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好人”龚飞龙:十几年如一日用行动诠释志愿服务精神

他是一位医者,从医50载,治病救人无数;他也是一名志愿者,从17年前“非典”时为群众免费发放大锅药开始,到11年前的汶川特大地震、6年前的芦山大地震……直到现在,志愿服务的脚步从未停止。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并且把这种精神不断传承、发扬开来。他就是荣登6月“四川好人榜”助人为乐类好人的龚飞龙。

救灾现场的“白大褂”

龚飞龙是土生土长的什邡人,1978年从部队退伍后至今从事医生职业。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他每天深入灾区特别是边远乡村、学校,为当地群众、学生、解放军指战员、公安民警送医送药。在做好本身专业的事情外,还积极参加为救援车辆带路等各种志愿服务。不分白天黑夜的忘我工作,持续了72天。

“4·20”芦山地震发生后,身为什邡市志愿者联合会会长的龚飞龙通过志愿者QQ群向队员们发出倡议。由他们组成的什邡市志愿者医疗队是率先到达芦山地震灾区的外地医疗救援力量,被安排到芦山县人民医院协助救援。

“在一张简易桌子上,我们医疗队不分昼夜抢救伤员4000余人次,队员们困了就在车上打个盹,饿了就吃点方便面。得知雅安市天全县小河乡急需医疗救援,我们迅速派出了一支小分队深入该乡。当我们走进乡里时,盼了3天的近30名干部群众十分感动地说‘我们的救命恩人来了……’”龚飞龙对6年前的救援还记忆犹新。他们在芦山地震灾区连续战斗了9天9夜,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高度评价。

服务半径不断扩展

龚飞龙和他的医疗队队员们不仅在两次地震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在平常的日子里用爱心温暖着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们,特别是敬老院的老人、失独老人、患病儿童等特殊群体。

多年来,龚飞龙带领队员们走完了什邡境内的所有敬老院、福利院,为老人们义诊、免费发放常用药品。同时,也为他们发放健康宣传资料,举办专题健康讲座,增强他们的健康意识。他们关注农村五保老人、失独老人,关注有特殊困难家庭的老人。

如何把有限的力量和资源发挥好运用好?如何凝聚更多力量从而帮助更多的需要帮助的人们?龚飞龙一直在思考。2016年12月1日,什邡市志愿者联合会成立,什邡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给与了大力支持。随着全社会对志愿精神的认同和各级党政机关对党员、公职人员进村(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倡导,什邡市志愿者联合会队伍不断壮大,各条战线的爱心人士踊跃加入,从最初的60余人发展到了上千人。志愿服务的半径在不断扩展。服务项目由主要的义诊义检扩大到了心理关爱、政策宣传、文艺娱乐、便民服务等多个方面。

传递社会正能量

什邡市志愿者联合会成立以来,龚飞龙组织广大志愿者积极发挥引领、示范和社会正能量作用,广泛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参与历时100多天的“一百零八”电影志愿服务、“快乐雍湖”项目系列活动持续开展、中秋佳节把关爱送给特殊困难群众、让大学新生和家长感受什邡这座城市的“温度”……2018年,龚飞龙带领广大志愿者陆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大量的志愿服务活动。

最令龚飞龙难忘的是2018年他和志愿者为什邡第一所大学——德阳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学院新生入学报到开展的志愿服务。那年8月25日是周末,他和百余名志愿者一早便来到了学院,把什邡人民热情好客、文明有礼的精神风貌展现给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子,用实际行动,温暖了一个又一个远道而来的学子和他们的家长,他们由衷地感慨:“什邡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

多年来持续不断的活动不仅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好评,也得到了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充分肯定。龚飞龙带领的团队,2008年获省民政厅“四川省5·12抗震救灾先进社会组织”,2010年获共青团四川省委、四川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荣誉称号,第六届四川省青年优秀志愿者组织奖、2016年什邡市优秀志愿者团队。个人先后被省、市、县评为先进个人、“四川省百名优秀志愿者”、什邡市第二届道德模范。(记者秦琴)

责任编辑:吴必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