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纵深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释放人才引擎澎湃动力

德阳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近年来,德阳以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重点,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发展需求驱动、多元共建联动、产教融合带动、优化环境推动,成为全国唯一的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示范市。

在探索职业教育办学典型模式中,德阳实行校企共建,采取“订单式”培养人才。职业院校与用工企业签订协议,根据企业人才要求量身开办调整专业、制定教学计划、招录培养学生,合格毕业生直接进入企业工作,搭建起人才培养与企业用工的“直通车”,每年有近5000名职校毕业生通过“订单式”培养实现就业。开展“菜单式”培训。职业院校与相关企业建立职工定向培训关系,学校设计课程、拟定“菜单”,企业按需“点菜”,合作开展入职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相关职业院校已成为省市邮政系统、金融系统、大型企业的定点培训基地,年培训超过8万人次。

近年来,德阳充分发挥职教院校多、职教资源丰富的优势,以本土重点院校为主体,聚合区域同类职业院校和相关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组建跨区域职教集团(联盟),形成了政府推动、行业指导、企业参与、中高职衔接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有效促进职业教育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全市已形成四川省装备制造业产教联盟、四川建设职业教育集团、四川现代教育集团、四川航天职业教育联盟、四川安防职业教育联盟和德阳汽车职业教育集团等6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涵盖400余家职业院校、行业机构和相关企业。

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德阳市承办了中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大会暨“一带一路”与职业教育国际峰会,市政府及区域职业院校与爱尔兰、巴基斯坦、老挝等国达成职业合作协议,中巴经济走廊德阳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基地揭牌。支持职业院校与汉堡工业大学、柏林职业教育集团等国外职业教育机构及西门子等跨国公司企业开展合作,引进国际先进职教办学经验和成熟的职业教育专业标准、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标准、教材体系和各类教学资源,促进职业教育与国际接轨发展。四川工业科技学院与德国相关企业签署协议,在德阳合办中德汽车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引进美国和欧盟核电焊工教学体系及评价体系,已培养具有核电焊工、汽车维修等专业国际职业证书的毕业生386名。

在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发展能力方面,职业教育紧贴产业需求开办专业。对接国家、省市产业发展规划,围绕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商贸旅游、医药食品等主导产业设置专业,并根据市场岗位需求实时调整。紧贴职业需求设置课程。分行业召集职教专家、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相关企业和职业院校负责人召开课程改革研讨会、优秀课程评审会,通过分解岗位能力确定专业教学目标、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并根据产业发展和岗位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课程门类和教学内容,构建起“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课程体系。紧贴生产过程组织教学。积极推行“校中厂”“厂中校”模式,通过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企业实训基地,把企业引进校园、产品引入实训、工程师引入课堂,让教师进入车间、学生进入工段、教学进入现场,实现学训产紧密衔接。全市已建成校内实训基地260余个,其中生产性实训基地63个,与2200余家企业共建“厂中校”。在5所职业学院开展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通过工人带教师、工人带学生、教师带工人、教师带学生、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等模式,实现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的同步传承。

据了解,目前德阳已基本建成现代职教体系,区域共有职业院校26所,其中,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2所、国家示范性中职和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8所;职业院校在校生14万人,每年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4万多名;全市高技能人才达到5.37万人,占技能人才总数的33%;全市职业院校建立重点实验室和检测中心19个,拥有专利技术588项。(记者叶斌)

责任编辑:吴必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