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更高水平法治德阳 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4月20日上午,在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一规划两方案”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就《法治德阳建设规划(2021-2025年)》《德阳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和《德阳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出台背景、重要意义、特色亮点等作了详细的解读。

出台背景

积极回应法治关切,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唐华介绍说,2020年11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用“十一个坚持”,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为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省、全面依法治市提供了根本遵循。市委高度重视法治德阳建设,要求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抓紧制定“一规划两方案”,认真谋划好法治德阳建设蓝图,具体落实好全面依法治市各项工作。按照市委决策部署,市委依法治市办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迅速启动“一规划两方案”编制工作。

为确保“一规划两方案”既能站高谋远,又能管用有效,市委依法治市办在扎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借智借力,采取与第三方合作的模式,依托高校科研人员、具体实务专家等,先后开展了理论梳理、实地调研、面向社会征集意见等工作,确保编制工作有的放矢。编制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长远目标和当前工作相一致,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严格遵循法治中国、法治四川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等,紧紧围绕德阳市“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立足德阳实际,突出地方特色,积极回应法治关切,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重要意义

建设更高水平法治德阳的现实路径,推进德阳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

唐华介绍说,全面完成德阳市“十四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更加美好的生活、更高效能的治理,迫切需要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把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营造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让法治成为德阳发展核心竞争力重要标志。

在打造全省主干新高地、加快建设西部现代化典范城市的重要历史时期,编制实施“一规划两方案”,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是建设更高水平法治德阳的现实路径,是推进德阳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对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我市“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一规划两方案”将成为德阳各级各部门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将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要求细化为实际举措、实化为具体行动的生动实践。

特色亮点

彰显法治护航功能,着力发展社会治理德阳经验,突出法治化与数字化协同推进,把人民满意作为检验法治社会建设成效的标准。

唐华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一规划两方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形式上各有不同,具有各自特点和相对独立性;但同时又互为补充、有机结合,既对标中央和省委部署,又立足德阳具体实际,形成了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市的总纲性文件。

一是聚焦现代化典范城市建设,彰显法治护航功能。在规划中设置了“服务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和德阳中心工作,为打造全省主干新高地、加快建设西部现代化典范城市提供法治保障”专项内容。在“助力增强德阳城市核心竞争力”等章节中包含了强化重大项目赋能、助推城市能级升级、优化城市治理保障、促进文化强市支撑等内容,系统融入德阳市未来五年的重点建设任务,凸显法治在城市建设中的保障作用。在“持续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中,包含了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容,着力推进市场环境、政务环境、司法环境的法治化,以营造公平、透明和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提出加快制定完善城乡建设与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海绵城市建设、生活垃圾处理、违法建设治理、基层治理等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立法,通过立良法促善治,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城市发展保驾护航。

二是锚定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着力发展社会治理德阳经验。德阳市在集中市域资源,聚力解决市域社会治理突出难题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打造了“一核五治”现代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形成了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的“四化同步”的治理格局,这些社会治理的德阳经验都被写进了“一规划两方案”。通过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培育发展法律服务、法治宣传、矛盾调处等法治类社会组织,健全完善现代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壮大法治人才队伍,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化、一体化、专业化、产品化建设,构建成德眉资同城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等,让市民切实享受形式和内容都更加丰富的法治红利,为构建具有区域特色、时代特征的市域社会治理“德阳模式”作出了规划和指引。

三是坚持整体智治,突出法治化与数字化协同推进。德阳市数字产业飞速发展,呈现集群式发展态势,为全面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治理效能提供了极大助力,在法治建设领域也诞生了一系列先进实践。“一规划两方案”用专门章节提出了数字化牵引法治化的系列举措,并对法治化与数字化的深度融合作了突出强调,如:智慧法院、智慧检务等政法大数据平台建设,“慧眼工程”与“天网工程”“雪亮工程”融合,构建立体化防控体系等,并指明了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以及公共数据开放利用的法治保障的建设方向。

四是把人民满意作为检验法治社会建设成效的标准。围绕适应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新要求新期待,提出完善社会重要领域立法,突出地方立法工作的特色和针对性、实效性;提出探索建立跨区域、跨部门、跨系统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建立完善信用信息异议、投诉机制和自我纠错、主动自新的信用修复机制等,切实解决好法治领域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恼事、揪心事。

实施路径

加强重点领域管理,多措并举,提升服务效能

唐华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是制定“一规划两方案”的基本原则。为聚焦群众关切,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在“一规划两方案”的实施中,要求要加强重点领域管理,多措并举,提升服务效能。

唐华介绍说,一是加强重点领域管理。加强食品药品、公共卫生、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劳动保障、城市管理、交通运输、金融服务、教育培训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开展集中专项整治。突出抓好依法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交通损害赔偿、治安管理、环境污染、社会保障、房屋土地征收、知识产权等重点领域的行政调解。

二是推进政务通办便民机制。综合运用直接下放、委托、服务窗口前移和下放受理审核权等方式,将市级行政许可事项及关联事项调整由县级实施,实现同一事项在市、县两级均可办理,关联事项能在同一层级“一链办理”。

三是提升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能力。加强便民应用的上线运行和“电子证照”的归集应用。全面规范政务服务事项,优化再造服务流程,大力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深入开展“省内通办”“川渝通办”“跨省通办”,实现政务服务“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向乡镇(街道)、村(社区)下放延伸,实现“就近办”。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向移动端延伸,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

四是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优化再造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流程,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互通、无差别协同办理。提升德阳市及各区(市、县)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加快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

五是全面落实告知承诺制。推动创建“零提交证明城市”,积极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明确实行告知承诺制的事项范围、适用对象、办理流程、监管措施和法律责任,最大限度便民利民。

六是扩大公共法律服务覆盖面。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智能精准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未来五年我市地方立法工作——

完善立法工作格局,健全立法工作机制,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强化立法监督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新闻发布会上,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徐勇介绍说,“十四五”时期,我市立法工作将按照《法治四川建设规划(2020-2025年)》以及《法治德阳建设规划(2021-2025年)》的要求有序推进。

徐勇介绍说,一是要完善立法工作格局。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市委定期听取立法工作汇报,健全立法工作请示报告、协调决策等制度机制。健全人大主导立法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人大常委会在立法中的作用,逐步提高人大常委会专职委员特别是有法治实践经验的专职委员比例。注重发挥政府在立法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做好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起草、衔接工作,加强政府部门间立法协调。拓宽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完善《德阳市政府立法协商办法(试行)》,加强立法协商,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在立法工作中的协商作用。

二是要健全立法工作机制。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落实《德阳市地方立法条例》,完善《德阳市政府拟定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草案程序规定》《德阳市政府立法起草阶段征求人大代表意见工作规范(试行)》,落实相关机制。健全立法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公众意见采纳反馈机制,建立完善立法专家论证咨询制度,健全法规规章实施情况评估制度,有计划开展立法后评估和定期清理,并及时修改、废止。

三是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围绕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制定法规制度,促进城乡一体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推进更高水平的新时代美丽德阳建设,提升德阳文化软实力。在地方立法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与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衔接互动。稳步有序推进区域协同立法,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

四是要加强立法监督。健全备案审查工作机制,规范备案审查程序,加强备案审查能力建设。强化党委、人大、政府备案审查工作之间的协作配合。依法及时处理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书面提出的对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审查要求或者审查建议。健全备案审查年度报告制度,切实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

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单位——

围绕重点任务,对标对表,找差距、补短板,全面完成法治建设各项要求,力争实现创建目标。

《德阳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中提出,德阳市将力争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单位。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市司法局副局长杜宏宽在新闻发布会上就此作了相关介绍。

杜宏宽介绍说,2019年5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的意见》,从2019年启动了第一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评估认定。评估认定工作每两年开展一次,梯次推进。2022年,省政府也即将启动省级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树立一批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的新标杆,开创法治政府建设新局面。我们将按照中、省要求,对标《市县法治政府建设示范指标体系(2021版)》,紧扣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健全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推进重大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合法化、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推进行政执法、强化行政权力制约监督、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依法预防处置重大突发事件、提升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组织领导等九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对标对表,找差距、补短板,全面完成法治建设各项要求,力争实现创建目标。(记者 张嵘

责任编辑:胡志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