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老牛坡正式通自来水——20余万米管道架上了千米海拔千余人吃上放心水用上致富水

听乡亲讲故事,讲述脱贫攻坚动人故事。近年来,随着我市脱贫攻坚工作纵深推进,乡亲们的生产生活、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涌现出一个个先进典型,一个个感人故事。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传递扶贫一线声音、分享好经验好做法,本报记者蹲点扶贫最前沿,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真话,用接地气的笔触反映人民群众的新变化和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即日起,本报特别推出“听乡亲讲故事”系列报道,聚焦扶贫一线,倾听百姓声音,巩固扶贫硕果。

老牛坡地处中江县海拔最高处,达 1046 米,因地形蜿蜒曲折像牛头伸出的两只角而得名。受地理地质条件影响,在中江,一提起老牛坡就是穷困、偏僻、缺水的代名词。

“十年九旱,年年送水”;“喝啥子自来水,只有喝眼泪水”;“打井 86 米,20 多层楼高,干旱时用水还得有计划”……这些,都曾是中江县兴隆镇老牛坡村村民面临的窘境。

6月8日上午10点,老牛坡像过年一样热闹,随着一阵隆隆的鞭炮声,“十年九旱”的老牛坡正式迎来了“自来水时代”。原老牛坡村(村级建制调整后,老牛坡村并入舒坝村)303 户群众饮水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10个社的1691人饮水难问题成为了历史。

老牛坡告别饮水难

“几十年来做梦都想喝上自来水,今天终于变成了现实。”老牛坡人段启凤抱着几个月大的孙子,在自家厨房里,拧开水龙头,看着清亮的自来水汩汩流出,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通水了,今天做个辣子鸡庆祝一下,把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的。”厨房干净整洁,段启凤洗着红彤彤的辣椒,把切好的鸡肉放在锅边,准备下锅。

段启凤一边做饭一边说:“以前几十户人‘抢’一口井,井水水质不好,需要沉淀才能喝。小娃娃哭闹着,需要冲奶粉的时候,急人得很。洗衣服要到河沟里挑水,一天往返七八趟,现在好了,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方便又卫生,还和城里人一样用上了洗衣机。”

“干旱的时候,凌晨就要起来排队等挑水,不然就没得水喝。”77岁的杨述蓉回忆,自己18岁嫁到老牛坡时,饮水就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那时候,她家住在半山腰,挑一次水要往返几十分钟。

今年72岁的村民杨永金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老牛坡人,缺水问题伴随了老人一生,回想起打井取水的年代,他始终印象深刻。他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只有6社有两三口井,那时候经济条件不好,好多人家里是打不起井的,我们去挑水,不能去太晚,太晚就没有水了,凌晨就起来排队打水。”

而对于在村里已经工作了40余年的老村医王明成来说,那时他最担心的是在他之后,没有人再愿意来到这个村子守护村民们的健康。他说,“村里水质差,一个月要消毒一次。现在好了,自来水干净卫生,以后村民的健康有了保障。”

各级帮扶力量聚沙成塔

老牛坡周边并非没有充沛的水源。从村民黄满会家的院子里望去,波光粼粼的双河口水库近在咫尺。由于管网铺设难度大、水压不足、缺乏资金等问题,曾经的老牛坡成为 “看得见水,却又用不上水”的地区。

“我们平时用水都省着用,有时候一桶水要用三四天,干旱的时候井里的水也快见底了,就只有去水库挑水,一趟来回要两个多小时。”黄满会告诉记者,“这几年,兴隆镇政府年年送水到村,但送的水只能保障日常生活;政府也修建了几个用于牲畜饮水、农作物等生产灌溉的大型蓄水池,但池水要靠天补给,天旱时常常见底。”

“市人大常委会、市教育局在对口帮扶过程中发现老牛坡村民长期饮水困难,为帮助村民彻底解决吃水难题,市县各级部门和帮扶干部主动作为,积极协调,市发改委也争取了一部分省级项目资金,统筹整合资金150余万元。”兴隆镇党委书记陈韬感慨地说,让人感动的是市教育系统干部、教职工你一百,我一千的捐款,筹集了其中的110万元,用于修建该项目。

资金问题解决后,2019年11月工程进入实施阶段。兴隆镇干部李林峰告诉记者,“市帮扶单位、对口帮扶的领导干部们不管寒冬还是酷暑,来我们老牛坡走家入户,了解村民需求;率领工作人员和设计单位到老牛坡,对供水站、高位蓄水池、输水管线路等进行规划设计;施工期间一趟又一趟过来查看工程进展情况。”

如今,在老牛坡,走过一条崎岖的山路,在接近山顶处,可以看见一座高位蓄水池。这样的蓄水池共有两座,通过管网延伸,利用双河口水厂的自由水压输送至老牛坡供水站,再利用潜水泵输送至这两座能储存50立方米的高位蓄水池,蓄水池内安装有水位控制器,水位下降时会自动抽水补给。

6月,阳光灼人,山路陡峭。记者看到水管从密林深处一直延伸到山顶,建设过程中,因施工现场狭窄,机械无法进入场地作业,好多施工材料需人工肩挑背扛运上山。

“我们花了整整3天时间,先用挖掘机挖出一条施工便道。”中江县水利局相关施工负责人说。“老牛坡饮水工程施工量大,挖埋管道22万余米,自来水管网覆盖原老牛坡村10个社,历经6个月的紧张施工,老牛坡饮水工程如期圆满完工。”

截至2020年6月6日,已安装自来水303户,其中贫困户30户52人全部安装完毕。

工程通水注入新希望

56岁的老村支部书记吴长国从22岁起就担任村干部,如今已有34年,曾经由于缺水,村里无法发展产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也就无从谈起,这成了老吴的一块心病。他说:“喝的水都很困难,就更不要提灌溉庄稼,做成像样的产业了,村民们靠种植玉米、土豆等传统作物为生,发展养殖业也受阻,内生动力不足。”

从通电、通路,再到如今通水,吴长国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今年初,老吴的儿子吴春发听到村里要通自来水的消息,大学毕业的他,放弃了在成都高薪的工作,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回到了家乡。

他说:“以前由于缺水经济发展不起来,我们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这一通上水,就带着老婆孩子回到家乡,父母年纪大了,家里还有七八十岁的爷爷奶奶需要照顾,水的问题解决了,就能在家发展一些新型农业,成立合作社,成功了还可以带动周围的群众致富。比如种植中药材、羊肚菌等经济效益高的作物。”

在开得正艳的三角梅簇拥中,村民吴长富正在他家小院子里制作木器,独特的手工木器犹如装饰品一般点缀了院子。炊烟袅袅,远离喧嚣,颇有民宿的味道。他说:“政府的好政策把自来水送到家门口,我们家的厨房、卫生间也已经修好,做饭、上厕所、洗澡又方便又干净。靠自己的双手,以后再做一些手艺活,日子能越来越好。”

“现在水也通了,水、电、路作为农村最重要的基础设施,现在已连接到我们村的各家各户。”该村现任村支书王小华说。

作为舒坝村和老牛坡村村级建制调整后的第一任支部书记,他对于村里的未来发展也有着许多思考。 “我们将根据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经济,要改变观念,统筹资源、引进业主。在种植、养殖方面做大做强,在目前已经有一定规模的中药材芍药、丹参的基础上,加大对经济作物的种植,培育示范性种养企业,发展农旅项目,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共同将老牛坡建设得更加美好。”(实习记者 刘倩 记者 王三春)

责任编辑:吴必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