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集体发展经走好乡村振兴路——旌阳区孝感镇红伏村多渠道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地处德阳市区西北郊的旌阳区孝感镇红伏村之前的经营模式多以传统粗放式农业为主,投入大,产出低,产业布局散乱,闲置资源利用率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缓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红伏村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以党建为引领,通过盘活存量资源、明确主攻方向、凝聚多元主体、深化群众参与、抓实人才支撑,念好集体经济发展经,走好乡村振兴富农路,2018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40万元。2019年,预计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

盘活存量资源迸发产业活力

清产核资后,红伏村资产总额约570万元,非经营性资产约430余万元;经营性资产约140余万元。包含房屋30处、鱼塘1处、果园1处。结合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工作,该村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的经营模式,以扩建改造、发包租赁、合资入股、联合开发等方式,盘活闲置房屋40间,流转土地2200亩,增加村集体收入20万余元。

红伏村以城市近郊休闲旅游精品农业为当家产业,着眼“一村一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坚持“以农促旅、以旅兴农”发展道路,稳定提升村集体“造血”功能。

近年来,红伏村依托良好区位优势,引导传统农业企业、专合社、种养大户转型升级深度融合一三产业,发展旅游观光、特色餐饮、亲子体验等业态,培育“红光印象”农旅休闲旅游品牌,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红伏村现有旅游企业4家、家庭工场2处、手工作坊和乡村车间各1处,村企合作企业1家。

结合园区业态分布与当前休闲消费模式,红伏村将采摘、农事体验、饮食等业态加以整合,持续性开展果蔬采摘节3期、乡村花卉旅游节4期、青少年社会实践20期,吸引1000万人前来休闲旅游,辐射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以上。整合种养、旅游、农副产品等农旅资源,开辟线上线下“双线”营销,线上通过金商客、德小鲜等网售平台大力推销本地农家旅游、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等,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拓宽产业发展路径;线下以勿忘我花海园艺家为基地,展销各类花卉绿植,带动经济增收。初步统计,截至目前,线上线下成交额达500万元。

触发资本合力激发内生动力

红伏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采取“投资拉动、产业带动、服务创收”等方式,引进外部资本参与,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行稳走远壮大。

按照“事前计划、事中协调、事后跟进”,围绕“村”“企”“民”三大主体,开展企业入驻民意调查,协调项目落地难题,调动村民参与解决劳务需求,以“跟踪式”服务优化社会资本落地营商环境,实现“村、企、民”三赢合作。通过资源入股,村集体年收入可增加2万元,村民在本地企业务工可实现年人均收入3000元以上。同时,整合本地资源招商引资,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共创共享。今年,引进企业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打造城乡融合发展“孝感”样板项目,建立起集规划、建设、运营为一体的新型开发模式。目前,核心起步区已启动建设,建成后,将极大扩大村集体经济组织实力。以“村级搭台、资本唱戏”的形式,对以集体土地承包或固定资产租赁等形式引进的企业,以旅游企业100元/亩、农业企业30元/亩的标准收取基础设施使用费,以资本促进集体经济增收。今年上半年,收取基础设施使用费7万元。

据了解,红伏村充分发挥村民在村集体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宣传发动提高村民主人翁意识催发干事创业激情,齐参与、齐进步、齐建设。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推动实施乡村人才“引育留用”工程,红伏村大力培养“领头雁”“多面手”,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人才队伍。近两年来,红伏村培育党支部委员、党小组长等10多名懂经济、会管理、善经营的党员干部成为产业带头人,构建“支部+企业+基地”“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路子,形成头雁领路、群雁齐飞的生动局面。积极培养锻造新型职业农民、乡村工匠等人才,不断壮大“一懂两爱”本土人才队伍。红伏村现有专业匠人100余名,职业农民60余名。通过柔性引才机制,吸纳返乡创业人才、农业职业经理人、社会各界精英、大学生村官等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注入资金和智力,激发内生动力,带动致富创收。(记者叶斌)

责任编辑:吴必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