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新中国同成长——70岁老人见证祖国 70年巨变

“今年我70岁了,现在生活是越来越好了!”家住什邡市双盛镇白鱼河村的夏运生,生于1949年9月30日,与祖国同岁。他从艰难困苦的岁月中一路走来,亲眼见证了新中国的繁荣昌盛。

记者见到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时,他正在擦拭客厅门口那块“光荣军属”牌匾,“这是前些天镇政府来人给我们挂上的,我孙子在外地当兵,我们家是军属。”得知记者来意后,他便打开了话匣子,讲述起自己70年来的经历。

在艰苦岁月中度过童年

夏运生在家里排行老大,下面还有三个妹妹。他出生的第二天,新中国正式成立。那时候国家不富裕,老百姓生活非常困难。“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连吃顿饱饭都成为奢望。”夏运生回忆道。

1958年,正是闹饥荒的年代,农民们虽然胼手胝足地劳作,却仍然是饥寒交迫。夏运生的父母每天早出晚归去生产队挣工分,而当时年仅9岁的夏运生就承担起了拉扯妹妹们的重担。“那时候,土地与生产资料都属于集体所有,农民没有额外的收入,要通过劳动获得工分,去换取生活物资。有时候妹妹们在家里睡觉,我也会跟着父母去生产队挣工分,干着和大人一样的活儿,却只算大人一半的工分。”夏运生说,每到饭点,大家就都到大队食堂分饭,分到的食物相当有限,“我记得有一次,我打到饭往回走,不小心滑倒在田里,饭全撒了,我一下子就急得大哭,后来还是一边哭一边把和着泥土的饭捧回碗里。没办法,那时候管不了干净不干净了,能吃到食物就觉得很幸福了。”

除了吃不饱,住和穿也是难事。那时候,夏运生家的房子跟大多数农民的一样,也是破破烂烂,而且一住就是很多年。“我们穿的几乎都是用粗布缝制的衣服,笨重粗糙不说,一般父母穿过的衣服也是经过裁剪后给孩子们继续穿。”夏运生心酸地说,“什么年年都穿新衣服,是不敢想的事情。”

在逆境中顽强成长

也是在夏运生9岁这年,作为家里长子的他有幸进入学校学习。他依稀记得:“当时学校就几位老师,班级也很少。老师既教高年级又教低年级,既教语文又教数学。”然而,学习生涯仅仅持续了3年,家里实在没钱了,夏运生只好回到家里帮忙做农活。

到了17岁,夏运生就开始跟着村里的一位木工老师傅学做木工手艺,那时候木匠可是个“香饽饽”。1970年,夏运生结婚了,紧接着他的女儿和儿子先后出生。“因为要养家,我就跟着师傅到周边到处做工,因为干活儿特别卖力,师傅很喜欢我,教会我许多技巧,我的木工手艺愈发精湛。”夏运生说,正因为这门手艺,让他后来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82年,国家实行分田到户制度,吃“大锅饭”的岁月就此结束。夏运生家按人头一共分到了8亩地。“有了地,我们就开始种粮食、蔬菜、烟叶等农作物,还养了猪、鸡、鸭等,温饱基本不成问题了。”夏运生告诉记者,当时自己并不满足于温饱生活,他想富裕起来,想让生活更加好起来。1990年,他重新拾回了老本行——木制品加工,除了在本地卖家具成品之外,还在相邻的绵竹开了铺面。“那时候几乎没有现在的欧式家具,大家使用的都是手工制作的木头家具,我的生意特别好,一年下来能有3万多元收入,在90年代初,算是富裕的了。”夏运生说,“只要肯吃苦,就没有过不好的日子。”

迎来幸福美好新生活

随着时代发展,老式木制家具逐渐退出市场,夏运生索性关了生意。此时,夏运生的儿女们都成了家,也有了自己的事业,他就在家里随意做点农活。他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家里有了积蓄,他和老伴就先后去了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体验各地不一样的人文风情。

夏运生还有一个爱好就是看新闻。他说从新闻上能了解很多国家大事,尤其是国家的惠农好政策。“如今国家针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制定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多,还有环境治理成效也非常明显。就拿我们身边的白鱼河来说吧,10多年前,因为周边的工厂污染和生活垃圾堆积,再加上河底淤积的烂泥,白鱼河简直又脏又臭。近几年,政府大力开展河道清淤、治污,现在的白鱼河已经重现了我们童年时代的水清岸绿。”夏运生感慨道。

“2013年,我孙子当了兵,在部队表现不错,现在已经是士官了。以后他退伍回来,找个好工作,再结婚生子,我就算彻底放心了!”说起孙子,夏运生颇为自豪。

弹指一挥间,70年岁月悄然流逝。乐观的夏运生老人从苦难中一路走到今天,沐浴在党的温暖阳光中,享受着国家的好政策。回忆过去种种辛酸,老人没落一滴泪,但当说起如今的好日子,老人激动得几度哽咽,“我为祖国的强大自豪,也祝福祖国越来越繁荣富强!”(记者曾征)

责任编辑:吴必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