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推转型发展 绵竹跑出加速度

今年“五一”小长假后第一天,绵竹接踵召开两个重要会议:一个是产业发展和投资促进大会,一个是重点项目“六大会战”推进会。“无疑就是要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我们要再掀大抓招商、大抓项目、大抓产业的热潮,真正为绵竹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早日重返四川县域经济‘十强’,加速加力,跑出我们的加速度。”绵竹市商务和经济局局长甘德福表示,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重返“十强”,是眼下绵竹人的心头好。实现愿景靠什么?靠产业,“产业发展是绵竹重返‘十强’的基础”;产业发展靠什么?靠转型,“培育新兴产业,升级传统产业。”

春华秋实,行胜于言。

咬住目标不放松

在上述两个重要会议上,出现了几位颇受礼遇的“座上宾”。他们分别是各自领域的学术权威,也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行业翘楚,受邀担任绵竹市的产业发展顾问和投资促进顾问,按绵竹市委书记陈万见的话讲,他们既是产业发展的“超级智囊团”,又是绵竹投资环境的“品牌代言人”。

借智借力、把脉引路,绵竹谨慎出招。比如润格生物。

前不久,四川润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建平接受了中央媒体的专访。田建平从事磷化工15年,却在产业仍然十分红火的时候“壮士断腕”,转而选择了生物技术。其中一位“座上宾”就是他转型的把脉者、推动者,与其他几位学者一起,共同缔造了今天的润格生物。田建平对媒体表示,转型前“年产值能做到2000万就了不起了”,而今年,生产的高端饲料产品已经被预订一空,企业产值有望实现8亿元,“转型生物技术,这条路是走对了”。

润格生物为绵竹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奉献了“一袋新饲料”。而且远不止于此,他们瞄准的还有秸秆能源化、土壤改良、环境生物治理等领域,成为当地寻求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一个代表。

绵竹曾有连续14年位居四川县域经济“十强”的辉煌历史,靠的就是产业支撑,特别是工业的强力支撑。后来因产业衰退而止步,现在则要靠产业转型升级再次进军“十强”,可谓“退也产业、进也产业”。

承认差距,但绝不甘心差距。“工业强市、文旅名城、美丽家园”,绵竹用这三句话、12个字来概括自己的发展目标。前两句话讲抓产业、后一句话讲抓环境。正是因为瞄准了像润格这样有核心技术、环保安全过关的企业和项目,通过持续不断努力,绵竹产业萎缩的趋势正在成功止步,同时新兴产业在不断扩容。

“从近几年转型的探索来看,绵竹的工业每年都有‘引爆式’的项目。”绵竹市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梁中旭告诉媒体记者,“2019年是项目最多的一年,我们正在打造2个百亿元的新兴产业集群,争取5年实现千亿元规模。”

敢于担当不避难

今年3月,德阳全面启动机构改革,各县(市、区)新机构纷纷落地挂牌。其中,一个全新机构——绵竹市酒类产业发展局引起了各级媒体的兴趣。装备制造业、酒业和磷化工业是绵竹三大支柱产业,这次唯独针对酒业单独设立了政府职能部门。

绵竹自古产好酒。青年时期的诗人李白曾在绵竹“解貂赎酒”,留下了“士解金貂,价重洛阳”的佳话。鼎盛时期,绵竹境内的酒企曾达300多家。然而2008年的大地震,以及遭遇行业寒流的“雪上加霜”,令绵竹酒业遭受重创,半数酒企停产或半停产。

严峻形势迫使绵竹白酒迎难而上,倔强绽放。近两年来,白酒行业有所回暖,绵竹白酒产业增速在20%左右,高于其他产业,2018年达到了170亿元。绵竹市委市政府对它的未来更是寄予厚望——“绵竹要重返全省‘十强’县,白酒产业是重要抓手”。设立酒类产业发展局,就是意在实现抱团发展,持续壮大白酒产业。 

白酒只是一盘棋中的一子。奋力推动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绵竹谋划了三个“重点”:

“重点”之一,是厚植新型工业优势的“5+1”计划,“5”指白酒、锂电、生物医药、精细化工、装备制造,个个都是以“百亿”计的产业。“1”是指新经济新产业,比如一产的智慧农业、家庭农庄,二产的高铁服务、5G物联网,三产的教育养老、电子商务等等。

重点之二是实施一三产互动“863”计划,加速农文旅融合。“8”是建八个特色小镇,“6”是六个农业园区,“3”是快、畅、慢三个交通保障体系。绵水之滨,茂林修竹,独特地理优势给予绵竹推动一三产融合和农文旅融合的底气,他们将之概括成“四产”,发展势头越来越好,效果逐步显现。

重点之三,是实施招商引资“2+3”计划,培育经济增长极点。一方面,把握“重点产业”“重点区域”两个着力点。另一方面,要落实“事前、事中、事后”三个主动,紧盯事前,主动作为;紧盯事中,主动沟通;紧盯事后,主动跟踪。

重点,既是重中之重,更需要承担重重压力,站高望远,深度调整,务实笃行。据介绍,今年“五一”前,在全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上,绵竹入围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名单。“对于起步较晚的绵竹来说,这已是了不起的成绩,是‘敢想敢干敢担当’的绵竹精神的体现。”绵竹市文旅局局长钟声说。

埋头苦干不懈怠

这段时间,绵竹市领导分头到各自分管的重点项目建设工地,协调解决建设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成新药用高档玻璃瓶项目建设工地一派繁忙的景象,各项建设正在加快推进,部分建设已接近尾声,并计划6月底点火投产;华光普泰绵竹医疗产业基地项目厂房主体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内外装修,道路、绿化、管网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润格生物产学研一体化生物制剂产业项目二期计划建设酶解肽蛋白项目,于今年3月开工建设,同时启动国家重点生物科研研究院项目……

实行“提前介入”“上门服务”,做好签约项目全过程跟踪服务。不只是上班时间,绵竹的市领导们也利用周末、晚上盯项目、盯进度。每个项目都排出了作战图,倒排工期,每一个星期、每一个月怎么做,都有形象的进度要求,推动签约项目从“纸上”尽快落实到“地上”。

转型期,每一场都是硬仗,绵竹要求,领导干部坚持在一线抓调度、抓督查、抓招商、抓推进,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

干,是今日绵竹的主旋律。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干出样子,在转型发展的当下,绵竹市委提出了“敢想敢干敢担当、创新创业创一流”的新时期绵竹精神,让全市干部群众以此为动力源泉,不甘落后、创先争优,切实推动脚下这片土地一天更比一天好。

去年德阳各县(市、区)综合目标考核,绵竹排位第二名。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绵竹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7.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3%,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德阳市平均增速2.9、1.5、0.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由去年5.5:56.8:37.7调整为5.2:56.5:38.3,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高质量建成‘工业强市、文旅名城、美丽家园’,推动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加殷实”,这就是绵竹干部心目中、也是51万绵竹人民心目中当前的发展愿景、未来的家乡画卷。他们表示,只要瞄准目标,矢志不渝,艰苦奋斗,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个经济活跃、生态宜居、社会和谐的新绵竹一定会屹立在巴蜀大地!(记者王三春)

责任编辑:吴必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