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探访“中国黄背木耳之乡”什邡市湔氐镇

进入夏季,充足的日照是对耳农最好的馈赠。在被称作“中国黄背木耳之乡”的什邡市湔氐镇,当地有名的木耳种植大户陈洪发趁着明媚的阳光,加紧晾晒今年刚采收的木耳。

木耳棚架不远处的一间平房里,陈洪发的儿子陈顺正忙碌地在电脑旁接单。“我们家庭作坊种植木耳的面积有10余亩,大约10万余袋菌包,生产线在家门口,销售通过网络平台,这就是新型农民的操作方式。”陈顺笑着告诉记者。

小小木耳蕴藏无限商机

湔氐镇位于什邡市西北,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15℃,是黄背木耳绝佳种植基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湔氐镇成功引进适合四川平原丘陵地带种植的黄背木耳品种。

黄背木耳是一种食药兼用的大型真菌。耳片脆滑,清新爽口,有“树上蛰皮”之美称。通过不断技术改良升级,湔氐镇从外地不断引进新的木耳品种,同时改进耳棚,使用频振灯、黄板、防虫网等,有效抑制了木耳出耳期病虫害,让木耳品质有了很大的提升。栽培4000袋黄背木耳,纯收入可达5000元。在月工资才几十元钱的年代里,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不少乡亲看到了商机,开始种植木耳。

“1987年我在供销社学习木耳种植技术,是村里最早种植木耳的7户人之一。”陈洪发回忆说,从部队转业回到家乡后,他下定决心学习木耳种植,并从1988年开始种植黄背木耳,最先的栽培量只有3000袋,全靠他骑着自行车到什邡、彭州、绵竹等周边城市售卖。

技术革命催生“明星产业”

每年木耳接种的高峰季节,走进湔氐镇,一股浓烈刺鼻的味道扑面而来,家家户户使用煤炭,排放的废气在空气中弥漫,久久不散。

“以前我们都用砖石砌成的土灶,通过烧煤,将菌袋放在土灶里进行高温杀菌,烟雾很大,污染也大。”陈洪发坦言,煤炭成本高,对环境污染也特别大,但是苦于没有其他清洁环保的方式替代,耳农也是无奈。

此外,菌渣也一度成为耳农的“心头大患”,以前菌渣都是偷偷摸摸四处扔,大多倒进了河里,来年种植的木耳用了被污染的水源,患病的几率也变大了。

陈洪发告诉记者,湔氐镇为了将黄背木耳产业发展壮大,近年来积极推广“精准化”“轻简化”种植技术,实施“煤改天然气高温灭菌技术”和菌渣综合利用等,减少了农业生产废弃物排放,菌渣得到综合利用,成功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路子。

“随着微喷系统的应用、棚架改造、绿色防控设施等一系列技术革新,目前全镇全年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5亿袋,销售收入今年有望突破7亿元大关,年产黄背木耳约3万吨左右,占全国总产量的54.7%。黄背木耳种植一跃成为湔氐的‘明星产业’和‘朝阳产业’。”什邡市湔氐镇食用菌协会会长张文平说。

陈洪发带着记者走进他家的耳棚介绍道,新式木耳棚架生产管理更加突出了木耳生长周期通风技术的掌握和棚架内的温湿度等,应用微喷系统实现代替人工喷洒为木耳补充水分,低温培养菌丝可以有效降低污染……30年来艰辛摸索,从无到有、从失败到成功、从小规模到现在以家庭农场的模式生产与销售,陈洪发在不断地学习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并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掌握好这些先进管理技术,我们便利用电子商务销售平台使木耳进一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陈顺告诉记者,如今他们的家庭农场除了在做德阳及周边城市的直销平台外,还与木耳加工厂合作发展。据他统计,2018年6月到8月,他家共计销售1400余斤,带动耳农2户,价格高于市场价每斤3到4元。

产业升级助推融合发展

记者从湔氐镇了解到,近年来,该镇黄背木耳种植农户4000户左右,种植面积稳定在1.5亿袋,年产优质干木耳2万余吨,销售收入6亿元左右。据中国食用菌协会透露,2018年湔氐镇黄背木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成为全国黄背木耳的主产地。

2017年,什邡市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昊阳农业投资3000余万元在湔氐镇建成了“高品质黄背木耳繁育中心”,以“公司+农户”运作模式,改变了黄背木耳部分生产流程。该公司实行机械化制菌袋,推广液体菌种,天然气高温灭菌,将接种后的菌袋提供给种植户,种植户只需将接种后的菌袋转运到生产棚进行生产和管理,改变了传统的分散种植模式,以及大量消耗原煤、污染环境的现象。昊阳农业提供接种后的菌袋比一家一户生产的菌袋每袋生产成本低0.5元。如全面推广,仅此一项全镇每年能降低生产成本6000万元。

2018年4月,在“中国(三门峡)国际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羊肚菌珍稀食用菌产业发展论坛”上,什邡湔氐镇一举摘下了“中国黄背木耳之乡”的桂冠。“下一步,我们将通过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促进黄背木耳产业‘提档升级’,实施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利用标准化的木耳体验中心,结合沿山旅游开发,实施农旅融合发展,在黄背木耳生产区开展观光、采摘、认养等乡村旅游活动,把黄背木耳生产过程打造成为沿山旅游的一个亮点。”湔氐镇相关负责人说。(记者秦琴曾征)

责任编辑:吴必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