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阳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2020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索  引  号: 510600-2020-001713
公文种类:
发布机构:德阳市政府
成文日期: 2020-05-11
发布日期: 2020-05-11
文       号:德办发〔2020〕19号
相关附件: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德阳高新区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

《德阳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2020年工作要点》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58

德阳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2020年工作要点

为深入贯彻中、省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坚持不懈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工作要点。

一、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和水平

(一)推行不见面审批。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行“非接触式”服务,引导企业和群众通过网上查询、咨询、申报,部门工作人员通过网上受理、办理、免费快递送达办理结果等方式办理相关业务,尽量减少办事群众到实体大厅办事,防止传染风险,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安全、更便捷、更高效。2020年年底前,除有特殊规定事项外,全市全面实现可网办率100%,在系统支撑到位的情况下,全市高频事项全程网办率达到100%、实际网办率达到90%以上。[市政务和大数据局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快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按照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一网通办”试点任务要求,加快政务服务业务系统与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对接,打造四川政务服务网德阳旗舰店和“天府通办”德阳站点,构建微端融合、服务联动的智慧政务网,2020年年底前,市本级40个事项、试点县广汉市15个事项接入“天府通办”。[市政务和大数据局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强政务数据有序共享。实施“政务数据资源池”三年计划,通过构建政务服务元数据地方标准体系、规范完善政务数据源建设、开展政务数据清洗、开展政务应用系统清理、推动全域政务和公共数据向市政务云归集、完善政务数据基础信息库和主题库、依托政务大数据资源建设个人专属空间和企业专属空间、加快开发各类应用程序通用接口等,打造全市一体、整合共享的“政务数据资源池”,为政务服务应用提供数据支撑,依法合规推进政务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推动数据加工产业发展,充分发掘数据资源价值,释放数字红利。[市政务和大数据局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打造“指尖服务”德阳品牌。继续优化推广微信小程序“德阳市民通”,拓展钉钉服务功能,加紧开发“德阳市民通”APP,依托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整合各类APP和小程序应用,拓展应用场景,初步实现企业和群众通过一部手机查询办理身边事。[市政务和大数据局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推进“一事一次办”改革。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对涉及的相关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围绕申请条件、申报方式、受理模式、审核程序、发证方式、管理架构进行系统再造,形成“一件事”的工作标准。对纳入“一件事”的各项政务服务事项实施一体化办理,实现系统集成、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创新编制“一件事”办事指南,实现“一件事一次告知一次办结”。2020年年底前,200个高频事项实现套餐式、主题式、场景式服务。[市政务和大数据局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深入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构建全市标准统一制定、数据统一汇聚、评价统一管理的政务服务“好差评”体系。按照“一事一评、即时评价、全面覆盖、纳入考核”要求,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积极引导办事群众对政务服务及时作出评价,主动评价率达到80%以上。强化“好差评”结果运用,建立“差评”定期通报制度,对典型问题进行曝光,倒逼各级政务服务部门不断改进工作、提升服务质效。[市政务和大数据局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进一步提升政务大厅服务水平。深入开展政务服务大厅“服务形象不佳、秩序不规范、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专项整治。全面推进“三集中三到位”,完善市、县、乡各级政务大厅或便民服务中心集中服务模式,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全城通办、就近能办、异地可办。开展政务服务“以时定效”改革,深化减环节、减材料、压时限行动,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质效,2020年年底前,200个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分钟办结”“小时办结”“日办结”,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类事项承诺提速率达到80%以上。加大数据共享和平台支撑力度,不断精简申报材料,在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财产登记和水电气报装等营商环境指标关键领域,事项申请材料较去年同期再压减30%以上。持续改进窗口服务,大力推行首问负责、一次告知、一窗受理、并联办理、限时办结等制度,202011月底前8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行“一窗分类办理”。推广惠企政策“一窗通”,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开设惠企政策服务专窗,实现惠企政策“统一发布、统一咨询、一窗申报、一窗兑现”。建立健全政务服务部门和窗口人员日常培训和岗前培训机制,全面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市政务和大数据局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八)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加快转变以行政审批为主的政府管理模式,变“政府端菜”为“企业群众点菜”,深入了解企业和群众需求,从解决企业群众的痛点、堵点和难点问题出发,从解决基层实际需求出发,协调推进清理和规范各类行政许可等管理事项,继续清理精简投资项目审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事项。在积极争取一批省级管理权限下放到德阳协同改革先行区的基础上,再探索下放一批市级管理权限,充分释放协同改革先行区在自主决策、制度创新、探索实践等方面的空间和活力,努力提高取消和下放工作的精准度。[市政务和大数据局(市审改办)牵头,市发改委、市司法局、市住建局等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压减工程建设等领域企业资质资格。按照国家和省上统一部署,2020年年底前将工程建设等领域企业资质类别、等级压减三分之一以上,凡是能由市场机制调解的一律取消,对保留的事项精简资质类别、归并等级设置,对相关企业资质资格推进告知承诺管理,对有条件的企业资质办理实行“一网通办”。强化个人执业资格管理,加大执业责任追究力度。[市住建局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及各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推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修改完善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实施方案,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完善投资审批事项清单,2020年年底前实现投资审批事项线上并联办理、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全程线上办理,努力实现投资项目线上核准。开展“投资法规执法检查疏解治理投资堵点”专项行动,推进审批合法性审查,积极疏解治理投资堵点。[市发改委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深化规划用地审批改革。以“多规合一”为基础,2020年年底前建成“一张图”系统。全面推行用地预审和规划选址、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和用地批准合并办理。推进实施“一次委托、统一测绘、成果共享”的测绘服务领域“多测合一”改革,稳步推进“多验合一”。探索开展规划影响评价、节地评价等“一个报告、一次论证”,简化办理流程。探索推进区域评估,2020年年底前,在全市各重点产业功能区,土地供应环节不再就区域类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地质灾害危险性等事项对市场主体进行单独评估。[市自然资源局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深入推进减证便民。全面推行证明事项清单制管理,20206月底前,各县(市、区)政府、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在门户网站公布本地区、本部门(单位)设定的证明事项保留清单,逐项列明设定依据、开具单位、办理指南等,清单之外不得索要证明。推广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成果,积极推广CA数字证书应用,规范工作流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20206月底前全面推广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市司法局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积极打造营商环境高地

(十三)最大程度为企业开办提供便利。在企业开办已实现全流程“零成本·一日办”的基础上,完善企业开办“一窗通”平台服务功能,推广智能终端“营商通”手机应用程序(APP),按照省级平台建设进度,逐步实现企业登记、刻制公章、首次申领发票、职工参保登记等事项线上“一表填报”、一次实名验证,线下“一个窗口”领取全部材料,2020年年底前全市范围内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零成本·一日办”,市本级实现“零成本·半日办”。拓展电子营业执照应用范围,探索将电子营业执照作为企业开办、银行开户等业务的合法有效身份证明和电子签名手段。[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务和大数据局按职责牵头,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税务局、市公积金中心、人行德阳中心支行等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加快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并联审批、联合审图、联合竣工验收、区域评估、告知承诺制等任务落实。20206月底前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事项清理,分类优化审批流程。积极对标上海、成都等地,加大清理规范审批服务事项,切实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建立基于项目风险登记的分类审批和管理机制,进一步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时限压缩到40-80个工作日内。加强建筑许可前期咨询指导和要素准备工作,落实“标准地”报批措施,实现产业功能区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市住建局牵头,市自然资源局、市发改委、市政务和大数据局等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优化水电气等公用事业服务。优化办水、办电、办气涉及的规划、占掘路审批流程,推行并联审批,5个工作日内完成全部行政审批。对150米以内(含150米)的市政设施工程,涉及自然资源和规划、交通运输、城管执法等部门的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审批方式,2020年年底前将供电企业办理电力用户用电业务平均时间压减至40个工作日以内。实施获得用气“310”服务,即“最多3个环节、1套材料、0跑腿”,德阳市区域内工业用户用气办理环节压减至2个,报装时间压减至8个工作日以内,外线行政审批压减至10个工作日以内。提升获得用水服务,降低企业用水报装成本,德阳市区域内用水办理环节压减至2个,报装时间压减至8个工作日以内,外线行政审批压减至10个工作日以内。[市住建局、市经信局按职责牵头,德阳供电公司、市区域内天然气公司、市区域内自来水公司等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持续深化财产登记服务改革。在各县(市、区)不动产登记受理大厅设置企业服务专区,实现企业间转移登记(净宗地除外)当场缴税、当场发证,一个环节、当场完成。一般登记、抵押登记办理时间压缩至4个工作日以内,其中企业办理非住宅类转移登记、抵押登记办理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2020年年底前,在系统整合到位、数据共享充分的条件下,市本级实现存量房转移登记、增量房转移登记等一般登记业务“一小时全流程即时办”目标。[市自然资源局牵头,市住建局、市政务和大数据局、市税务局等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及各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七)持续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深入开展“信易贷”工作,推广应用“天府信用通”,为企业提供“线上+线下”高效融资渠道,实施民营和小微企业“服务零距离、融资大畅通”金融服务专项行动,创新信用信贷产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加快推进企业“金融顾问”工作落地,帮助企业开展“融资+融智+融制”。清理规范中小企业融资时不合理的担保、保险、评估、公证等事项,减少融资过程中的附加费用,严禁在发放贷款时附加不合理条件。20209月底前,组织开展小微企业融资收费问题全面排查和重点抽查。[市金融局、人行德阳中心支行按职责牵头,市市场监管局、德阳银保监分局等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及各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全面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进一步畅通投资者维权渠道,妥善处理资本市场涉及投资者的矛盾纠纷,有效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认真执行法律法规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依法保护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知情权、监督权、决策权、收益权等合法权利。充分发挥金融、法院等机构职能作用,深入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示范判决、大宗股票强制执行等金融审判执行机制改革探索,更好维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市中级法院牵头,市司法局、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金融局等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及各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九)进一步推进纳税便利化。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地方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做好政策宣传和辅导工作,确保纳税人、缴费人应享尽享。持续优化社保缴费、公积金缴存流程,进一步减次数、减时间、减负担,提高纳税便利度,力争实现所有税种电子申报,80%以上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90%以上主要涉税服务事项“全程网办”,年度纳税次数压减至6次,年度纳税时间压减至100小时以内,总税收和缴费率降低至55%[市税务局牵头,市人社局、市公积金中心等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持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继续落实税收减免政策,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主要业务应用率100%,让企业享受政策红利。继续加大通关时效的压缩,持续巩固整体通关时效压缩成果。进一步压缩口岸进出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到2020年底,整体通关时间较2017年压缩45%[德阳海关、市商务局按职责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及各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一)优化提升执行合同效率。持续推进诉讼电子化,提升审判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深化电子档案机制改革探索,推进网上立案制度落地落实。研究制定深入推进互联网审判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全流程信息化建设助推审判效率提升。推广应用全国法院询价评估系统,加大网络司法拍卖力度,进一步降低执行环节的费用成本,提高执行效率。建立法院与不动产登记机构、银行等相关单位的信息共享机制,提高财产查控和强制执行工作效率。[市中级法院牵头,市司法局、市公安局、市金融局等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及各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二)提升办理破产质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建立重整识别、预重整和简易破产案件快速审理机制等措施,有效简化办理破产流程、提高程序效率。持续推进破产审判专业化建设,提高破产审判水平,提升破产办理质效。简易破产案件办理时长控制在6个月以内,一般案件控制在2年以内。夯实“府、院”统一协调制度机制,加强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与法院之间的信息共享,依法支持市场化债务重组,统筹解决破产工作难题。[市中级法院牵头,市司法局、市公安局、市国资委等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及各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三)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对标国际一流、国内先进,聚焦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指标,精准制定整改措施、适时开展业务培训,分类加强行业指导,最大程度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成本,促进我市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大幅提升:获得电力、获得信贷、保护中小投资者3项指标提升领先优势,保持全省第一排位;企业开办、登记财产2项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水平;执行合同、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市场监管、民营经济发展、招标投标5项指标确保进入全省前三;政府服务、包容普惠创新、政府采购、办理破产、跨境贸易、获得用水用气、纳税、办理建筑许可8项指标确保进入全省前五,力争进入全省前三。[市发改委、市政务和大数据局按职责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四)稳步推进营商环境评价工作。聚焦企业群众关切,做好营商环境定期迎评工作,20204月、7月底前分别做好全省一季度、上半年工作评议,2020年年底完成全省营商环境综合评价。[市发改委、市政务和大数据局按职责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五)深化第三方评估工作。委托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第三方机构,定期对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情况开展评估评价,提出意见建议,推动管理和评价相分离,保障评价工作的独立性和评价结果的客观性。评价结果作为深化改革、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市发改委、市政务和大数据局按职责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二十六)有序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统一部署,2020统筹推进全市“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重点推进“照后减证”,将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部纳入改革创新范围,通过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方式,分类推进改革。[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七)提高工业产品准入办事效率。结合国、省重要工业产品准入制度改革要求,在省市场监管局委托的受理环节推进一日办、即时办,在发证环节做到即到即发。深化网上受理资料预审,节省企业申报时限和申报成本。[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八)严格落实负面清单制度。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版)》,严格落实“一张清单”管理模式,确保“一单尽列、单外无单”。全面清理规范负面清单之外违规设立的市场准入许可、准入环节违规设置的隐形门槛、清单之外违规制定的其他形式的负面清单,确保“非禁即入”普遍落实。推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与现有行政审批流程动态衔接。落实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负面清单之外领域按照“内外资一致”原则实施管理。[市发改委、市商务局按职责牵头,市市场监管局、市经外局、市经信局等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九)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以文化、医疗、教育等领域为重点,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市场主体投资经营活动的资质、股比、注册资金、从业人员、营业场所、经营范围等要求,深入清理在生态环境、卫生、安保、质检、消防等领域设置的不合理经营条件,取消证照办理、设备购置、人才聘用、人才发展等方面不合理限制,实现按市场化配置资源原则自负盈亏经营。[市发改委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三十)切实优化人才引进服务机制。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重点学科,简化引进手续、优化审批服务,大力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对特殊人才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开辟专门渠道,提供特殊政策,实现精准引进。充分赋予用人单位在引进人才方面的自主权,采取灵活多样的引才方式,有效调动和激发用人单位的引才积极性,发挥好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牵头,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等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十一)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实施知识产权质量提升工程,新增一批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和产业功能区。加快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四川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中国(四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作用,提升德阳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能级。加大侵犯知识产权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和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仲裁调解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社会共治模式,构建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格局。[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司法局、市中级法院、市科技局、市新闻出版局、人行德阳中心支行等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十二)改进科研管理方式。根据省上统一部署,推广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开展科技人员减负行动。[市科技局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持续改善社会服务

(三十三)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推进“互联网+”与教育、健康医疗、养老、文化、旅游、家政等领域深度融合发展。实施“互联网+养老”行动,按照省上统一部署,建设省、市、县三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开展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建成一批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启动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管理平台的联通融合,构建“互联网+教育”大平台。鼓励社会办医,出台德阳市社会办医跨部门审批实施方案。[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市发改委按职责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十四)推进公证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积极推进“互联网+公证”服务新模式,建立公证与不动产登记、公安、民政等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加快推广电子公证书、在线电子证据保全保管、债权文书网上赋予强制执行效力、远程视频公证服务等技术。严格执行公证事项证明清单制度和服务收费标准。深化公证机构改革,释放公证服务活力。[市司法局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十五)优化医保结算服务。出台全市医保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优化医保结算系统,2020年年底前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对社会办医在医疗保障定点、跨市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上与公立医院一视同仁,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进入基本医保和异地结算定点,2020年年底前各类医疗机构正式运营3个月后即可提出定点申请,定点医疗机构评估完成时限由原来的6个月缩短到3个月。[市医保局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十六)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公共资源交易规范化、标准化“示范交易中心”建设。聚焦公共资源交易盲点、断点、堵点,全面推行在线投标和“不见面开标”,大力推进电子评标和异地远程评标,按照全省统一部署,202011月底前实现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招标、电子开标、电子评标、电子档案、电子监督等全流程电子化运行,实现跨区域、跨层级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及各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十七)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加强行业自律,合理设定经营服务性收费标准,为市场主体提供信息咨询、宣传培训、市场拓展、权益保护、纠纷处理等方面的服务。严格规范行业协会商会的收费、评比、认证等行为,20206月底前全面清理取消违法违规的入会费、赞助费、会议费、培训费、评比表彰费等,并限期退还违法违规所得,2020年年底前对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自查自纠情况组织开展实地抽查检查。[市发改委牵头,市市场监管局、市民政局等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推进事中事后监管常态化、规范化

(三十八)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监管与信用监管等监管方式进一步融合,将随机抽查的比例频次、被抽查概率与抽查对象的信用等级、风险程度挂钩,合理安排检查频次,减少重复检查,提升监管效能。大力推行部门联合抽查,持续完善联合抽查事项清单,2020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市场监管领域相关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政府相关部门在市场监管领域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十九)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出台全市年度监管计划任务,强化有序监管。建立全市重点监管清单制度,规范重点监管程序,对重点产品、重点行业、重点区域质量安全状况进行跟踪监测,对医院、学校、车站、大型综合体、旅游景区等公众聚集场所和电梯维保、气瓶充装等单位实施重点监督检查。[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十)推进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大力实施信用监管,规范认定并设立市场主体信用“黑名单”,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执法联动响应和协作机制,实现违法线索互联、监管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四川德阳),对失信联合惩戒主体在行业准入、项目申报、公共资源交易、金融信贷、发票领用、出口退税、评先评优等方面依法予以限制。建立健全信用修复、信息主体异议申诉等机制,鼓励失信市场主体主动纠错、重塑信用。加强审管衔接,促进行政审批与行业监管无缝衔接、高效联动。[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十一)提升监管执法规范性和透明度。加强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事项的源头治理,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执法事项。持续改进执法方式,推进执法结果共享互认,及时制止“一刀切”等行为,对守法记录良好的企业减少检查频次。2020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及时准确公示执法信息、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覆盖。[市司法局牵头,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局、市市场监管局等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十二)切实维护招投标和政府采购领域公平竞争秩序。2020年年底前,组织开展工程项目招投标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全面清理各种涉及地域、行业和所有制歧视的不合理规定,防止随意附加各种意向性条件,集中曝光一批在工程项目招投标和政府采购领域不合理限制或排斥潜在投标人和供应商的违法违规行为。[市发改委、市财政局按职责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十三)进一步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按照全省统一部署,20206月底前,完成全市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及时向社会公开清理结果。督促指导各地各部门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制度,坚决防止和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探索开展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适时开展市场调查或系统评估。[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推进“放管服”改革向基层延伸

(四十四)推动行政权力向基层下放。深化乡镇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扩大经济发达镇改革试点范围,将一批审批、服务、执法等权限依法赋予乡镇。指导各地建立乡镇(街道)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服务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出台做大做强中心镇意见,增强中心镇政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以县为单位完善“就近能办”事项清单,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下沉。[市委编办、市司法局、市住建局、各县(市、区)政府按职责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十五)推进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出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整合乡镇和县级部门派驻乡镇机构承担的职能相近、职责交叉工作事项,建立集综合治理、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公共服务、政务公开等功能于一体的统一平台。加强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党员群众提供“一窗式”基层党建和政务服务。[市政务和大数据局、市委组织部按职责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十六)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加强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业务流程再造,推动同一事项全市范围内“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完善市、县、乡、村四级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打通优化政务服务落实到基层的“最后一公里”。[市政务和大数据局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强化对改革的支撑保障

(四十七)强化法治保障。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加强对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措施的法制审核力度,加快清理滞后于“放管服”改革要求、不利于优化营商环境、制约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有关规范性文件,及时提出修改和废止建议。鼓励各地各有关部门(单位)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人民群众满意、市场主体支持的改革经验制度化。[市司法局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十八)鼓励支持探索创新。扎实做好京沪两地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复制推广借鉴工作,加快推动我市打造全省营商环境高地建设,聚焦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登记财产等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通过开展专题培训、印发简报等方式,加大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宣传力度,对条件成熟的改革经验及时在全市复制推广。[市发改委、市政务和大数据局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十九)健全政企沟通机制。畅通企业诉求和权益保护的反映渠道,搭建政企沟通制度化平台,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渠道,对损害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进行公开曝光,强化问题查处,推动整改落实。加大涉企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力度,健全重大涉企政策征求企业、行业协会商会意见机制,推动形成企业家建言献策的良好氛围。[市发改委、市政务和大数据局、市司法局、市工商联按职责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十)严格考核奖惩。加大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考核力度,建立全市统一的考核管理体系,实行以营商环境指标排位确定考核成绩,对成效明显的给予表扬和激励,对不作为乱作为延误改革的严肃问责。完善“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台账,加强政策督促落实和跟踪问效。[市发改委、市政务和大数据局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责任编辑:谢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