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大户说种田 乡村振兴有路子

名片:刘玉兰,生于1965年,四川省中江县永太镇多宝村金穗源粮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2011年前,她从事农机买卖和维修,看到众多青壮年不愿肩挑背磨搞农业,纷纷外出务工,土地大量撂荒很心痛,立下梦想“丘区也能机械化耕种”。巾帼不让须眉的她通过8年追梦,流转土地3000余亩,发展传统粮食作物,全部实现机械化耕种。2012年荣获“全国种粮大户”称号,2017年荣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春回大地绿意浓。近日,当记者来到中江县永太镇多宝村金穗源粮食专业合作社,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油油的麦田,1000多亩麦田平整而宽阔,笔直的水泥路直通合作社,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农业生产小道在脚下延伸,田间几位村民正在麦田里除草。

“2011年,我承包了600亩土地开始种水稻。凭着对农业的热爱,一步步走过来,从多宝村发展到永太镇、黄鹿镇、青石乡等多个乡镇,有很多人加入了我的‘种粮大军’,我们是农村振兴的受益者也是见证人。”刘玉兰与记者一路走着,一路聊天。

8年前一腔热血投资种粮

据刘玉兰自己讲,她过去一直从事农机销售和维修。2011年,当她看到农村大量土地被闲置,非常痛心,便开始探索土地承包流转经营。“我口攒肚挪存了90万元,这血汗钱第一年就一股脑儿投进去了。”凭借踏实肯干的劲头,加之对农机具十分熟悉,刘玉兰和30多位村民一起下田劳作。“清理撂荒的田地,踩着稀泥巴平整土地,天黑了就点着灯干,分分秒秒都停不下来。”说着创业初期的艰辛,刘玉兰抬起了双手,这手满是老茧。

8年来的辛苦事自然是道不尽说不完,合作社能做到今天的规模,源于刘玉兰对农业的热爱,源于政策“红包”发不停。

从2012年开始,中江县开始推进小农水项目,刘玉兰流转的土地也直接受益。“以前水利基础设施不到位,不是旱就是涝,插秧时最是恼火,靠人工忙不过来,机器又总是陷到土里。”刘玉兰告诉记者,县里专门派出技术人员现场指挥项目推进,她所在的多宝村还成立了质量监督小组、群众理事和议事协调小组。

通过民办公助、以奖代补,项目所在地行政村作为建设业主,组织村民参与小农水项目建设和管理,项目资金还可以作为奖励资金,充分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水渠和提灌站建好以后,我慢慢把600亩土地扩大到1000亩左右,附近村里的种粮大户也成为了我的合作伙伴,加上政府对农业的各种补贴,到2014年我的合作社实现了扭亏为盈。”刘玉兰说。

制定标准带动村民增收

“我这1000多亩土地都是从村民手里承包过来的,现在的政策是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延长30年,承包时间越长,我就越有信心扩大规模。”刘玉兰介绍,现在合作社覆盖了150多户农户,农民在这里务工每月能领到3000多元工资。

规模上来了,用工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刘玉兰。中江是劳务输出大县,青壮年常年在外务工。刘玉兰告诉记者,最初能请到三、四十位村民帮忙种地,到现在仅能请到8、9个人。

为此,刘玉兰从2016年开始联系了临近的石羊村、高坝村、富平村,以村集体为单位,为当地提供种子、化肥、农药以及技术指导,把各个村撂荒的土地充分利用起来。“村里的农民就近务工,按照我们的标准种地,最后我们再以市价统一收购。”现在,刘玉兰“管辖”范围内的土地一共有3000余亩。这样一来,粮食的产量、质量提高了,村民们的收入也有了保证。

刘玉兰的种粮故事就是中江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缩影。

近年来,中江县通过龙头带动,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推进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在稳定粮油产能的同时,带动了更多的农户发展致富。

>>>心语

今年全国两会传递出很多与“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息息相关的新政策、新思路,下一步,刘玉兰将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方式,发动更多的周边种粮大户和村民一起从事现代化绿色农业种植,并把“蜀浠”品牌做大做强,带领更多群众致富奔康,为乡村振兴加油助力。(记者徐皓)

责任编辑:吴必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