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五个一”帮扶聚合力 跑出脱贫攻坚“加速度”

2018年12月17日,阴。一大早,绵竹市委组织部的刘莉便来到自己联系帮扶的齐天镇蒲柳村召开坝坝会,宣传脱贫攻坚政策,商议建立生活垃圾管理清运机制,收集村民对本村发展的意见建议……自担任该村“第一书记”以来,刘莉积极牵线搭桥,为村民找项目、跑资金,每天忙碌而充实。

窥一斑而知全貌。在绵竹,151名“第一书记”起早贪黑入户走访贫困户、宣传扶贫政策、落实帮扶措施,为帮扶村架起了脱贫奔康桥。

联系领导、帮扶单位、驻村工作组、农技员……绵竹整合全市干部力量,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沉下来、融进去,形成了“五个一”帮扶力量,凝聚成助推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据统计,2018年,绵竹共实现1161户2071人脱贫,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实现脱贫。农村的路、水、电、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取得了长足进步。

压实责任 聚合力形成脱贫攻坚的“绵竹力度”

脱贫攻坚是一场无论多难都必须打赢的硬仗。而要赢得这场硬仗,需要坚强的领导和科学的决策指挥。在这场战役中,绵竹市委保持专注发展定力,勇立争先之志,善谋破题之举,从远从深谋划,从高从严要求,从紧从实推进。

抓实主体责任。绵竹市级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分别联系两个德阳市级贫困村;明确乡镇由党委书记负总责,乡镇长直接分管;市级部门由“一把手”亲自分管,各行政村由村党支部书记全面负责脱贫攻坚工作。市、镇、村层层签订脱贫目标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坚持“一个专门班子、一个责任书、一个作战图、一个督查通报机制、一个考核机制”的工作制度,实行“清单制+责任制”工作方法,严格打表,挂图作战。

加大帮扶力量。统筹好“五个一”帮扶力量是推进脱贫攻坚的切入点,也是促进精准扶贫方略在基层落地落实的着力点。绵竹把干部驻村帮扶作为精准扶贫的“滴灌漏斗”,严格落实“五个一”驻村帮扶工作,派出第一书记151人、农技员166人;优化调整帮扶力量,共派出3300余名干部与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确保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有1名帮扶干部。2018年以来,按照帮扶力量选派管理办法,绵竹市又进一步调整联系领导7名、选派驻村工作队6个、调整第一书记35名、组建农业技术巡回服务小组20个。

强化人员管理。绵竹市委组织部牵头制定了《绵竹市驻村帮扶工作和驻村干部管理办法》《绵竹市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管理办法(试行)》,建立“五个一”帮扶力量管理台账、工作日志制度,严格落实驻村工作时间要求,不断加强对帮扶力量的管理,不断完善激励机制,提升贫困户、非贫困户对帮扶力量的知晓率和满意度。2018年以来,开展第一书记集中培训3期、驻村工作队全覆盖培训2期,表彰优秀“第一书记”3名、优秀帮扶干部10名,提拔重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4名,激励帮扶力量全身心投入基层工作,推动帮扶工作落地落实。

建立督导机制。绵竹成立了一支专门的工作队伍,对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进行督促指导。近日,绵竹市委组织部领导带队,深入到普通百姓、党员及党员精准扶贫户家中,走访了解“三会一课”坚持情况、精准扶贫示范工程推进情况、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等,对全市驻村帮扶力量选派管理和“五个一”驻村帮扶工作进行深入的、全覆盖的调研指导,推动脱贫攻坚取得实效。主抓产业促增收攀登脱贫攻坚的“绵竹高度”

“谢谢党和政府,我活了快90岁了,真的是享了共产党的福!”2018年12月14日下午,在天池乡举行的池中养殖合作社梅花鹿养殖产业扶贫贫困户分红现场会上,花石沟村1组89岁的邬进琼大娘从乡党委书记周治华手上接过400元分红时,感动得热泪盈眶。

脱贫,希望所在;攻坚,力量所依;奔康,目标所指。在脱贫攻坚之路上,绵竹在举全社会之力广泛开展帮扶工作的同时,始终把加快经济发展,尤其是产业发展作为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勇于创新,为造血式扶贫提供了不竭动力。

党建引领,帮扶助困“总动员”。绵竹市以党建示范引领,开展“扶贫攻坚—人大代表再行动”、政协委员“我为扶贫攻坚做件事”、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等扶贫品牌活动,积极推动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高等院校、民营企业等参与脱贫攻坚。全市100多家民营企业实施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技能帮扶、公益帮扶、商贸帮扶等60余个项目,涉及各类资金13500余万元。2018年“绵竹扶贫奔小康协会”协调争取台湾郭氏基金370余万元,实施扶贫开发项目42个。

产业带动,形成帮扶“永动能”。推行“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村支部带头,做给贫困户看、带着贫困户干、帮助贫困户销、实现贫困户富,形成由一家一户“各自为战”的小农生产到“抱团”对接大市场的转变。创新“政府扶龙头——龙头建基地——基地连贫困户”的产业化扶贫体系,引进北京银谷玫瑰、华西希望猪业、华胜猕猴桃、富王粮油等农业龙头企业落户,建成“脱贫奔康产业园”7个,再加上55家农业龙头企业、131家家庭农场、1040个农民专合社,打通了贫困户与农业大户、旅游专合社、村集体经济的利益联结,让贫困户实现“租金收入+务工收入+超产分成+二次返利”等多个方面的多重收益。其中土门脱贫奔康产业园大马士革玫瑰种植基地面积已达1.2万亩,仅依托玫瑰产业,就带动贫困户310人,年人均增收1500元。

就业扶贫,引桥搭路实打实。就业是民生之本,富民之源。绵竹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围绕企业用工需求,2018年共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4场,280名贫困求职者与用工单位签订就业意向协议;开发环卫保洁、乡村道路维护、治安巡逻等农村公益性岗位2200个;通过1家农业主题公园、6家旅游企业、500余家农家乐和民宿解决贫困人口就业1000余人;发展旅游专合社带动340余户贫困户年人均增收2000余元;绵竹旅游企业、农家乐定点收购172户贫困户的自产农产品,解决贫困户农产品销路问题。(邓长彬 记者 郭丽娟)

责任编辑:李应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