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县仓山镇:产业“造血”添动力 贫困群众享“红利”

产业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的核心和关键,是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生存发展的根本手段,是实现稳定脱贫的必由之路和根本之策。中江县是德阳脱贫攻坚战场的主阵地,中江南部片区第一大镇仓山镇更是中江的攻坚重点。近年来,仓山镇着力推动扶贫产业特色化、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提高扶贫产业市场效益,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分享收益、脱贫致富。

产业带动 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仓山镇响滩村的四川菇视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菇棚内肥硕鲜嫩的杏鲍菇挂满菌棒,生产车间里一片繁忙,已成熟的杏鲍菇被采摘后,经初步处理、打包后,即将被送往各地市场。

这天一早,贫困户倪都霞和其他几名在此务工的贫困户马不停蹄地将成熟的杏鲍菇采摘并精心包装好。“有了稳定的工作,离家又近,收入也好,我们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倪都霞一边忙着手中的活儿,一边高兴地说。和倪都霞一样在此务工的还有贫困户张建素。2017年,张建素成为该生产基地的第一批员工之一,如今她不仅靠自己的双手摘掉了“穷帽”,还成为制种车间的技术负责人,一个月能挣 3000余元。目前,在基地常年务工人员200余人,其中有12户建档立卡精准扶贫户,去年户均实现收入2万元以上。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仓山大力发展扶贫产业,而土地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贫困户把土地流转出去,不仅能得到工作岗位,还能拿到分红。2017年,第二批11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注入到菇视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每年按照总金额的6%作为村集体和扶贫户的红利。其中,红利的 80%用于资助响滩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0%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形成了“公司投资+农户入股+扶贫资金”分红收益机制。响滩村支部书记隆道学说,农民通过流转土地获取租金,在厂里打工获取劳动报酬,镇上还以扶贫产业基金入股的方式来提高贫困户的收入。

患病、贫穷、自怨自艾……曾经,响滩村贫困户邓中圆每天都在唉声叹气中艰难度日。而如今,乘着扶贫好政策的东风,邓中圆成为脱贫榜样,“做梦都没有想到这辈子家里还能买上小汽车。”2017年,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5户115人享受分红,人均分红370元,邓中圆便是其中一员。拿着一家五口人共分得的1850元,在村干部的引导下,邓中圆买了10多头猪在家中饲养,第二年,1850元的红利直接变成10000多元的纯利润,这让老邓尝到了甜头。2018年和2019年,邓中圆又利用每人800元的红利继续干,加上妻子在家门口的产业园做杂工和儿女在外务工,家庭收入越来越多,生活也越过越好。

“通过输血+造血的扶贫方式,让贫困户增加收入,激发自力更生脱贫的内生动力。”隆道学表示,这才是把扶贫扶到了实处,扶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示范引领 共同致富干劲足

干净整洁,没有异味,每只种兔都有专属的繁育一体笼,清粪传送带将产出的排泄物输送到统一场所进行处理,巨型风扇不断运转保持着室内空气流通……来到华实村一组,记者看着眼前的一切,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商品兔养殖场。

该养殖场全部建成后占地15亩,属于恒升商品兔专业合作社,今年年初,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撂荒地。如今养殖场已有6个养殖大棚投入使用,剩余6个及一个辅助设施正在加紧建设中,预计今年9月将全部建成投产。经营者倪兴国介绍道,养殖场前后投入了400多万元,12个养殖大棚全部采用温控系统,并保证24小时通风,“今年兔场已经出栏3000余只成品兔,预计到年底共出栏4万余只。养殖场全部建成投产后,明年预计出栏10万只成品兔,产值能突破400万元。”

作为华实村人,倪兴国早些年在外打拼创业,事业有成后,他毅然回到家乡投资兴业,开办了恒升商品兔养殖场。倪兴国告诉记者,在家乡办养殖场,就是希望能给附近的父老乡亲提供就业机会,带动他们致富增收,为家乡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目前,养殖场长期雇佣当地贫困户4户6人在此务工,未来倪兴国还将手把手带着乡亲们搞养殖脱贫。“养殖场全面建成投产后,将逐步实现由养殖场负责种兔繁育和回收成品兔,贫困户代养仔兔的模式。到时我将给附近村民免费提供仔兔、养殖技术、饲料等,形成‘村民代养,养殖场回购’模式,保守估计,每户每年将增收近1万元。”

据华实村支部书记屈化全介绍,全村共有95户、267 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已脱贫88户、254人,剩余的7户、13人将在今年底全部脱贫。除了恒升商品兔养殖场,近年来,华实村还相继建立了麦溜湾蚕桑专业合作社和洪恩食用菌基地等,吸引贫困户以土地资源入股,或由政府或企业帮助贫困户贷款入股,吸纳具备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参与合作社(基地)的劳动,以此来增加贫困户的收入,真正让贫困户实现“流转土地有租金、入股分红有股金、下地实干有佣金”的增收模式。如今,村里的蚕桑、食用菌等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农户有收入、村集体有收益、合作社有效益的良好局面。

持续“造血” 不断巩固脱贫成效

脱贫攻坚要久久为功。近年来,仓山镇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契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贫困户收入稳步提高。

该镇将产业发展资金、集体资金用好用活,充分利用扶贫产业“五金”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流转土地给业主,全镇612户贫困户可实现年租金收入30余万元,同时也将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外出务工;通过响滩村菇世界、独楼村蔬菜等33个基地,引导400余名贫困群众就近务工,全年贫困群众可实现就近务工薪金收入人均1.5万元。

为激发全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仓山镇还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639个,引导贫困群众通过打扫卫生、治安管控等形式获得劳动报酬。同时,大力组织开展就业培训,今年以来组织各类培训达89次,通过培训实现就业852人。

仓山镇党委书记徐万俊表示,今年下半年计划再流转土地5000亩以上发展现代农业产业,让贫困群众切实享受发展红利,实现“租金+薪金”双收入,切实从扶生活上的贫转变为扶精神上的“志”和“智”,从而巩固脱贫成效。(记者 文潇 徐皓)

责任编辑:吴必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