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晋康:此心安处是吾乡

《定风波·援藏一年》:“二十七郎初入藏,可忧高原是沧桑。沧桑道尽人还喜。风起,雪飞炎海可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尤带俏梅香。试问阿坝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是王晋康在援藏一年之际写的一首词。如今,他已在海拔3200多米的高原边城——阿坝县脱贫攻坚工作中奋战了3年,这首“此心安处是吾乡”道出了3年援藏的心境,无论条件如何艰苦,工作如何繁重,他始终都保持着乐观的态度,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这一切,源于他对这片雪域热土的眷恋,更源于他对援藏帮扶使命的尊重与担当和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政治觉悟和责任。

援阿队伍中唯一一名藏族干部

作为德阳帮扶阿坝队伍中唯一的一名藏族干部,德阳对口帮扶阿坝县对王晋康来说又有更深的意义——他来自高原,在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了10余年后,又回到了熟悉的高原,援藏对他来讲不仅是一份政治任务,更是一种情怀,一种回馈、建设高原的情怀。生活上的习惯和情感上的融入使他迅速地投入到新的工作岗位,与当地干部一道在平凡的岗位默默付出。

3年来,王晋康跑遍了阿坝县的21个乡镇87个村,到了许多当地干部都没有去过的偏远山村。脚下沾染了泥土,心中充满了感情,和当地的干部群众打成一片。3年来,茫茫的阿依拉山上的扫冰除雪看得到他的身影,茸安夏尔噶的汛期排险留下他的足迹,求吉玛乡的农村道路养护见证他的忙碌,贾洛镇的牧道查勘记录下他的付出……在扶贫攻坚的路上,在德阳帮扶的项目建设中,他和无数个援藏人一道,用默默的付出耕耘着草原美好的明天。

在王晋康所分管的交通安全工作中,他将德阳的交通安全管理经验带到阿坝,理思路、定岗位、全制度,完善了阿坝县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梳理了安全管理台账。在全省的安全管理大检查中,作为安全任务最重的阿坝县交通运输局却是唯一得到省安监局领导表扬和肯定的单位。在省安监局与阿坝县政府的意见反馈会上,阿坝县县长陈宝华在得知省安监局领导对县交通局的肯定和表扬后说:“我晓得这个小伙子,不错!”主要领导的一句“不错”,体现了阿坝县委县政府对援藏干部的肯定,也为德阳援藏队伍展现了很好的形象。

在搞好交通安全工作的同时,王晋康还负责交通道路建设项目的管理。在项目质量监管上,他不拒压力,敢于逗硬。在这3年中,为修路架桥,他跑遍了阿坝县的山山水水,2018年求吉玛的村道、垮沙乡的夺沟桥在他的牵头组织下如期完工;2019年他又受领任务,负责阿坝县柯河乡、垮沙乡片区的脱贫攻坚交通建设项目。如今,他又奔波在阿坝县的高山峡谷之间,穿行在茫茫雪原之中,每修一条路,都是牧民百姓的脱贫奔康致富路,每建一座桥是连接党心民心的民生桥。

忘我耕耘守望高原美好的春天

在2018年德阳第三轮援藏结束后,王晋康又主动申请继续援藏两年。别人不理解他为何放着大城市优越的工作环境和妻儿不顾,却在高原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甘之如饴。他却认为,人活着,总要有点情怀,有点奋斗和担当。在高原的脱贫攻坚重任中,他感受到了责任与荣誉,感受到了做事的动力,感受到了付出的成长。

今年3月17日,高原的春天迟迟没有被唤醒,阿坝县还沉醉在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中。凌晨3点,王晋康还沉睡在梦想中。突然,他被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求吉玛雪山3个电力公司排线工人失联,交通局立即派遣一辆装载机在雪山挖出通道,参与救援。”

险情就是命令。凌晨4点,王晋康就带着装载机赶到了求吉玛雪山,但无奈的是雪太厚了,装载机打滑不止,无法着力挖出通道。“通道无法挖出,又是漫天大雪,还有雪山中的狼群,3个排线工人性命堪忧!”王晋康心急如焚。为抢夺黄金救援时间,阿坝县政府一边组织马队骑行跨越雪山,一边派王晋康带队连夜从另一条牧道搜索前行。第二天白天,王晋康带领的搜救队在寒冬的雪山中找到了奄奄一息的3名排线工人,最终全部获救。但是,返程路上,王晋康在无路的荒野里颠行,经过无人区遭遇暴风雪,几次均差点翻车,所幸有惊无险。

3月26日,阿坝七村因为大雪,牧道中断,10多户牧民无法出行。王晋康又受命在海拔4200多米的天路上抢修出通道。雪太大了,机具已不能前进,王晋康带领交通职工和当地村民,用铁锹、铁铲挖出通道,用砂砾、石子铺出牧道。最终,路通了,牧民的出行得到了解决。

习近平总书记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的,正是全国千千万万个干部群众干出的一件件实事才成就了我们的泱泱大国,就正是因为有一个个向王晋康一样奋斗在艰苦一线的扶贫工作者,才驱动着脱贫攻坚事业的前进。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我们的援藏帮扶不就像这梅花一样,用我们的耕耘去等待高原美好的春天。”王晋康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记者姚金帮)

责任编辑:吴必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