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科技特派员田间地头显身手—— 让技术“长”在泥土里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他是农民眼中的“土专家”,他是能让乡亲们致富的“科技明星”,他就是“让技术长在泥土里”的我市农村科技特派员、旌阳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吴志广。他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从事果树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和推广工作,为科技兴农富农作出了突出贡献。

科技让农民尝“甜头” 为脱贫致富添动力

“有问题就问特派员!”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兴农”,吴志广这个农村科技特派员走进了乡亲们的心里,让大家尝到了科技的甜头,腰包鼓了起来。

近日,在黄许镇三合村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初夏时节正是猕猴桃果实膨大、决定果实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需肥高峰期及病虫害危害最严重时期。由于今年雨水相对较少,一些果子出现了病斑,这让果农刘娜对今年的产量十分担心。

十分担心。 “吴站长,请你看看我这颗猕猴桃得了什么病?”吴志广来到种植基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很快找到了病根,这也让刘娜吃下了“定心丸”。刘娜说: “我们种的红阳猕猴桃是2014年吴站长给我们引进的新品种,他在技术上给我们提供了支持。通过他的技术指导,去年产量达到了 12000 多斤,产值达到 6 万多元。”

据了解,2014 年,种植户刘娜承包了 12 亩土地,在吴志广的带领下,引进了700余株红阳红心猕猴桃新品种。连年来,在吴志广的精心指导下,每年产量都在增长,不仅产量提高了,而且该品种果实较大,风味浓甜可口,耐贮藏。

吴志广介绍,每年旌阳区农业农村局会引进一些蔬菜、水果新品种。前两年他们引进猕猴桃、车厘子、樱桃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开拓了新的市场,给老百姓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田间地头开“良方” 让技术“长”在泥土里

在黄许镇广平村,漫山遍野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枇杷树。枇杷的采摘已经接近尾声,采摘后管理须及时跟上,第二年枇杷树才能持续丰产增收。吴志广走遍了这里的田间地头,不辞辛苦,让技术“长”在了泥土里。

建档立卡贫困户贺中芬说:“枇杷采摘过后就要修枝,吴站长都要到现场指导我们怎样修剪,或者在微信上提前说一声他就会来指导。”她指着一株枝繁叶茂的枇杷树说:“这一株就是吴站长帮我修剪的,枇杷长得确实要好些,这个技术是至关重要的。在吴站长的带领下,我们逐步掌握了技术要领,把枇杷管理好,产量也逐年增加,今年种枇杷收入接近两万元,最高一斤卖到了15元。”

吴志广说:“通过我们的技术指导,老百姓改变了过去管理的模式,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通过科学方式种出的大果,品质过硬,味道好,才有销路,实现增收致富。”

吴志广常年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坚持举办果树新技术培训,大力推广平衡施肥技术、绿色防控技术、肥水一体栽培技术、省力化栽培技术,通过科技赶场、现场咨询、现场讲解、电话咨询等形式,为果农授业解惑,年累计培训达2000余人次。

多年来,他还积极参与四川农业大学、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的课题攻关,撰写各类专业技术性文章,自主研究 “梨平棚栽培技术”“平衡施肥技术”等新技术已在全省推广10万余亩。同时,他还选育红心猕猴桃新品种——红阳,从省内外引种 150 个水果新品种,筛选适应旌阳区栽培的春见、脆香甜柚等11 个优质品种,经过高接和种植,推广面积已达5万余亩。

“下一步,我想再引进更好的新品种果树,适应我们目前新的市场;引进简易化的新技术,让农户能更轻松掌握操作;争取更多的项目,让老百姓在项目中享受到优惠政策。加大发展特色农产品经济,要打造出属于我们本地的优质水果品牌,才能让农民真正增收致富。”吴志广说。(实习记者 刘倩 记者 王三春)

责任编辑:吴必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