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举措建设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

日前,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工作表彰暨高技能人才宣讲活动召开,表彰100名四川技能大师、50名四川省技术能手、50名高技能人才培育先进个人及100个高技能人才培育先进集体。我市获奖总数位居全省前列,其中,市人社局等4个单位获评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育先进集体,彭谢宜等4人获评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育先进个人,邓远平等14人获评四川技能大师,刘勇等3人获评四川省技术能手。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建设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大力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一大批技艺精湛的“德阳工匠”脱颖而出,为“技能四川”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先后荣获第四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单位、2021年四川技能大赛——第一届新职业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单位、四川省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全省去冬今春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健全激励机制

厚植技能人才成长土壤

突破职业发展瓶颈,我市先行先试开展高技能人才职称评审工作,取消学历限制,对实操能力和工作贡献突出的高技能人才推荐申报职称,实现人才晋升“双梯制”,全市已有64名专业技术人才与技能人才通过人才贯通发展通道取得中级及以上职称或职业技能等级。同时,积极推动建立以体现技能价值为导向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引导企业将职工技术技能和贡献作为分配要素,推动企业对技能人才给予岗位津贴、专项表彰。

围绕“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建”目标,我市加快构建立体化竞赛展示平台,近年来共举(承)办国省市竞赛21次,组队参加国省级大赛21次,335名技能人才获得表彰奖励;2021年,国家级一类技能大赛——第四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在德阳成功举行,德阳市参赛队伍斩获冠军2个、一等奖4个,创下历史新高。

创新培训模式

推动技能人才增量提质

坚持市场导向,我市在全国率先探行“项目制培训”,通过放宽项目申报自主权,赋予受训主体选择权,下放培训学时定制权,提高市场认定话语权,推动培训由“人社配餐”向“企业点餐”转变,极大释放了技能培训市场活力,工作经验广泛推广。坚持需求导向,创新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在全国率先实行培训双主体(企业、院校)、受训双对象(企业学徒、订单班学徒),激发社会参与动能,缩短人才成长周期。

开展技能提升行动,全市累计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4.04万人次,兑现职业培训补贴2.71亿元;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4.16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7.86万人,为德阳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作出重要贡献。

打造品牌体系

建设高技能人才育成矩阵

构建以德阳首席技师为塔尖,德阳青年工匠、德阳市技术能手为塔身,技术工人为塔基的技能人才品牌体系。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首席技师百人计划”,创新后续激励机制,做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实现高技能人才带头技术攻关、带徒传技和高技能人才批量培养。

目前,全市累计建成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个(国省级8个),近3年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次,培训高技能人才3.6万人次;建成技能大师工作室71个(国省级20个),选拔聘用首席技师117人、青年工匠46人,首席技师、青年工匠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累计开展技能培训7.9万人次,培养高技能人才3954人、获得专利955项,有效带动了企业技术创新和高技能人才培养。(记者 曾征

责任编辑:卿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