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工作推进会在德阳召开

与会人员实地探访什邡市师古镇红豆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十三五”以来,全省以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稳步增加公共文化建设投入,不断增强文化产品供给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乡镇却成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新短板,乡镇公共文化提质增效提上日程。

12月3日,全省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工作推进会在德阳召开,总结了第一批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试点工作经验,并宣布了第二批试点入围名单。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高中伟,市委常委、秘书长、宣传部部长吴成钢出席会议,省、市(州)、县党委宣传部及相关部门80余人参会。

实地探访

德阳乡镇文化综合体建设经验获赞

当天,与会人员实地考察了什邡市师古镇、旌阳区孝泉镇文化综合体,探访德阳推动此项工作的探索和取得的成绩。

在师古镇,与会人员参观了建于省级文保单位“南华宫”旁的镇综合文化站,该镇依托文化站,围绕张师古、红豆树、慈母山、雪茄产业、德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药王会”、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华宫”“天后宫”蕴藏的历史文化等特色,积极打造文化名镇。

现场手工雪茄制作吸引与会人员关注。“烟叶是哪里产的?”“做一支雪茄有几道工序?”……围观者不断地抛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据悉,红豆村是全国文明村、全国传统村落,现有7个较为集中的公共服务活动场所,文化设施齐全。此外,红豆村还引进社会资本,投资6000万元建设“红豆幸福里”文旅项目,成功打造特色文旅融合发展目的地,建成红豆十二坊、萌宠乐园、沙漠景观植物园、幸福小火车、婚俗文化体验馆等项目。

“群众文化活动很出彩,比如‘川西药王会’‘红豆520’等活动,结合了当地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老百姓参与性强,达到了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的目的。”雅安市委宣传部改革和产业发展科科长刘映艳说。

在孝泉镇文化体育广场,热闹的舞龙表演吸引了众人眼球,广场旁的镇综合文化站便是该镇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的阵地。据了解,孝泉镇综合文化站是“四川省优秀文化站”“四川省示范文化站”,2020年4月入选全国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试点。孝泉镇充分利用这一文化设施,在综合文化站设置了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电子阅览室、舞蹈培训室等,并以综合文化站为依托聚集社会文化力量,组建20余支文艺队伍,让农民群众“乐起来”。

此外,孝泉镇还依托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启“文化+旅游”模式,将孝文化、泉文化、民俗文化深度融入百姓生活,精准开展“文化订制服务”,组织举办上九会、民俗巡游、孝文化旅游周、城隍出驾、放河灯等传承百年的文化民俗活动。

参观后,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镇党委书记李林很有感触:“这两个乡镇都结合了本地特色,打造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接地气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对当前社会进步很有引领作用的点位,看了以后我们深受触动,对我们的工作很有启发。”

从点到面

重点突破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短板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乡镇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在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水平方面,累计投入资金7亿元,构建市—县—乡—村四级综合文化服务体系;在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聚合能力方面,探索建立“乡镇文化站+市文化志愿者+乡镇文艺骨干+联村部门+农家乐+村民”六位一体运行机制,搭建数字化文化服务平台,扎实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与社会事业等协同发展;在提升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效能方面,成功打造三星堆戏剧季、绵竹年画节、罗江诗歌节等一批群众喜爱、影响广泛的系列文化活动品牌,年均参与文化活动群众达150万人次,切实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事实上,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有显著成效,但乡镇却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新短板,针对这一突出问题,我省谋划实施了乡镇公共文化提质增效试点工作,并于今年3月启动了首批12个县25个乡镇试点,提出打造中心乡镇文化综合体。

昨日的推进会邀请了第一批试点乡镇作经验交流,并公布了第二批试点入围名单,全省40个乡镇入选,其中我市的什邡市师古镇、旌阳区孝泉镇、广汉市三水镇名列其中。

推进会要求,要对症下药,集中力量化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短板问题,整体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更高质量满足农村群众文化需求。要利用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后闲置的公共文化资源,规划建设一批中心镇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点,推动农村地区形成中心乡镇网点为核心、一般乡镇网点为支点、村级网点为站点的多点多级公共文化服务支撑体系。要集中优势力量,打造中心乡镇文化综合体,实现农村群众就近享受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要在“建管用”方面构建多元供给保障体系,推动乡镇文化综合体持续较好营运,鼓励社会投入,探索市场化营运,引导群众参与,建强文化队伍,创新供给方式,做精服务品质。文/图 记者 王珊珊 姚金帮

责任编辑:胡志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