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到终端,中江推行垃圾分类有妙招

近日,家住中江县中凯一号小区的邓翠兰将一袋垃圾投进了楼下的垃圾回收箱,垃圾袋上贴有一张二维条形码。当晚,这袋垃圾被一辆运输车运到了位于中江县二环路的中江垃圾分类分拣中心经过分拣称重等程序,垃圾袋上的条形码被录入信息。

次日,邓翠兰通过垃圾分类专属APP查看到了自己的最新积分信息。这些积分可以兑换日常所需的生活用品,或是一袋米、一桶油,或是一瓶洗发水。

家庭参与、企业操作、政府监管——这种可回收生活垃圾“处理流程模式”,近期已经在中江县12个居民小区以及部分学校、机关单位实施。让我们一起来走近小区、学校等地,看一看垃圾分类,从源头到终端处理,是怎么样的呢?

一袋一码

居民养成自行分类习惯

记者走进中凯一号小区,看到单元楼下整齐摆放着垃圾分类箱,目前小区里共有11个垃圾分类箱,居民在自家楼下便能实现首次垃圾分类。

目前,智能分类垃圾箱主要回收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其余生活垃圾按分类要求投放普通垃圾箱。智能分类垃圾箱可投放玻璃、金属、塑料、纸类、废旧织物等。操作时,将垃圾进行分类打包,贴上每户专属的二维码,再刷卡将垃圾 投放进智能分类垃圾箱,从而实现分类存放处置。

记者从垃圾分类服务公司了解到,除了服务公司的专业工作人员,其实小区内的每一位居民都是“分拣员”。

从去年开始,该服务公司的工作人员就在每个小区摆摊设点,向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告诉他们哪些垃圾该属于哪一类。

不同类别的垃圾会由居民在家中先自行分类,装入不同的垃圾袋中,贴上服务公司发放的二维码,再由服务公司统一清收。

“垃圾分类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他们自身也是很乐意的。”四川新蜀环境服务有限公司中江分公司项目负责人刘峥说,“开始宣传垃圾分类后,到目前为止超过60%的居民养成了分类的习惯,我们还在小区设立了红黑榜,激励居民参与,居民的积极性还是很高。”

一户一卡

积分换礼一举多得

“让小区内的居民积极自觉分类投放垃圾我们还有一大妙招。”刘峥说,为进一步调动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的积极性,赢得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可和支持,小区实行了“一户一卡”的制度,制定了积分兑换和奖励机制,让居民通过参与分类积分活动得到便利和实惠。

记者发现,在垃圾分类APP里,居民们可以用积分置换包括油盐米等必要的生活用品,里面的商品只能通过积分购买,积分达到一定程度还可以换取现金。

“居民家中可回收的垃圾均可以进行积分,按照我们之前的宣传分类进行分类,鼓励分类越细积分越高。”刘峥说。

“没想到垃圾也变成了宝。”居民邓翠兰高兴地说,“我都积了2000多分了,十多天我就换了一袋米,非常实用。”她十分熟练地将分好类的垃圾分别贴上自己家专属的二维码,投放进了小区的“智能分类垃圾箱”。

小区物管负责人说:“原来小区里垃圾比较凌乱,而且还有乱翻垃圾的情况。像这样归类之后,小区更加干净整洁,让我们物业的工作也轻松了不少。”

在中江实验小学御河校区,孩子们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并将垃圾分类投放,“垃圾分类是一种生活习惯,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好习惯,就是系上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老师廖蓉表示,“孩子的背后是家庭,更多的孩子学会垃圾分类,能带动社会参与这一行动。”

回收分拣

终端分类处理更环保

那么这些垃圾被分类后,又会经过怎样的处理,可回收垃圾是否能够再利用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来到了位于中江县垃圾分类分拣中心。

在这里,工人们正在进行二次分拣,刘峥介绍道:“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回收的垃圾在这里进行再次分类、扫码称重、录入积分,业主就可以在手机上查询到自己的积分状况。居民分类之后,我们这边只需要很少的工作人员就能进行二次分类,节约人力物力,分类好的垃圾可以分类处理,可以回收的还能再利用,十分环保。”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公司有专门的垃圾清运车,会将垃圾集中到分拣中心再转运到不同终 端规范处置。厨余垃圾,由专用密闭运输车运至餐厨垃圾处理厂资源化利用;其他垃圾,由具有清运资质的环卫公司收集压缩后清运至填埋场卫生填埋;可回收垃圾,由第三方进行集中回收再利用;有害垃圾,统一收集后交由具有处置资质的物资回收公司规范处置,有效避免了二次污染。

“前期我们中江县为落实好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和工作人员到各地考察学习后,引进了该项目,通过垃圾分类切实让群众感受到了实惠,提高了群众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也让我们中江的城市建设更文明、更美丽。”中江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监管股工作人员徐世俊说。

据悉,中江县为落实好垃圾分类工作,严格按照《德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执法体系,中江县综合执法局对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执法监督定期对中江县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垃圾分类情况进行督查。制定并印发《中江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激励机制》,严格落实“红黑榜”公示制度,每季度对各公共机构、街道社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并督促整改。建立稳定持续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将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设施设备建设和运行经费纳入县年度资金预算,初步计划投资600余万元引进专业企业开展垃圾分类工作,2020年已投资200余万元完成示范片区建设。记者 文潇 刘倩

责任编辑:胡志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