。“灾后重建,什邡政府十分有作为,执行力很强,这打动了企业。”明日宇航总经理张舜曾先后3次到京什产业园考察。第一次来时,园区开工建设,杂草丛生;半年后,蓝天大道、北京大道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第三次来时,他就把投资协议签了。

2011年3月,明日宇航一期投产,其生产的飞行器钛合金零部件占国内6成以上的市场份额。“前3年,公司投入了5个亿。近年来,公司每年固定资产都在增加。计划到2020年,将投入50个亿,打造完成航空产业链。”张舜告诉记者,在产业园区享受到好政策的同时,公司也在居安思危,思考如何调整对外产品的转型战略,如把产品从零部件向大部段转移,不仅涉及航空领域,还包括轨道交通等,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几年来,明日宇航已累计解决当地就业3000余人。目前,该公司已拥有各类生产加工设备330多台套,成为中国航空航天工业拥有高端制造设备规模最大、专业最全、产品种类最多的飞行器零部件制造民营企业。

经过10年的发展,依靠京什产业园,什邡经开区已经成为什邡发展最集中的地区,担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承载区,灾后促进区域城市化进程的核心区。

腾飞 园区“蛋糕”越做越大

漫步什邡经济开发区,一栋栋整齐划一的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景观大道纵横交错……香山路、灵江路、景山路等充斥着北京元素的地名,昭示着这里与北京千丝万缕的关系。援建者虽然走了,但他们为什邡留下了“低碳、生态、循环经济”的理念,一批像明日宇航、亚明照明这样的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低碳型产业支撑起园区的整体格局和骨架脉络,为什邡工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也承载着什邡这个老牌工业强县由磷化工产业向民用航空、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转型的梦想。

“京什产业园是什邡经济开发区的核心起步区,它的使命便是引领什邡由从资源驱动到综合要素驱动,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从分散布局到集中发展布局的产业转型。”什邡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部部长江勇介绍。得益于北京援建,如今,什邡经济开发区按“一区两园”布局,规划面积35.31平方公里,建成面积达17.2平方公里。

一步一个脚印,什邡经济开发区走得坚定、踏实。随着一批科技含量高的重大项目落户经济开发区,逐步形成了以食品、航空与燃机、环保新材料、绿色建材、生物医药等为主导产业的产业集群。

江勇说,在产业园发展中,对入园企业进行了限制,一些污染性、高能耗企业不准入园。经过优化,10年来,什邡经济开发区这块蛋糕做大做强,工业总产值由45.81亿元增长到343.17亿元;税收达到40.27亿元,入园企业由55家增长到16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从27家增长到112家。目前,园区拥有省市以上创新性企业19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

责任编辑:李应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