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持续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2019年至今,累计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9万人次

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去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中央、省关于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决策部署,积极完善创新政策措施,着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主动联合部门形成合力,有效激发劳动者和培训主体参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动力活力,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明显提升。2019年至今,全市已累计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9万人次,拨付补贴资金4587.2万元。

在严格落实中央、省安排部署的基础上,我市结合实际,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为主线,以项目制培训、承训机构管理等 6 个配套文件为辅助,着力构建 “1+6”政策体系,为系统有序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供了行动指南。同时重持续激励。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中,创新建立后续激励机制,对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每两年开展绩效评估,按评估等级再给予3-10万元的后续补助资金;对已建市级高培基地,每两年由市财政一次性给予评审入围的重点专业50万元建设补助,支持其打造品牌专业,扩大培训规模、提升培训质量。

为破解职业技能培训周期长、内容陈旧、领取补贴门槛高的瓶颈,我市创新推行项目制培训,有效提高了企业、培训机构和劳动者培训积极性。创新项目申报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将原来的培训机构按照培训计划被动设置培训项目,转变为由各类用人单位、职业院校、培训机构或行业主管部门结合自身优势单独或联合发起培训项目。拓展职业培训内容,变“单一”为 “多元”。以“技能+创业”“特色培训+扶贫” 为主线,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合理确定教学方式和载体,提高了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打破培训学时限制,变“定期”为“活期”。给培训机构、参训学员和企业一定的调整权限,实行弹性课时,以“农忙停课农闲上”“生产淡季集中上、生产旺季灵活上” 等方式开展,做到生产生活和学习两不误。合理设置考评办法,变“静态”为“动态”。将确定考核标准的指挥棒交给岗位需要或市场需求,按需求方指定的重点技能开展考核;同时将补贴标准与培训合格率挂钩,建立起务求实效的培训导向。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把职业技能培训纳入民生工程重要内容,建立健全责任机制,形成政府统筹、人社部门牵头、相关部门(行业)具体实施的工作格局。在市就业创业领导小组框架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将任务数按年度向21个市直单位和各县(市、区)进行横向和纵向分解,让各地区各部门一开始就明确肩上的重任和工作的目标;各行业主管部门积极物色和动员管辖范围内的企业培训中心、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到人社部门申报承训机构资质,充分整合调动各行业在技能培训方面的资源优势,切实壮大培训的市场主体;由人社部门牵头,多部门共同参与,举办新闻发布会、大篷车进基层宣传、技能竞赛等活动,并分行业、分类别向各级行业主管部门以及企业、承训机构开展政策解读和业务培训,在全市营造崇尚技能、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建立业务工作群,及时共享中央、省、市关于职业提升行动的新要求、新政策、新动态;每月收集全市培训开展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并进行排序通报,对完成情况差的县(市、区)人社局负责人进行约谈,确保各项培训任务有序推进。(记者 曾征)

责任编辑:吴必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