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回龙镇原栀子湾村“化茧成蝶”—— 村里来了“6789”工作队带领乡亲们拼出好日子

“自从来了驻村工作队,这两年我们村变化很大。”这是中江县回龙镇原栀子湾村(村级建制调整后,栀子湾村并入歇马村)村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60后”农技员黄昌学;“70后”驻村队员王永旭;“80后”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何韬;“90后”民政干部苏莉。他们是村民交口称赞的“6789”驻村工作队。

他们把“鸡肋” 变成“香饽饽”

栀子湾村位于中江县东部,回龙镇东南部,距县城 10 余公里。受制于自然环境、生产条件等限制,村民纯收入很低,不少青壮劳力纷纷选择外出打工。

“从前路不好,雨时泥泞晴时灰;从前村里没产业,好多荒地没人种;从前村里不热闹,老人只能靠想念......”53岁的村民刘代明说起村里以前的情况直摇头,400多户的村子就有41户贫困户,是市级贫困村。

2018年7月,来自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何韬来到栀子湾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同时到栀子湾村与何韬一起驻村的还有来自中江县农业发展银行的王永旭和来自回龙镇镇政府的苏莉、黄昌学。他们组成了“6789”工作队,到村后迅速开展入户调研摸排,和村两委班子一起寻找脱贫“密码”。

“村民要想富,只有发展产业才有出路。”刘代明说,栀子湾村素有桑蚕养殖历史,但是农户分散养殖,产量低、效益低,加之受自然条件限制,这个挣钱的项目成了“鸡肋”。工作队来到村里走遍了每一寸荒地,结合村实际制定了蚕桑产业发展规划。

“让村民走出贫困,需要解决致富的思路问题,他们致富的方法不多,信心不足。所以需要党员和致富带头人先干起来,当‘领头羊’,做出样板、做出成绩,让他们看到办法、看到希望。”何韬的这番话点燃了刘代明创业的激情。

坚定信心、重在行动。在工作队的组织下,刘代明等致富带头人纷纷到中江永太镇、绵阳等地蚕桑养殖基地学习先进产业园区管理经验。“我们为啥穷,还是与眼界、思路有关。”刘代明下定决心要当村里的“领头羊”,学习回来后便承包下 100亩土地种植蚕桑,“工作队技术员黄昌学手把手教,我对种桑养蚕有信心!”另一边,何韬和王永旭吃透扶贫政策,各方奔走为村里争取到专项扶贫产业资金200 余万元,打造出200余亩集体经济桑蚕养殖基地。

“我们要把‘鸡肋’变成‘香饽饽’。”何韬在村民大会上的这句话给贫困户曾光胜留下了深刻印象。

“工作队从集体经济桑蚕养殖基地中划拨了30亩由我带领贫困户统一经营,其收益全部由贫困户所得。”曾光胜说,“划拨土地由贫困户统一经营,最大化保障了贫困户收益。”

“ 今年在桑树园打工挣了2000多元了。”贫困户刘贤顺笑呵呵地说,给桑树喷药、除草这些农活他干得很顺手,农闲时在村上的公益岗位帮忙,“家里有了稳定的收入,下半年准备养猪。”

他们把“致富路” 修到了家门口

青山环绕,桑树繁茂,一条条水泥路蜿蜒开来,从主干道延伸到乡村沃野、农家庭院,夏天的栀子湾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工作队来了,村里变美了!” 这是村民林丹对驻村工作队的肺腑之言。林丹是村里第一个“回乡创业的年轻人”。

回龙镇民政干部苏莉是工作队里唯一的女性,和林丹年纪相仿。村里的蚕桑扶贫产业基地发展起来后,工作队一直在思考,如何能让年轻人与村庄建立更深入的联系。林丹是家里的独女,她原本在中江县城里当糕点师,每月有三四千元的收入。由于母亲生病,林丹不得不频繁往返乡下和城里。苏莉了解到情况后向她发出邀请,“留在村里管理蚕桑扶贫产业基地吧!”

“刚开始我很犹豫,总觉得年轻人就应该在外面打拼出一片天地。”林丹说,直到一条扶贫产业路通到了她家门口,彻底改变了她的想法。

一条长1.6公里、宽3米的水泥路从村道接入蚕桑扶贫产业基地,一路延伸到林丹家门口附近。

“这就是一条致富路啊!”林丹感慨道,这条路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还为特色产品运输及发展乡村旅游做配套。按照工作队制定的蚕桑产业发展规划,随着蚕桑种植“示范带动、规模连片”的发展思路,今后的蚕桑采摘可以实现机械化。同时,还可以尝试走农旅结合之路,打造蚕桑科普园,种植果桑,发展民宿,吸引游客前来游玩、采摘、住宿。

“村里有了一环路,还要建二环路,洋气!”25岁的林金全是林丹的邻居,他从外地打工回来看到家乡的变化惊叹不已,一条穿过蚕桑扶贫产业基地的水泥路修到了他家门口,这条路与村道相连形成一条环形公路。林金全把家门前的这条环形公路称为“一环路”,他听工作队介绍另一条从村道延伸到山梁的水泥路马上也要开始修建了,“山梁地势平坦,将种植成片的桑树,道路围着产业建,栀子湾的二环路未来可期!”

他们圆了贫困户的住房梦

干净整洁的进村道路,迎风摇曳的桑树林,安全稳固的住房,曾经的贫困村正展现出“新画卷”。

住在新建的房子里,70岁的贫困户吴守先心里感觉“ 踏实多了”。两年前,吴守先的儿子家中半夜起火,大火将房屋烧毁了一半,“当时多亏了何书记(何韬)帮忙,开车把烧伤的儿子、儿媳及时送到了医院。”吴守先说,后来儿子病逝离开了她,房子又遭遇到了一场暴雨随时都可能倒塌,她当时感到特别无助。

苏莉了解情况后,和工作队一起商议,大家通过多方筹措资金,在去年9月帮助吴守先新建了一套砖混房。搬进安全稳固的新房子,吴守先十分感动。

而贫困户房元华则是因懒致贫,他从2016年享受政策开始加固房子,但修了两三年房子才修了一半。“他四肢健全,有劳动力,就是太懒了。”村民如此评价房元华。

“扶贫要扶志!”结合房元华的实际情况,苏莉和何韬每个月都要多次到他家里去和他摆龙门阵,和他拉近距离,鼓励他振作起来,做个好父亲。一番苦口婆心,房元华最后下定决心努力打工挣钱修房子。

“感谢驻村干部的真情帮扶,让我这个‘懒汉’找回了生活的信心。”今年,房元华通过自身的勤奋和努力终于盖好了房子,“有了遮风避雨的住房,也算给了儿子一个真正的‘家’。” (记者 秦琴)

责任编辑:吴必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