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人大力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将全市各地农村建设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地方,是德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落脚点。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如今,越来越多“升级版”的美丽乡村在德阳各地呈现。

党的十九大以来,市人大常委会把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作为人大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重点工作,紧紧围绕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发挥主动性、创造性,通过依法履职和积极作为,为德阳奏响乡村振兴进行曲注入了铿锵有力的人大音符,贡献了不可替代的人大力量。

履职行权人大代表屡提“金点子”

3月22日,德阳市2019年一季度乡村振兴现场会提出,要将全域旅游理念贯穿到乡村振兴中,探索“特色小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专合社”模式,推动“村村入园区、户户进合作社”,促进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离德阳市区约25公里的绵竹市孝德镇年画村,是绵竹探索乡村振兴模式的“前沿地带”。该村共有年画企业15家,年画作坊20家,年画从业人员400余人。孝德镇就地取材,在文化振兴上下功夫,串起德孝文化、农耕文化、年画文化,带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2018年,年画产品销售额达4000余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8765元。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人大代表的“金点子”。

孝德镇副镇长江雪介绍,围绕孝德镇打出年画品牌、做深产业链,绵竹市人大没少发力。“这些年来,绵竹市人大代表们想了很多办法,提了不少建议,前不久还来镇里做过一次乡村振兴专题调研。”镇人大代表更是时时处处把依托年画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作为己任。江雪称,今年以来,围绕乡村振兴的主题,镇人大主席团积极开展专题调研,并组织代表视察。

绵竹市人大、孝德镇人大积极促进乡村振兴,只是德阳人大系统在履职行权上持续发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德阳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目标,既立足全局,又突出重点,综合运用法定职权,督促和支持“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市人大常委会在2018年度工作计划中有针对性地增加“三农”方面内容,并正式启动《德阳市绵竹年画保护和发展条例》立法工作,积极为深入推进产业富民、文化惠民提供法治保障。仅2018年就安排针对全市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好”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农村饮水安全等情况的视察和专题调研7项,《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等执法检查3项,涉农方面议题及监督活动数量达历年之最。

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每半年组织开展1次《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执法检查,累计深入36个乡镇、80个村、300余户贫困户家中调查、暗访,向有关地方政府和部门反馈问题271个、意见建议48条,有力促进条例在全市得到全面贯彻实施。同时,在积极促进产业发展、狠抓环境治理监督、密切关注民生福祉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细致有力的工作。

联系指导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

今年3月初,绵竹市板桥镇五星村9组建成“竹篱人家”生态社区后便热闹起来。村里土生土长的毛明在家门口开了一家手工醋坊,每天都有几百元的营业额,“钱包鼓起来了,村里的环境也好起来了。”

说起“竹篱人家”以前的样子,五星村党支部书记付尧海直言不堪回首,“以前这里脏乱差,垃圾随便乱扔,房前屋后杂草丛生。”这种情况直到2018年开始改观。通过市、镇人大代表的建议与监督,该村以村民自治为途径,引导村民积极主动参与垃圾治理,通过开展院落动态卫生评比,在垃圾分类上,引导村民从“要我分”到“我要分”,推动生活垃圾由分散处理向集中处理转变。通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竹篱人家”由一个落后散乱的村落变为洁净优美的生态社区。

在推进乡村民主法治建设上,市人大常委会积极主动作为,加强与县乡人大的联系,积极指导和支持乡镇人大开展工作创新,规范工作运行,努力发挥乡镇人大在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推动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

2017年以来,在乡镇人大代表小组工作室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市人大常委会把指导深化代表小组工作室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加强对代表小组工作室运行情况的调研,出台相关指导意见,提出完善平台建设、丰富活动内容、向基层延伸、到群众中去等具体要求,推动代表小组工作室更好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底以来,全市乡镇人大代表小组工作室共接待选民、群众超过3万人次,提出代表建议上千条,既促进解决了一大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乡村治理和发展的问题,也提升了乡村法治建设水平。

2018年初,市人大常委会指导广汉市高坪镇、什邡市师古镇、绵竹市西南镇等乡镇人大,率先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试点工作。11月,召开票决制试点工作座谈会,制定出台《关于在全市乡镇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试点工作在全市乡镇开展。此项创新实践,坚持党委领导、发挥代表作用、广泛听取民意,使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项目最大限度地体现群众意愿,把以前“政府要办的事”变为“群众想办的事”,实现了“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的转变,不但保障和改善了民生,也用法治思维构建起新型基层治理体系。2018年,全市共有20个乡镇票决了60余个民生实事项目并得到有效实施,其中,多数项目与乡村振兴有关。

主动参与当好乡村振兴实践者

日前,在旌阳区孝感镇杨柳村,10多名镇人大代表在沟渠改造施工现场察看施工进度。这是孝感镇人大主席团组织该镇人大代表开展的视察活动,问询镇政府节水型社会重点县项目工作推进情况。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按照“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要求,努力发挥人大代表与群众联系广的优势,引导代表主动投身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将人大代表锻造成“三农”工作队伍的重要力量。并在全市人大系统创新开展“乡村振兴——人大代表有作为”活动,持续开展“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再行动”活动,积极开展“保护环境·爱我家园——人大在行动”主题活动,成效明显,得到群众的大力支持和交口称赞。

事实上,一些人大代表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同时,自身也是乡村振兴大潮中的“弄潮人”。

旌阳区孝泉镇有一位叫刘扬的人大代表,他是该镇五会村村支部书记,也是孝泉镇人大主席团成员。近年来,五会村立足孝泉镇“乡村振兴、文旅先行”的规划方向,打造农旅、文旅融合的新农村,重点发展集赏花、采摘、现场加工、休闲娱乐及农耕文化体验为一体的休闲农业。为解决村组集体资产闲置和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农村致富带头人刘扬带领村民于2017年建立起一个新型农村田园综合体——德阳源野牧歌生态农业,先后建成100亩水果基地,20亩太空红花藕种植区,18亩流水生态鱼塘,7亩生态小龙虾虾塘。在该综合体务工的大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们中一些人也是综合体的“合伙人”。通过综合体的带动,2018年,五会村人均增收万余元。

作为孝德镇的人大代表,江雪也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江雪称,现在该镇成形的年画村“乡遇画里”景区和金土村的年俗村景区,大到整体规划、小到一个景点,都有人大代表们“金点子”的功劳。就在不久前召开的孝德镇人大主席团全体会议上,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商讨如何把年画村和金土村现有的景区景点整合起来,进一步在人才振兴、产业振兴上再发力,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让老百姓日子过得更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群众根本福祉,必须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下一步,德阳市人大常委会将在省人大常委会、省人大农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紧紧围绕德阳打拼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目标,聚焦聚力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切实履行法定职责,发挥人大助推作用,全力服务好‘三农’工作大局,为开创全市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彬说。(记者叶斌)

责任编辑:吴必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