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九龙镇棚花村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有事来协商 共建共享美丽家园

“今后我们的村庄咋个建,说说你们的意见?”12月4日,绵竹市九龙镇棚花村院坝协商议事会第二次会议结束的第二天,议事代表陶长贵便忙开了——挨家挨户收集村民们关于村庄规划的意见。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站在新的政治高度如何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创新?九龙镇棚花村按照“1+1+6”共建共享美丽家园思路,以党建为统揽,以产业为支撑,实施法治、德治、自治和治脏、治乱、治违,积极探索“自建+统管+共享”模式发展民宿新产业。

落后村变身“民宿网红村”

棚花村位于绵竹市西北部沿山区,全村幅员面积4.8平方公里,有1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80户,人口1640人,属半山半坝村。

“曾经的棚花村条件落后,即便拥有绿水青山,也无人问津。”棚花村村主任万兴萍回忆道,在沿山公路没有打造前,棚花村交通处于死角,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后来,随着沿山公路的贯通,棚花村被列入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并融入绵竹年画这一传统文化的内涵,开始以“农家乐”为品牌形象积极发展起了乡村旅游。

万兴萍介绍道,棚花村创新成立乡贤理事会,其成员都是村里公道正派、在群众中威望高的村民,他们在移风易俗、美丽乡村建设中起了很大作用。通过乡贤能人的引领,不仅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精神面貌也极大转变。同时,乡贤理事会还积极唱响乡村振兴的主旋律,出力出智,为村民们做好榜样,树立模范,为全村乡村治理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

如今,棚花村新村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完善,正逐步变身成为“民宿网红村”。行走在村里,凉亭绿树繁花、小桥流水人家……可谓一步一景,景景动人。不仅风景美,乡村文明之风也扑面而来。在诚信经营户邓小洪家门口,张贴着“用良心赚钱才能长久心安”的家风家训;在村民付少平的家门口,则写着“孝道当竭力非议不要取”的家风家训;文化广场石碑上刻写的九龙镇本土人物“张矮子”孝老敬亲的故事,潜移默化改变着棚花村人……

院坝协商议事会议出乡村新气象

“棚花村以民宿闻名,每天有不少游客,但游客停留时间很短。如何促进旅游业的良性发展?”“怎样提高老百姓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前段时间,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省委宣讲团成员,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副校(院)长裴泽庆一行走进棚花村宣讲时,该村干部群众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裴泽庆一一解答,并建议大家创新思路,大胆探索,与周边村镇共谋发展,走出新时代基层乡村治理的新路径。

完善村民自治,推进乡村治理,棚花村创新“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建“开放式”村民议事厅,重要事项由村民大会决议,使民主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议出心齐气顺好局面;强化“村规民约”作用发挥,制定“四字句”村规民约,确保村规民约人人遵守,以规立德;推动党务村务财务公开,规范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栏设置,规范公开内容和公开形式。同时试点推进“345”院坝协商工作法,成立院坝协商议事会,完善议事章程,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沟通协商表决事项,让更多问题在民主协商中解决。

“棚花村的院坝协商议事会议出了乡村发展新气象,目前已被省政协纳入‘有事来协商’平台建设试点工作。”九龙镇党委副书记、提名镇长高翔表示,在推进协同共治中,全镇致力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应用到乡村治理体系中,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治脏、治乱、治违,这就是全镇“1+1+6”共建共享美丽家园思路。按照这个思路,棚花村近年来发展了精品民宿、农家乐43家,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当地一张响亮的名片。而在发展乡村旅游中,从前期农村土地流转到后期游客矛盾纠纷化解,这都离不开乡村治理的服务与保障。

“这些年村上大力发展民宿产业,让村民们看到了希望,大家都希望棚花村发展得更好。”万兴萍介绍道,院坝协商议事会由乡贤理事会演变而来,通过全村党员代表大会推选出了15名议事代表,他们都是在村里德高望重、有一定威信、办事公道、懂政策明事理的。院坝协商议事会从今年9月成立以来召开了2次会议,第一次协商议题围绕壮大村集体资产发展民宿产业,第二次协商议题围绕土地流转合同和村庄未来规划。

“群众心里有杆秤,协商民主是公正。”“村组集体资产怎么管,村民说了算。”这是棚花村院坝协商议事会上挂出的横幅口号。记者了解到,棚花村在乡村治理共建共享中重“你”“我”意见,制订了协商民主走访制度,村协商议事会成员重点走访了解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村集体资产管理,以及在发展和稳定等方面群众的困惑、疑虑等思想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召开民情分析会,对需要协商的议题进行会商,形成协商建议方案。

据悉,棚花村的协商议事有完善的流程:对各方面议题进行登记并筛选,组织初步协商,拟上会议题报村(社区)党组织审批确定,并对上会议题提前进行公示,之后便是协商会议的召开、协商结果的落实。“村里的工作以前是‘干部说、干部干,干好干坏都有意见’,自从推行了基层协商民主后,现在变成了‘大家说、大家干,干好大家都喜欢’。”村民们大加赞赏。(记者秦琴)

责任编辑:吴必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