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拟公布第一批挂牌历史建筑名单 德阳版首钢“西十冬奥广场”呼之欲出

一排排高大古老的红砖房、苏式建筑经过简单改造,在保留原有建筑风貌的同时,赋予其新的功能与特色文化,别有一番韵味……不久的将来,游客在德阳或许就能感受到这种历史建筑与现代艺术交融的工业文化之美。近日,市城乡规划委员会2018年第六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德阳市第一批拟公布挂牌历史建筑名单》。

我市第一批拟公布挂牌历史建筑有:宝峰寺大殿、二重106生活区内老粮站、四川金鑫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2栋苏联式老厂房。宝峰寺位于市区嘉陵江路,建于清代早期康熙、雍正年间,建筑格局保存完整,建筑结构具有典型的清代早期风格。四川金鑫股份有限公司整个厂区为国家“三线建设”时期西南重型机器厂(现为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的配套厂,内有1959年建成的苏联式建筑,很好地体现了德阳作为当时国家“三线建设”重镇的时代性。二重106生活区为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原名西南重型机器厂)家属区之一,生活区粮站为厂区家属区附属粮站之一,是我国“三线建设”时期工业区内职工家属生活配套设施的缩影,很好地体现了德阳人民生活的历史。

据介绍,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是2015年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重要工作部署,国务院、住建部及省住建厅相继出台了工作要求。国家工信部于2018年11月印发了《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根据要求,我市城乡规划局联合西南交通大学·米兰理工大学世界遗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共同完成了《德阳市主城区潜在历史建筑普查报告》,并将《关于德阳市主城区潜在历史建筑及各县(市、区)普查报告》于2017年9月上报省住建厅。

据市城乡规划局总规划师钟晓介绍,德阳作为国家“三线建设”时期的重要代表,至今仍留有大量相关痕迹,这是城市的宝贵遗产,更是德阳打造古蜀文化名城和申报国家工业遗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文物保护不同,在强调建筑形体与外部空间环境原真性的同时,内部可按功能需要进行相应改造,鼓励根据城市发展需要,探索全新的转型升级模式。如北京首钢“西十冬奥广场”、绵阳126文化创意产业园、成都“东郊记忆”等在改造中保留了工业遗存,为尊重历史、发掘工业遗存价值奠定了良性的基调。

据悉,市城乡规划局于去年4月牵头成立了德阳市历史建筑保护专家委员会。钟晓介绍,这个专家委员会专家库里的中外建筑专家、文物专家、历史学家、画家们对德阳“三线建设”的历史建筑评价很高,认为它们的质量很好,这是一个建筑宝库、一个历史建筑博物馆。曾经打造过北京首钢“西十冬奥广场”、绵阳126文化创意产业园、成都“东郊记忆”的城市运营商们对德阳“三线建设”的众多历史建筑很感兴趣,他们认为,改造后完全可以与北京、绵阳这些工业建筑景点媲美。

据悉,宝峰寺大殿、二重106生活区内老粮站、四川金鑫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2栋苏联式老厂房建筑待进一步规划研究,更广泛收集各方意见后,将按程序挂牌为我市第一批历史建筑。挂牌后,将加强保护利用,挂牌建筑物及整体环境未经规划批准,不得擅自变动。

据介绍,借助申报国家工业遗产契机,我市将在原有普查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对德阳工业遗产系统梳理,并进行规划研究,开展学术交流等活动,打造历史建筑工业遗产这张亮丽名片。

>>>延伸阅读

北京首钢“西十冬奥广场”

北京首钢“西十冬奥广场”项目利用老工业厂房改造建设,保留了标志性工业元素,在尊重原有工业遗存风貌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改造与空间更新,以新旧材料对比、新旧空间对比完美延续老首钢“素颜值”的工业之美。在满足冬奥组委入驻各项服务功能的基础上,留住区域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和建筑风格,使首钢园区呈现出新旧交织、山水交融、整体存在的城市风貌。这些改造不但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貌特色,又赋予了它新的功能和新的生命,工业遗存与现代元素相融合,勾勒出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筒仓画面,让原本的“炼铁料场”变身为具有独特风貌的“创意广场”。

绵阳126文化创意产业园

绵阳126文化创意产业园曾经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所(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也是国家大三线建设时期留下的历史产物。自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搬走后,这里留下了大片的园林式老厂房,以及数十栋保存完好的“包豪斯”风格的红砖青瓦建筑。为了使园区得到更好的继承和保护,政府招商引资进行改造,现被打造成了旅游休闲胜地,成为文创及婚纱摄影的好去处。未来,这里将逐渐被打造成绵阳的第一文化地标。(记者叶斌)

责任编辑:李应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