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队伍”铸就“五个一流” 罗江经开区开创党建引领发展新局面

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机遇,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罗江经开区坚持聚焦“两新”抓党建,对标一流抓发展。组建党建指导员、项目秘书和驻企特派三支队伍,打造一流的组织力、服务力、吸引力、竞争力和保障力。

点燃红色引擎 创一流组织力

探索组建新方式,提高组织覆盖面。坚持党工委领导、组织指导、部门协同、企业自愿的原则,把党组织建到园区里、企业中、产业链上;依托党建综合阵地、党建指导站对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集中孵化。党组织在园区稳定运行的企业中覆盖面达到90%以上。

构建管理新格局,提升组织影响力。党建指导员全程参加企业的支部活动,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性体检、民主评议等党内基本制度。园区某企业党支部通过“两学一做”常态化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对该支部8名党员的思想淬炼,让他们摆脱了思想上的包袱,点燃了干事创业的激情。今年,该支部一跃成为园区的明星支部,在党建引领下,干事创业中展现出了新的面貌。

组建红色方阵 创一流服务力

园区党工委牵头抓总,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构建园区党建“1+8+N”模式,以服务企业发展作为组织活动核心,全方位凝聚支部力量。搭建实体服务平台和网络虚拟平台,整合多家区级职能部门、高等院校、企业的党建资源建立园区综合党委,形成“党工委+综合党委+党支部”的园区组织体系和党群工作部、党建指导站、党建指导员的三重指导体系。

区级部门党组织具体落实。区经信局、商务经合局、科技局、工商联等8个经济部门统一入驻园区集中办公,设立行政审批局经开区分局,将涉及工业企业的26项行政许可权全部下放至经开区办理。围绕 “当天开业、百日开工、当年投产”的目标,为企业提供“开工前业务辅导、施工过程中全过程跟踪服务、竣工后综合验收”的一条龙服务,全面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同时,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在行政审批、便民服务、要素保障、人才服务、应急管理等方面,为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2018年集中办公以来,推动了朗迪新材料、蜀福本等企业当月开工,当年投产。

构建红色磁场 创一流吸引力

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整合经济部门精干力量成立8个服务园区建设工作专班,专项分工,专人负责,专一推进园区各项重点工作。按照“设施联建、资源联享、服务联做”的思路,制定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黄金十条”,定期召开营商环境发展大会,每月召开企业沙龙,直面发展困境,破解发展瓶颈。

聚力打造智力引擎。深化产学研科级创新平台,促成园区企业与清华大学、中物院、电子科大、四川大学等20余家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建立八大人才智库,成立科研实验室,发挥各级专家、专业技术人才、高校专家教授及产业联盟作用。坚持“产城融合”“人才为先”的理念,制定出台“人才新政三十条”、德阳市罗江区“星期天工程师”实施办法,设立1000万元“罗江区人才专项奖励基金”,投入 7000余万修建人才公寓,给予高层次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住房奖励、科研经费补助、岗位津贴。

树立红色品牌 创一流竞争力

引领企业健康发展。引导非公企业结合实际打造党建品牌,以“党建强”实现“发展强”,激发“两新”组织抓党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升企业竞争力。积极融入国家的改革与发展大潮中,打造惠民利民的优秀民企集团,成为新材料领域的“排头兵”,投资总额超过20亿元,累计上缴国家税收达2亿元,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济效益。引领企业文化建设。找准打造党建品牌与培育优秀文化的切入点,举办“技术攻关”、积分管理、金点子征集、“亮特长、亮服务”、职工技能比武、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车间等活动,积极落实“红色津贴”制度。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定期举办先进表彰会、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不断提升非公企业的文化内涵和崭新形象。

垒筑红色基石 创一流保障力

强化人员保障。积极整合资源,建立 “两新”党建指导站。采取“三定一考”的方式建强党组织书记队伍,按照“一推三培养”的方式提升党员队伍质量。

强化经费保障。在财政预算、党费拨返、税前列支、企业安排的经费上,实行“两新”党建项目化管理,采取面上兜底保障、点上重点扶持的方式,依据党建工作项目完成情况和党支部“评星定级”情况对非公企业党组织分档补助,着力实现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强化阵地保障。建成集学习、服务、展示、交流、活动等五类功能为一体的园区党群服务中心,面向企业职工和群众全天候开放。在鄢家镇星光村建设集党性锻炼、教育培训、服务群众等功能于一体的党建综合性服务阵地,解决部分非公企业党组织“有组织无生活”“有活动无场地”的问题。(曾尧 记者 肖盛雄)

责任编辑:吴必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