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市的实施意见
索  引  号: 008380036/2017-00481
文  号:
发布日期: 2017-06-21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信息来源:
相关附件:
发布时间: 2017-06-21 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A+ A- 打印
  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71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建设西部知识产权强省的意见》(川府发〔2016〕3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并经市委八届二次常委会议、市政府七届八十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就我市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市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落实全面创新改革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集中、高效的专利、商标、版权“三合一”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为引导,聚焦产业,统筹推进。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为重点,以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企业为主攻方向,以优化知识产权法治环境为保障,加快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构建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支撑、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特色明显、优势突出、有较强引领示范作用的知识产权强市。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知识产权创造优质、运用高效、保护有力、管理科学、服务提升、人才集聚,对科技、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地级市先进水平。具体目标如下:

  1.培育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培育100个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和企业,建成7个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集聚区,形成九大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年产值达2000亿元,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60%。

  2.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显著增强。知识产权拥有量年均递增15%以上,结构明显优化,在主导产业领域形成一批核心专利、知名商标和品牌、版权精品等高附加值知识产权。到2020年,累计专利申请量超过50000件,累计专利授权量超过30000件,有效发明专利超过3000件,累计商标注册15000件,著作权登记6000件。

  3.知识产权运用水平显著提高。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明显提升,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充分显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到2020年,技术市场交易额累计超过10亿元,知识产权投融资较快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累计超过1亿元。

  4.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显著改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更加完善,司法保护主导作用更加突出,行政执法更加便捷,市场监管更加有力,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成效显著,维权援助中心作用充分发挥,执法效能大幅提升,侵权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权利人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到2020年,知识产权案件结案率达95%以上,知识产权权利人满意度超过80%。

  5.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更加健全。知识产权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服务模式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管理效能进一步提高。到2020年,国家、省级试点示范县、园区达到10个以上;国家、省、市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优势、贯标企业达到150家。

  6.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建成一批技术先进、功能完备、服务优质、覆盖全市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集聚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30家以上,知识产权服务业年营业收入超过2亿元。

  7.知识产权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引进培养一批知识产权管理、服务、咨询等各类人才,形成知识产权领军、拔尖、后备梯级人才队伍。知识产权领军人才达10人,拔尖人才达100人,后备人才达1000人,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专业人才超过10000人。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实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培育行动

  1.大力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加强分类指导,着力培育专利、商标、版权密集型产业,重点建设高端装备、航空燃机、新材料、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产业、现代农业等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推动我市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2.实施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培育工程。推动创新要素资源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构建知识产权联盟,形成有效专利池,对构建知识产权联盟的企业优先给予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和知识产权服务。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在产业转型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和优势企业,对新认定为国家级、省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和优势的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20万元、10万元奖励。

  3.实施传统产业知识产权提升工程。支持装备制造、食品、化工、医药、建材等传统产业领域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通过创意设计、技术研发、技术转移、技术合作、技术交易、专利商标许可、品牌经营等,提高知识产权价值和市场占有率。支持动植物新品种、农业技术专利、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创造运用。鼓励相关行业协会注册集体商标,促进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融合发展。

  4.加大对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支持力度。通过专利运营基金、阳光天使投资基金、产业发展扶持基金,强化对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支持。对首次成功注册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奖励30万元。对首次获得四川名牌、四川著名商标的企业,奖励6万元;对首次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首次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企业,每件奖励6万元;对成功注册国际商标的企业,按注册费的30%、总额不超过10万元给予奖励;对主导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单位,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10万元、5万元的奖励;将专利转化为标准的单位和个人,分别给予每件5万元的奖励。

  (二)实施知识产权量质双提升行动

  5.大力实施创新主体倍增计划。重点培育以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为主导的科技型企业,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进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建设。培育一批拥有国外专利布局和国内外知名品牌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到2020年,力争在重点产业领域培育一批专利申请大户。凡专利申请超过100件,且发明专利占比超过40%的企业,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

  6.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创造行动。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加强培训和信息分析利用,在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挖掘、形成和储备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到2020年,力争当年完成专利申请量超过10000件,其中发明专利4500件以上,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0件以上,达到全省领先水平。实施商标战略,加快培育企业自主品牌,鼓励和支持企业依法申请中国驰名商标、四川省著名商标、德阳市知名商标,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推动品牌经济发展。

  7.建立完善专利创造激励机制。加大专利资助、专利奖励力度:对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授权分别资助1500元/件、3500元/件,非职务发明减半资助(青少年学生除外);对职务发明申请、非职务发明授权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分别资助600元/件、200元/件;对申请国际PCT专利的资助5000元/件(不区分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对获得德阳市专利金奖、银奖和优秀奖的专利项目,分别给予10万元、6万元、3万元的奖励,对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的项目分别给予10万元和6万元的奖励。

  (三)大力实施知识产权转化运营行动

  8.推进专利技术转化和产业化。建立健全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政策体系,综合运用专利权质押贷款、保证保险、基金、贴息等多种政策,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专利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吸引国内外应用前景广、市场价值大的知识产权成果来德阳转化实施。

  9.实施专利导航产业发展计划。支持建立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油气钻采、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专题信息数据平台。引进培育专业化服务机构,培养信息分析利用人才,帮助企业开展专利导航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专利技术跟踪分析、专利预警,通过专利信息利用,导航产业发展。

  10.探索知识产权和金融结合新路径。大力实施银政院校企合作,支持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探索专利质押融资、专利保险、专利许可转让知识产权运营新模式,拓宽知识产权投融资渠道,发挥专利运营基金、阳光天使投资基金、专利质押贷款风险补偿资金、专利保证保险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构建良好的知识产权投融资生态体系。

  (四)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护航行动

  11.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新机制。积极配合国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中专利、商标、版权集中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探索开展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司法审判 “三审合一”试点,探索推进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综合执法机制建设,推进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保护“两法衔接”。优化行政执法资源配置,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完善案件移送、案情通报、沟通协调等制度。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省市县三级联动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协作机制,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效能。

  12.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继续深化“5·26”执法推进工程,深入开展“双打”“护航”专项行动以及“无侵权假冒专利商品商场”活动。加强对专业市场、电商网站、大型展会的执法检查,严厉打击侵犯专利权、商标权、版权、动植物新品种权等违法行为。依托“中国(德阳)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和“12330”举报投诉和维权援助热线,深入开展维权援助。

  13.加强地方特色知识产权资源保护。加大对侵犯驰名和著名商标、精品版权、地理标志产品、标准、植物新品种权的打击力度,强化对剑南春、绵竹大曲、中江丹参、中江挂面等地方特色品牌,以及中江挂面、德阳潮扇、绵竹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五)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服务质量提升行动

  14.搭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知识产权展示、交易、检验检测、咨询评估、法律服务等专业平台。引进培育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人才队伍,通过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科技创新券等形式,引导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向小微企业提供质优价廉的专业服务。

  15.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大力开展城市、园区、企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辐射带动全市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五大能力全面提升。建立联络员与导师辅导工作机制,引导企业建立科学、系统、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大力推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实施技术标准和品牌战略,促进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在众创空间、孵化基地等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托管制度,形成知识产权服务长效机制。

  16.探索建立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评议制度。围绕全市重大产业规划、高技术领域重大投资项目等开展知识产权评议,探索建立知识产权评议机制,积极开展重大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试点,提高创新效率,降低产业发展风险,规避知识产权风险,提高应对知识产权国内、国际纠纷能力。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把知识产权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政府统筹领导、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制定具体的推进方案和工作措施,全力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

  2.加大资金投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创新知识产权投入机制,引导建立多元化专项资金投入模式,促进专项资金重点投向,鼓励发明创造、知识产权与金融结合、知识产权执法维权、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建设等领域。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设立知识产权专项经费,促进知识产权健康发展。

  3.强化监督考核。建立知识产权强市考核指标体系,完善目标考核办法,将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申请量、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主要指标纳入对各级各部门的综合目标考核。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总体要求,分解任务,明确职责,狠抓落实。

  4.营造文化氛围。大力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加强对重大知识产权成果、典型案例的宣传,倡导尊重知识产权、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理念,努力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

  德阳市人民政府 2016年11月23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