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中心大局 助推民生改善——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大会发言摘登

推动乡村振兴重点突破

民革德阳市委员会

●深度思考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当前,我市乡村产业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发展不够高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尚不成熟,“互联网+”业态融合场景尚不丰富;人才支撑不够充分,产业领军人才缺乏,人才返乡意愿不强;成德农业产业合作均为点对点合作,还需持续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服务链,以形成跨区域农业合作闭环。

●出谋划策

构建“首位产业”引领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培育一批“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专业村、建设一批以地域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集聚镇、打造一批集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形成“主业突出、多元支撑”的区域性高质量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壮大“农业园区承载、龙头企业牵头、专业合作互助、农户紧密跟进”的农村产业联合体系,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全面提升种养业组织化、规模化、规范化水平。同时,稳步实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着力推动共同富裕;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推进乡村智慧治理。

重塑种业新优势

民盟德阳市委员会

●深度思考

近20年来,德阳粮油种业产业下滑、基地萎缩严重。目前,德阳唯一的罗江“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难保2万亩的规模要求,且在全省8个制种基地县本轮排位中降至第6位。杂交油菜制种与10年前高峰期面积相比,我市油菜制种减少了3/4。德阳产粮油种子省内市场占有率从高峰时的50%下降到不足20%。导致德阳粮油制种产业严重萎缩的主要问题是:品种选育创新不强、种业基地建设滞后、制种参与度与竞争力下降等。

●出谋划策

积极发挥德阳粮油制种产业的新优势,着力打造制繁种基地:强化研发擦亮招牌,加强品种研发、加强机械化制种技术研发;建强基地做优企业,优化布局制种基地、高标准建设制种基地、扶优扶强优势种子企业,积极引进种业央企、上市种业公司等龙头企业进驻基地,加大对我市制种骨干企业的扶持;提升服务优化环境,强化政策支持引导、强化市场管理、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统筹协调和服务能力建设,区(市、县)要指导和督促镇、村当好企业和农户的中间人、润滑剂,积极协调企业和农户的利益纠纷,让企业和农户实现“双赢”。

推进工业持续创新转型

民建德阳市委员会

●深度思考

德阳因工业建市强市,是全省第二大工业城市,素有“重装之都”美誉。德阳工业历经60年接力发展,跨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撑起了地区经济的脊梁。但是我市工业经济发展还存在短板,面临被绵阳、宜宾等市州赶超的境地:一是工业转型压力较大。二是创新能力不平衡。三是产业链供应链不完善。四是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明显,龙头企业本地配套率不足30%,“有主机、缺配套”的现象较为明显,尚未完全形成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配套发展的专业化协同发展局面。

●出谋划策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加快发展风电装备产业、大力发展光伏装备产业、培育发展氢能装备产业;培育壮大清洁能源材料产业,加快发展锂电材料、培育发展光伏材料、补齐风电核电材料短板;深入实施智能化绿色化循环发展,推动产业智能化发展、加快产业绿色化改造、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倾力构建产业协同发展体系,打造产业链协同配套体系、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协同创新机制;不断强化服务保障能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人才智力支撑、加大政策资金支持、拓宽企业投融资渠道。

协力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

民进德阳市委员会

●深度思考

推进成德眉资文旅一体化同城化发展,根本目的在于协力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作为世界旅游目的地,应该具备“八化”条件:资源禀赋独特化、景区景点精品化、品牌影响全球化、市场结构多元化、业态体系配套化、旅游服务人性化、综合管理一体化、游客体验本土化。要实现这些目标,靠“单打独斗”往往力不从心,如果“抱团发展”,则能游刃有余。

●出谋划策

做强“一核一带”,建设成都文旅经济发展核心区,建设大熊猫文化、古蜀文明、天府文化等交相辉映的环成都文旅经济带,这是整个成德眉资文旅一体化同城化发展的核心内容;加快以龙泉山脉、龙门山脉为纽带的“两山两环”融合发展,加快交通成环、功能成区、产业成带;“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虽然是成都率先提出的打造国际文化名城的重要抓手,但当前在推进成德眉资文旅一体化同城化发展背景下,德眉资的集群加入无疑为“三城三都”建设注入强大动力;完善整体联动机制、产业协同机制、品牌整合机制、市场共享机制、环境提升机制等五大机制;打造“八大精品”。

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农工党德阳市委员会

●深度思考

“十三五”以来,我市已初步构建起“由家庭和社区医疗机构承担基层康复医疗,由专业康复医疗机构承担二级康复医疗,由综合医院承担三级康复医疗”为特点的三级康复医疗体系。但我市仍然存在老年人康复医疗需求大,老年人比例大、失能老年人数量多、老年慢性病患者比例大;康复医疗服务供给不足,床位严重不足、人才十分缺乏、设施有待提高;财政支持有待提高等问题。

●出谋划策

整合康复医疗资源,完善体系建设;加快康复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加大财政和医保支持力度;重视中医药康复融合创新发展。同时,加强康复医学规范和普及力度:完善康复医疗工作制度、服务指南和技术规范,特别是重大疾病、新发传染性疾病的康复技术指南等;增强群众的康复意识,充分挖掘和推出具有故事性和代表性的康复医疗典型事例,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向外界推广高质量宣传信息;康复医学相关学会、协会、联盟应主动依托健康中国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卫生健康节日纪念日等品牌活动,向群众普及康复医疗知识,逐步改变“重治疗,轻康复”思维定势,补齐公众康复意识薄弱短板。

加快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

九三学社德阳市委员会

●深度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我们认为,通过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加快构建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治理相匹配的强大公共卫生体系,既是防患未然的当前要务,更是确保德阳长治久安的长远之策。

●出谋划策

抓紧制定《德阳市“十四五”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规划》,政府各个部门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快建立人人负责、人人尽责、人人共享、全社会参与的公共卫生体系;坚持“平急结合”的常态化疫情防控指挥体系,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基层基础防线;提升“专业强、医防融”的防控核心能力,在理顺体制机制、明确功能定位、提升专业能力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依托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华西医学中心、省人民医院等共建打造区域性公共卫生综合临床中心,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分诊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健全多点触发高效灵敏的监测预警机制、平战结合需求匹配的资源调配机制、快速响应协调联动的应急指挥机制。

积极培育市场主体

德阳市工商业联合会

●深度思考

截至2020年底,我市市场主体数居全省第8位,与绵阳、宜宾、南充、泸州相差较大,也低于凉山和达州;我市每万人拥有市场主体数667户,仅占全省平均数的76.8%,在全省排名第10位;2020年,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增速13.5%,低于全省14.2%平均增速,居全省第7位,低于宜宾、雅安、成都、资阳、凉山和遂宁。

●出谋划策

把市场主体数量作为全市主要经济指标进行统计监测,定期与兄弟市州和发达地区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持续改进;尽快建立我市统一的涉企政策信息发布和咨询平台,便于市场主体尤其是小微企业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政策、享受政策;建立申请材料网上预审制度,真正实现“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持续推动“十万万千”工程,滚动储备十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一万平方米众创空间和一千亩净地,确保大中小微各类企业可以快速落地投产;出台政策提高本地配套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个体工商户政治待遇;大力支持电商发展;彻底解决转供电加价问题;创新监管方式,完善事中事后监管。

依法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

德阳市总工会

●深度思考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以网约送餐员、网约车驾驶员、快递员、网约营销师为主的从事平台经济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不断涌现。近年来,德阳市总工会在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工作中发现新就业形态在劳动关系界定、社会保障制度、劳动者权益保护等方面还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当引起各方重视。

●出谋划策

加强顶层设计,出台适应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法律制度或行规,为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法规支撑;交通、商务、市场监管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出台促进新就业形态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为平台企业健康运营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人社、交通、商务、市场监管等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平台企业劳动用工、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有关劳动基准的研究,为制定保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相关政策奠定基础;在网约车、快递、外卖送餐等领域探索建立用工管理制度和职业伤害保障办法;帮助新就业形态企业组建工会,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组织保障。

助力“双减”工作提质增效

共青团德阳市委员会

●深度思考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的落地,意味着更多的学生将回归校园参加课后服务,能否留住学生自愿参与校内的课后服务,需要高质量课后服务支撑,可以说,课后服务质量问题已成为今后中小学学校教育的焦点问题。但是,我国的课后服务起步时间不长,现实面临着操作标准和规范缺位的困境,以及如何提供高质量课后服务的挑战,学校、家长和学生出现了新的焦虑和问题。

●出谋划策

要以大学生、少先队辅导员、青少年宫教师、高校教师、优秀学生家长、“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群体等为主体,鼓励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专业素养的各行业各领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工作,组织开展送课进校园活动。全面精心部署,逐步开展多层次研学实践活动:一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二是坚持五育并举,突出劳动育人;三是加强国防教育,丰富实践内容。制定完善家校社联动协同机制,明晰家校育人责任,完善校社联系机制,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筑牢留守儿童防性侵安全网

德阳市妇女联合会

●深度思考

目前,德阳市共有农村留守儿童1.2万名,其中留守女童5700余名,占总数的47%。2019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审查起诉案件77人,受害未成年人71人,低龄、农村女性是受侵害的主要对象。主要成因是:防范和法律意识不强,安全防范教育缺失,安全监护不足不到位,观念和法治教育落后,社会监管缺失。

●出谋划策

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整合政法、教育、群团、社会组织等青少年法治教育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青少年法治教育全覆盖;采用网络、电视、报刊宣讲,社区教育、公益广告等形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宣传。以妇联、教育局、共青团等部门为主体,在农村社区基层组织、学校建立家长学校,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帮助监护人更好履行监护职责。学校应将法治课作为长期性、系统化的课程予以安排,广泛开展性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建设一支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专业心理咨询师队伍。强化部门监管,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强化机制建设,完善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社会综合体系。

推动“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

德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深度思考

德阳市在去年5月底入选第二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是省内除成都以外唯一的试点城市。“科创中国”为德阳市敞开了210个全国学会,联系着551万个人会员,6万多家单位会员,890余个国际科技组织的高端科创资源。但是,“科创中国”目前在德阳的知名度不足,收集到的科技需求不细致、匹配难度较大,专家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有待完善,“科创中国”线上平台德阳站点的建设有待加强。

●出谋划策

建议吸纳产业园区、孵化器等单位中从事企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相关工作的从业人员,定期走访企业工作,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科技创新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挖掘其技术或人才需求,积极配合学会、科协与园区企业建立联系,推动园区、企业与相关专家之间的交流、合作;组织相关学会研究重点产业企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从而解决一批围绕该产业培育形成的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有效扩大影响力,提升实用性;通过出台相关政策、配套产业基金等,探索产学融合的组织机制和激励机制,实现人才聚合、技术集成和服务聚力;引入第三方机构来运营维护“科创中国”线上平台德阳站点。

加强文艺家协(学)会思想政治工作

德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深度思考

近年来,我市十分关心文艺家协(学)会建设,高度重视文艺家协(学)会思想政治工作,文艺家协(学)会的思想及思想政治工作整体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但是,还存在对文艺家协(学)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认识不足的问题,我们通过调研分析,认为应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和改进文艺家协(学)会思想政治工作。

●出谋划策

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文艺家协(学)会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遵循;把增强文艺培根铸魂和育人化人功能作为文艺家协(学)会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导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文艺活动全过程作为文艺家协(学)会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举措;把强化意识形态安全防控作为文艺家协(学)会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通过典型案例通报、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经常性接受意识形态专题警示教育,防范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资本裹挟,筑牢思想防线;从完善修订文联和各协(学)会章程入手,把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写入章程,在会员入会、取消会员资格等方面严把关口。

为公园城市建设注入新动力

德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深度思考

经过多年的规划建设,德阳城市建设初见成效,规划形成了“一山两江、一廊三带、两环多点”绿地系统总体布局结构。但是,德阳建设公园城市仍存在不足:理论认识不够,公园城市发展思维缺乏;缺乏顶层规划,政策机制不健全;资源挖掘不充分,城市品牌项目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城乡发展要素欠缺。

●出谋划策

塑造城市建设“新格局”:组建全市公园城市规划创意设计专家小组,重点以城市设计为先导,进行整体设计和严格规划管控;坚持因地制宜打造个性特色。构筑城市建设“新生态”:坚持生态本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探索城市建设“新空间”:市外,以成德同城化为契机,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中心城区,让生态绿道围绕整个城市,串联起城市公园;市内,通过沿水空间、沿山空间、半山空间、高山空间、平原空间的整合与发展,形成城市建设的多维发展空间。做优城市建设“新环境”: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构建大成都环线的公路和轨道交通;建设一个适合人步行的城市,完善教育、医疗等其他公共配套资源。创新驱动,培育城市建设“新业态”。

汇聚智慧力量助推高质量发展

德阳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深度思考

市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打造全省主干新高地、加快建设西部现代化典范城市的宏伟目标,需要广泛凝聚支持、参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党有号召,侨有行动。侨界将切实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凝聚侨心、汇集侨力、发挥侨智,助推德阳高质量发展。

●出谋划策

共建合作机制,构建汇侨新格局:建立合作共商机制、侨联组织一体化发展机制、侨联组织与海外联络合作机制。整合侨智资源,构建引才新格局:共建人才落地载体,建立侨界专业人才资源库,共建共享人才招引联络、信息网络,开展人才政策协同推进。改善营商环境,筑巢引凤:应建立完善政企联动服务机制,由市级职能部门牵头,建立政企交流平台,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加强与企业沟通交流,让政策制定与企业所急所需所盼紧密对接;建立涉营商环境服务窗口,专门受理企业申报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定期梳理,适时安排综合会议研究解决企业普遍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落实责任、跟踪问效,切实为企业解决难点问题。

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

德阳市残疾人联合会

●深度思考

近年来,我市结合文明城市建设、卫生城市建设,整合资源、靶向发力,有力地推进了无障碍环境建设,为残疾人创造了极好的生活环境,也给众多老年人、妇女和幼儿、伤病人士带来了极大方便。但总的来看,无障碍环境建设与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速度相比还不匹配,与残疾人、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不相适应,依然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出谋划策

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鼓励、动员残疾人专门协会、老年协会、行业协会、公益组织、志愿者组织等开展调研、无障碍观影、扶助出行、参与助残志愿服务等活动,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部门要将无障碍环境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公共服务规划、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等有关规划,统筹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加强无障碍物质环境建设,全市政务服务中心、社区综合体及机关公共服务、交通运输、金融服务、文化旅游服务、医疗卫生等领域公共服务场所的主要建筑出入口应设置至少一处无障碍出入口,同时在入口显著位置告示人工援助电话或设置爱心呼叫按钮;进一步加强使用管理,强化服务保障。

责任编辑:胡志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