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培育科技创新主体、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取得重大科技成果、拥有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十三五”期间,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科技体制和社会经济领域改革,主动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市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全面营造了鼓励创新创业的环境,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先行先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自四川被确定为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以来,我市作为先行先试区,制定了《德阳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细化落实各项改革任务,明确具体责任分工,高效组织实施,确保方案落地落实。

“十三五”期间,德阳探索形成的专利质押融资、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两条经验在全国推广。

“十三五”期间,我市创新科技计划管理方式,优化完善《德阳市深化市级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德阳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德阳市科技计划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制度,进一步优化科技计划布局,改进和规范项目、科研资金以及绩效考核等管理流程,逐步形成职责规范、科学高效、公开透明的组织管理机制。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决定》《德阳市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方案》等,以及促进孵化器建设、发展科技服务业等文件,基本构建起引导激励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增强

“十三五”以来,我市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150项,其中国家级11项、省级583项、市级项目556项;共争取国省资金3.7亿元,安排市级科技专项资金1.16亿元。

“十三五”期间,我市88项创新成果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其中3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奖项中,东方电机参建的长江三峡枢纽工程项目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航天宏华与吉林大学共同研制的“顶部驱动精准控压科学钻探装备关键技术及应用”获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省级奖项方面东方电机自主研发的“巨型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关键技术研究及杰瑞机组研制”项目荣获2016年度唯一的全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填补十余年机械类科技进步奖励的空白。

“十三五”期间,我市技术交易市场蓬勃发展。截至2019年底,我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4.55亿元,2019年,全市技术合同登记额总额达8.13亿元,同比增长16.2%,居全省第四,创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我市通过争取国省资金6600万元落实市县财政科技资金2000余万元,实施新一轮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加快推进智能钻机研制及应用等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先后立项省市科技计划项目234个,推动形成一批企业创新成果。预计今年全市技术合同登记总额达到8.5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市创新主体不断壮大。五年来,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6家,达到205家,总量居全省第三。2016年我市高 新技术产业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大关,2019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184.6亿元,保持全省第三。

过去五年,我市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截至目前,我市有高新区4家,是全省高新区数量最多的市(州),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家。各类特色园区建设有序推进,德阳获批建设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首批省级创新型城市,什邡获批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市),德阳经开区、德阳高新区获批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十三五”期间,我市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3个

“十三五”以来,我市引导鼓励企业实施重型燃气轮机、石墨烯等领域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东汽完成 CAP1400国核示范项目,世界最大核电汽轮机盖缸成功,标志我国第三代核电技术自主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再热垃圾发电汽轮机机组成功投产,标志我国在垃圾发电汽轮机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白鹤滩100 万千瓦水电机组技术达到世界最前沿。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十三五”期间,我市加快推进孵化载体建设。大力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各类孵化载体建设,着力构建“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完整孵化链条。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载体41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12家,孵化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团队)总数971家带动就业7000人以上。

我市成功打造“德阳创客”品牌。采用1+N的模式,引导社会力量在“德阳创客”品牌的引领下组织开展常态化、小型化、实效化 的品牌活动。“德阳创客”与成都“菁蓉汇”被列为四川省科技厅两大双创品牌。

2016年以来,我市先后举办“德阳创客”大型主题活动20余场、系列专题活动50余场,参与者达数万人,影响力不断扩大。成功举办两届“德阳创客·创业德阳”大赛,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形成协同创新格局

“十三五”期间,我市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推进。依托德阳川大产研院、德阳中科先进制造创新育成中心等平台,持续推进市域外先进技术成果在德阳转化落地。2016年以来,产研院促成合作项目近100项,安排合作专项资金1500万元,累计实现产值超过5亿元,新增利税超过2亿元;育成中心运行以来,支持项目34个,扶持资金1600万元,撬动企业投入1.2亿元,预计新增销售收入10亿元。

“十三五”期间,我市先后与上海交大、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金属所、中科院新松机器人公司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上海交大德阳先进材料研究中心、北京化工大学德阳技术转移中心落地我市。出台《德阳市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实施方案》,构建开放式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今年,我市成功举办“同铸大国重器 共促德阳发展”两院院士德阳行活动,邀请4名院士及1个院士团队代表来德考察调研,促成5个合作项目现场签约。推动形成“技术+团队+股权”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入选国务院支持推广的创新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

全力推进科技扶贫

自2016年以来,我市连续四年制定实施了《德阳市科技扶贫专项实施方案》,以提升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能力和贫困户内生发展动力为出发点,构建起全市科技扶贫服务体系。截至目前,我市组织实施科技产业扶贫项目27个,投入资金831万元,其中争取省级科技扶贫资金620万元,安排市级农业科研资金211万元。

按照“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思路,我市在中江县多个贫困乡村开展科技帮扶试点,建立丹参、白芍、柑橘等特色产业示范基地12个引进推广新品种15个。实施丹参组培脱毒示范项目,振兴中江道地药材产业;实施白芍规模化种植项目,助力玉兴镇凡龙村晋升乡村旅游观光村,每年赏花节接待游客超20万人。

在科技扶贫支撑平台体系建设方面,我市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新增国家级星创天地6个、农业科技专家大院8个,连续 选派市级农村科技特派员234人,成立科技特派员团6个,认定特派员专家工作站15家,组建小麦、水稻、油菜等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队15个,引进、研发和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210个,新增国家授权专利90余件,获得省级以上新品种权证10个,开展技术培训5万余人次,基本构建起市县联动、团队协作、产业互动的农村科技扶贫服务体系。记者 叶斌

责任编辑:胡志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