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次提升打造 演出近百场次 《草鞋县令》是这样诞生的

2022年9月15日,是川剧界的“高光”日子。当天,川剧《草鞋县令》在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上载誉而归,被评委会授予第十七届“文华大奖”,这是国内舞台艺术最高政府奖,上一次“四川造”川剧获得该奖,还是15年前。

该剧由文旅厅和德阳市委、市政府指导,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四川省川剧院、陈智林川剧技能大师工作室以及什邡市委、市政府出品,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与四川省川剧院联合提升打造。一时间,这部集“什邡故事、德阳戏剧、川剧艺术”的川剧作品吸引了全国目光,来自德阳什邡的草鞋县令纪大奎为更多人所熟知与传颂。

日前,记者联系上曾参与打造该剧的相关人员,揭秘该剧台前幕后的“德阳往事”……

挖掘本土历史文化 校地合作打造《草鞋县令》

清嘉庆年间,原什邡县有一位县令名叫纪大奎。他在什邡任职10年,“岁皆大熟”,县邑大治。因常穿一双草鞋访贫问苦,被当时的老百姓称为“草鞋县令”。

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大环境下,什邡市委、市政府挖掘本地历史文化,对历史人物纪大奎的故事进行深度挖掘,准备打造一部廉政川剧,计划在2017年将其提上日程。

“纪大奎为人民办实事,老百姓以朴素的方式传颂,流传至今。”时任什邡市文体广旅局副局长、现任什邡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的廖建华回忆说,历史上什邡有多任县令,但最为百姓所传颂的就是纪大奎,这与纪大奎为民做实事有很大关系。感念于他的精神,各级党政领导都很重视,希望将廉政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讲好纪大奎的故事。

挖掘本地历史文化,我市早有行动。国家一级演员、曾任德阳市川剧团团长的李乔松回忆说,早在上世纪90年代,文化部门的赵(朝)彬曾写过一个戏曲电视文学剧本《审猴记》,后来杨本林、杨椽父子将其改编成川剧《草鞋县令》,该团排演后在1995年的四川省新剧目展览演出暨第七届振兴川剧会演中获得二等奖。还有影视公司以纪大奎为原型拍过电视连续剧《县令外传》,也在当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重启川剧《草鞋县令》项目的打造,什邡市委、市政府与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进行校地合作、共同打磨,主演则由该院获得梅花奖的陈智林、肖德美等担任。

李乔松后来离开德阳市川剧团,到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任教。他回忆说,时任院长的陈智林是艺术造诣很高的专业演员。当时陈智林打算通过校地合作,联合打造一个产教融合的剧目。另一方面,德阳什邡也希望做一部相关剧目。双方一拍即合。

从校地项目到最高领奖台 《草鞋县令》的3次大提升

新编川剧《草鞋县令》第一版通过描述纪大奎赈灾救饥荒、治水患、引流民落籍什邡、教化百姓平纠纷等情节,演绎了一个睿智果敢、清廉朴实、仁德亲民的“草鞋县令”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肃然起敬。

唱花脸的李乔松在川剧《草鞋县令》第一版、第二版中扮演“次主角”山民首领。他说,“第一版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打造了一个清官形象,但故事显得浅了一些。”

为了提升川剧《草鞋县令》,创作团队进行了再创作。李乔松说,川剧《草鞋县令》第二版只用了纪大奎这样一个历史人物和他的一些事迹,编剧的技巧和作品表达的主题发生了变化,“在第二版中,纪大奎给我们解释了一个最大的真理,就是怎样为官?怎样做人?把官当好其实不容易,还要把人做好,更不容易。《草鞋县令》能够走得远,它兼顾了这样一个永恒的主题。”

自2018年首演后,川剧《草鞋县令》引发剧坛持续关注。该剧四处巡演,听取专家意见提升作品,一路闯入四川艺术节,进入中央党校演出,入选国家文旅部年度国家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逐步得到了更多肯定。

为了角逐国家级“文华大奖”,剧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四川省川剧院携手著名导演查明哲将作品再度打磨编排,重新深度立意。在阵容方面,汇聚了多位重量级主创,如陈智林、查明哲、杨椽等,以及李乔松、苏明德等川剧名家联袂出演。

“查明哲导演专门到什邡采风,将船棺元素融入到新的剧目之中。”廖建华回忆说,第三版川剧《草鞋县令》中,纪大奎在舞台上悟人生之道、为官之道时,舞台背后远远就看到一个船,并说到什邡有船棺,巧妙地将船棺与载魂之舟结合,让作品提升了档级,“有的人一生为了功名利禄,而纪大奎到60岁了还在想着为老百姓办实事,为后人所乐道。虽然他死了,但他的灵魂不灭,将融入载魂之舟。”

传说纪大奎写过一首描述当时什邡的歌谣:“两山夹一沟,有水难行舟。人无三代富,官至七品休。”但导演在听说此民谣后,在“官至七品休”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官自七品修”的哲学含义,指出了为官修行的重要性。新剧目中,剧末唱词“江山社稷一叶舟,民意汤汤万古流。离微不二把心修,不负天地载魂舟。官自七品修,官休心不休……”点出了该剧的精神境界。

据悉,在剧目打造过程中,省、市以及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四川省艺术职业学院等专业力量的投入,中央和四川省文化艺术传播资金等各种力量汇聚,联合推动了该剧的打造,实现了层层提升。同时,川剧《草鞋县令》多次展演,场次近百,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最终让这部川剧成功站上了国内舞台艺术的最高领奖台。

“最后的得奖版本,可以说是脱胎换骨。服装、舞美、灯光几乎全都是北京的,演员、台词更是有了立体提升,打造了顶尖的中国舞台艺术。”李乔松如是说。(记者 张伟

责任编辑:卿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