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7

绵竹“生命种子”为爱播撒

就像水对于生命的诞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样,造血干细胞对于人体也有重要的作用,造血干细胞是所有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医学上称其为“万用细胞”,被称为“生命的种子”。

作为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极重灾区的绵竹市,从2008年至今,造血干细胞捐献入库志愿者总数达到9610人,成功实现捐献13例,分别约占全省的11%和13%;有40000余名市民参加无偿献血,连续八年在德阳六县市区中位居第一;全市共有遗体器官捐献报名登记志愿者669名,成功实现捐献85例……这些数据的背后,是地震带给绵竹人观念和思想上的转变,更是他们积极践行感恩、传递爱心的实际行动。

受人之恩当以相报

4月26日,对绵竹市仁爱医院神经外科医生李小军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因为他再次得到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和一名患者初次配型成功的消息。早在两年前,他也曾和一名患者配型成功,不过因为对方的原因,没能完成捐献。

在李小军心里,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有一个特殊的原因。“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他是绵竹市人民医院的一线医务工作者,“当时有一个画面让我印象深刻:震后第三天,医院进入了接收伤员的高峰期,许多危重病人等待及时转移,而我们医务人员根本腾不开手。”李小军说,那时,许多志愿者自发从各地赶来,他们顶着烈日,冒着余震的危险,一次次将绵竹的受伤群众抬上担架转运出去,汗水、伤员的血水把他们的衣服都浸湿了。“在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过程中,绵竹得到了海内外爱心力量的帮助和支持。这份恩情我们永远忘不了。”李小军说,无数的志愿者挽救了更多绵竹人的生命,他想用自己的一点力量帮助别人。

和李小军一样,很多捐献的人都抱着一颗感恩的心。2010年初,家住绵竹市土门镇的王强(化名)在自己身患绝症后,说出了自己的两个心愿:把自己的眼角膜一枚捐献给江苏、一枚捐献给澳门。他的心愿背后,更是浓浓的感恩情。

地震中,王强家的房子全部倒塌,对于一个癌症病人的家庭而言,单凭一己之力要重建房屋难度可想而知,所幸有江苏和澳门的援建者帮助,他们的家园得以重建。想着自己的身体已经无力回报,王强便想到了待自己去世后捐献眼角膜,用以回报恩人。

他去世后,爱尔眼库根据他的遗愿,把其中一枚眼角膜捐赠给了江苏泰州一名女子,帮他完成了遗愿。

星火燎原大爱蔓延

作为绵竹市首批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李小军说,“救人就是在救自己,给别人希望也是给自己希望。”在他看来,不能当自己患病才想起志愿者的存在。为此,他把自己的想法传递给了同样是医务人员的妻子,让她也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者。

2016年3月29日中午,经过4个多小时采集,绵竹男子陈琅成功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的采集,他也成为四川省第100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人。很多人并不知道,在他捐献前一周到成都做采集准备时,大女儿生病住院,妻子正在医院待产二女儿。倍感焦虑的他,还是没放弃捐献。

陈琅说,他相信每一位经历过地震的绵竹人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他也常和身边的朋友分享自己捐献的事,希望他们也加入到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团队中,帮助更多的人。

“等孩子长大后,让他多为社会做贡献,把您的大爱传递下去。”这是受到陈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孩子父亲给他的亲笔回信。陈琅把这封信一直保存着,想等孩子长大了,告诉他们,要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在绵竹,像陈琅、李小军这样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越来越多……

从2008年地震后至今,绵竹已发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入库志愿者总数达到9610人,已成功实现捐献13例,分别约占全省的11%和13%;共有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报名登记志愿者669名,成功实现捐献85例(其中遗体捐献39例、眼角膜捐献43例、器官捐献3例),占德阳的58%;绵竹有40000余名市民参加无偿献血,连续八年来在德阳六县市区中位居第一。

传递种子生命花开

位于绵竹市回澜大道上的绵竹市红十字会三献工作站,集无偿献血、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和无偿捐献遗体于一体,是全省首个县级“三献”工作站。几乎每个工作日,都有市民前来,有咨询的、有主动献血的……

“我们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更加方便的平台,献血的同时就能报名成为志愿者,血样在现场同时采集。”该工作站负责人张咏旭说,无需重复采集的方式,给志愿者也减少了麻烦。

在绵竹市红十字会秘书长樊春梅看来,每一位绵竹人在大灾后都心怀感恩。而他们能做的,就是搞好“三献”工作,让“生命的种子”传递,开出绚烂的花朵。

为宣传“三献”工作,绵竹市红十字会在全省率先实现了镇乡红会、学校红会的全覆盖,全市21个镇乡、38所学校全部成立了红十字会,还成立了16家村级红十字会。

张咏旭说,捐献志愿者中,以前城市居民占多数,现在农村居民越来越多了。截至目前,绵竹通过镇乡红十字会发展造血干细胞志愿者5700余名、学校发展志愿者近800名。

“曾经,是他们给了我们生的希望,现在,我们要让生命在爱中传递下去。”

——这是来自地震极重灾区人们的肺腑之言,是对感恩的最好诠释。(记者 曾啟秀)

责任编辑:李应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