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人民政府2019年履行教育职责自评情况的公示
索  引  号: 510600-2020-002885
文  号:
发布日期: 2020-08-12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信息来源:德阳市政府
有效性:有效
相关附件:
发布时间: 2020-08-12 来源:德阳市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A+ A- 打印

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开展2020年对市(州)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的通知》(川教督委〔2020〕1号),我市认真开展自查自评工作,现将《德阳市人民政府2019年履行教育职责自评情况》予以公示。

广大干部群众对公示内容如有异议,可通过来信、来电等形式,向德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反映。

公示时间:2020年8月12日-2020年8月18日

受理单位:德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通信地址:德阳市旌阳区亭江街2号 邮编:618000

联系方式:(0838)2505017 邮编:dyjydudaoshi@163.com

德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2020年8月11日


德阳市人民政府2019年履行教育职责自评情况

一、履行教育职责情况

(一)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教育系统党的建设

1.全面强化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市委、市政府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定期研究教育系统党建工作。成立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开展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听取教育党建工作情况汇报。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期听取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汇报。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联系高校制度,市长何礼向全市高校师生宣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并作形势报告。

2.严格落实新时代思政课建设

市委常委会第116次会议专题研究了思政课建设,将其纳入各级党委领导班子考核和政治巡视。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实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印发全市教育系统宣传思想政治工作要点,将各级各类学校纳入思政课建设整体布局。制定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施方案》(德教函〔2019〕75号),评选“思政精品课程”211个,组织思政教师全员培训200余人次。

3.健全学校党组织体系,持续提升学校党建质量

各县(市、区)均成立教育工委,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工作。坚持应建尽建,全市中小学校党组织组建率100%。推进民办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实施学校党建质量提升工程,持续推进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强化“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落实。打造学校党建特色品牌,遴选10个德阳市学校党建示范点,30个奋进支部,40名奋进先锋,35个党建特色项目。

(二)统筹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工作

4.统筹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力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教育系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教育系统调研指导开学工作。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专门成立了春季开学工作专班,统筹做好全市开学复课工作,坚持分批分期有序推进复课复学。印发了《德阳市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指南》(德教函〔2020〕24号);落实直接参与救治的一线医务工作者子女和援湖北医疗队全体人员子女优待政策。

5.精准部署,有效保障“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印发了《关于中小学推迟开学期间开展在线直播教学工作的意见》(德教办〔2020〕14号)等文件,1月底启动在线教学计划,2月2日起全市高三年级开展线上教学,3月9日起中小学全面开展线上教学。全市具备线上学习条件的占比98.8%,对不具备线上学习条件的学生采取“一人一策”做好关心关爱和资助工作,基本实现在线教育教学活动全覆盖。

6.不断完善“五育并举”建设

拟制《德阳市“五育并举”先行试验区(校)建设指导意见》,积极建立“五育并举”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施方案》(德教函〔2019〕75号),组织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主题教育宣传活动,打造《德阳开学第一课》公益直播活动。制定《德阳市 2019 年初中毕业生体育学业水平考试工作实施方案》(德教〔2019〕15号),19名学生入选国家、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最佳阵容,新建全国青少年(幼儿园)校园足球特色学校7个。举办全市首届中小学生优秀艺术团展演,参加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获奖项7个,打造省市级美育特色学校242个。融入成德眉资学校劳动教育创新发展联盟,打造各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0个,积极构建劳动教育育人体系。

7.深化教育改革发展,积极开展对外交流

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市区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列入市委工作要点、政府工作报告和市政协协商计划。全面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强化重点领域执法。通过多方式多渠道构建法治课教师队伍。建立全市初、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修订《市直属学校年度综合性督导评估方案》。编制完成中心城区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建成市县两级教育城域网(不含中江县),中小学全部接入互联网,学校带宽均达200M,中小学多媒体教室拥有率100%。深化“川港澳姊妹校平台建设”,开展与日本、新加坡、欧美等教育交流合作。

8.教育脱贫攻坚专项治理,语言文字完成普及攻坚

印发《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德教办〔2019〕43号)等文件,开展脱贫攻坚“春季攻势”,推进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开展推普脱贫攻坚行动,举办普通话专项培训。组织开展县域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工作,完成情况100%。加强“三区三州”对口帮扶,全市优秀学校与藏区彝区贫困县学校结对224个,并定期选派优秀教师开展支教工作。

9.启动县级政府履职评价工作,不断完善教育督导队伍建设

印发《关于对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实施方案的通知》(德办发〔2019〕5号)并细化测评体系拟于今年8月启动对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学习《四川省教育督导条例》,聘任60名市督学,举办市教育督学专题培训班。2019年,4个县(市、区)成立了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

(三)教育保障落实情况

10.两个增长,只增不减

全市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比上年增长10.16%。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支出,中职(剔除一次性基建投入)、普高、初中、小学和幼儿园均比2018年有所增长,分别增长2.96%、10.93%、8.93%、9.08%和33.15%。

11.健全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完善科学管理体系

全市基本落实各学段生均公用经费制度和公办中职生均拨款制度。学前教育最高生均800元/年;小学生均不低于600元/年、初中生均不低于800元/年,并对寄宿制学校按寄宿生均200元/年标准增加公用经费补助;高中生均财政补助公用经费不低于500元/年;特教生均6000元/年标准核定公用经费;公办中职生均拨款达到2.19万元。基本建立教育成本分担动态调整机制。全面推行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建立“谁使用、谁负责”的管理体系。

12.多措并举加快保障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目标

市委、市政府多次专题研究教师收入待遇保障问题,通过依法足额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水平、统筹考虑奖励性补贴、建立健全动态调整和统筹联动机制等举措加快落实中央、省关于提高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水平的决策部署。2020年底前,市本级及各县(市、区)拟达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目标要求。

13.完善普通高中绩效工资管理办法

出台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意见,并明确普通高中学校参照执行。研究制定德阳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管理评估方案德阳市高中学校高三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及个人的评选办法,完善绩效工资管理办法,切实提高普通高中教师收入。

14.创新管理机制,规范编制配备,落实教师培训经费

制发《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德委发〔2019〕14号),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按现行编制核定标准核定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编制数,根据学校生源变化合理调整教职工编制。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德人社办〔2018〕453号),2019年全市各县(市、区)派往乡镇义务教育一线岗位教师588名。我市教师培训经费占学校日常公用经费比例达10.03%,全年完成23867名教师的全员培训和3500余人次的骨干及专项培训。

15.完善高考综合改革基础保障条件

出台高考综合改革基础保障条件实施方案,建立工作领导和监督机制。加大紧缺学科教师补充,2019年普通高中专任教师生师比为13.48:1,较2018年有所提升。实施“德阳市高考综合改革建设工程”,规划投入13158万元,截至2020年7月已完成7705万元,竣工率35%。落实“四川省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建设项目”,规划总投资9278万元,累计完成投资5833万元,竣工率44.77%。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137个。加快完善高考综合改革基础保障条件,建成标准化考点29个,标准化考场1783间

16.积极推动“三个课堂”,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

推进“专递课堂”建设,21所学校开展智慧校园试点。积极打造“名师课堂”,组建名师网络研修共同体,开展网络评选活动。发展“名校网络课堂”,德阳中学等8所学校直播课堂辐射省、市内薄弱学校及民族地区21所学校。基本完成四川省民族地区教师教材教法资源研发项目420节课研发任务。

17.积极推进“三大计划”建设

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共规划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项目37个,2019年底已竣工25个,开工建设12个。高中攻坚建设项目共11个,到2020年5月,已竣工项目6个,其余项目均已开工,累计投入22627.9万元,超过规划总投入的80%。推进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9年,全市共有2612名残疾儿童就读,特殊教育入学率达98%以上。

(四)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情况

18.落实“80、50”攻坚,不断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

2019年底,全市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13所,提供普惠性学位25851个,全市学前教育普惠率达到75.53%,比2018年增长15个百分点。截至目前,全市共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29所,提供普惠性学位28231个,全市学前教育普惠率达80.26%,达到省定80%的目标。2019年底,全市公办园在园幼儿42761人,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47.08%。2020年9月将有8所新(改)建公办幼儿园投入使用,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可达到50.66%,普惠率可达到81.74%。

19.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推动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发展

出台《德阳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方案》(德办发〔2020〕56 号)等文件,扎实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已完成25所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任务,其中需回收的4所和转普惠的10所幼儿园,2020年秋季可提供普惠性服务。2019年底,我市71个乡镇农村公办幼儿园总数达177所,在园幼儿22156人,其中102所具备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功能。

20.完善控辍保学体制机制,全面落实资助政策

2019年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8.03%,其中小学五年巩固率99.36%,初中三年巩固率100.56%,高于全省巩固率要求。建立控辍保学定期调查登记机制、行政督促复学机制和动态监测机制等。全面落实资助政策,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照“一家一案,一生一案”制订扶贫方案,2019年共资助学生10万余人、发放资金1.28亿元;救助1969人、发放救助基金246万元。

21.统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积极推动优质均衡县创建工作

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巩固提高工作的通知》(德教督委办〔2018〕2号),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状况专项调研。认真抓好《德阳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德府发〔2017〕27号)措施落实,推进“四个标准”统一,加大教育投入,增加城镇学位供给,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22.不断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水平,基本消除大班额,全面消除超大班额

2019年全市新(续)建中小学7所,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16所。制定《德阳市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专项规划(2017-2020年)》(德教〔2017〕105 号),坚持“免试就近”入学,教师配备向农村及薄弱学校倾斜。推进集群办学,实现农村薄弱学校与优质学校“资源共享”。2019年完成化解55个大班额任务,2020年全市将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全面消除超大班额。

23.加强两类学校建设,提升两类学校质量

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管理的通知》(德办发〔2018〕3号),有力推进两类学校建设,全市乡镇寄宿制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均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标准。实施德阳市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建设规划,2019年底,全市校舍类项目累计开竣工364个。编制《德阳市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项目规划(2019年-2020年)》全市优质教育覆盖率达85%。全市补充730余名教师到乡镇学校,占补充教师总数的67.5%。

24.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专项规划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

2019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94.61%,超过省定目标,比2018年提高1.74%。2019年下达普通高中市内招生计划14520人,中职招生计划11200人,普职招生计划比约为56.5:43.5。2019年12月底,全市大班额数量由2018年401个减少到264个,消除数量137个。制发《德阳市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专项规划(2020—2022年)》(德教〔2020〕18 号),锁定大班额数量264个,计划3年消除完毕。

25.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加快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

落实德阳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6个县(市、区)各有1所特殊教育学校满足残疾儿童就读需要。全市规划建设特殊教育资源室99间,至2020年6月已建成64间,其余将在2020年内全部完成。

26.多举措促进毕业生就业

2019年7月以来,全市共帮助2729名2019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就业率达99.1%。全市大学生创业园区(孵化基地)达25家,创业大学生达1017名。鼓励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拨付吸纳就业补贴79.35万元。实施“百万青年见习计划”,2020年计划组织350名高校毕业生(失业青年)参加就业见习,已发放就业见习补贴174.14万元。

27.健全终身教育发展体系,完善老年大学建设

以“母亲课堂”等活动为载体,打造便民惠民学习圈。建立社区教育专兼职教师人才库,德阳广播电视大学增挂“德阳社区大学”牌子,推进四川乡村振兴农民大学建设,完善终身教育发展体系。落实国、省、市老年教育发展规划,全市现有老年大学6所,注册在校学员6920人,初步形成了以市老年大学为示范,县(市、区)老年大学为主力,乡镇(街道)、村(社区)为延伸的四级网络体系。

(五)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情况

28.统一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

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全市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德教函〔2020〕72号),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各县(市、区)建立统一的招生录取平台,统一报名登记、电脑随机派位、公布录取结果。强化学籍监管,严格责任追究,实行“阳光招生”,有序推进全市中小学招生工作。

29.落实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

印发《关于开展现有民办学校分类选择与登记工作的通知》(德教办〔2020〕6号),做好民办学校分类选择登记。目前,全市共有303所民办学校(机构)选择或意向选择为营利性,368所民办学校(机构)选择或意向选择为非营利性。出台《德阳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德阳市引进培育科技、教育、医疗卫生领军人才实施办法的通知》(德市人才〔2020〕10号)《德阳市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高水平发展办法》(德教〔2018〕141号),对民办学校引进优质人才给予资金及政策支持,对优质民办学校用地等给予差别化支持。

30.规范民办学校准入管理、健全过程监管机制

制定完善民办学校(机构)准入标准,拟制《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实施方案》,规范开展民办学校年检、年度报告公示工作,集中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常态化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全面推行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动态管理制度,发布黑白名单七期。2019年,对校外培训机构发出整改通知书199份,关停违规机构106所。

31.推进安全防范建设,落实学生溺水专项行动

全面推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印发《全市校园安全防范建设工作通知》(德市公治〔2020〕10号)。2019年,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城市“护学岗”达到100%。截止2020年7月,城市中小学幼儿园一键式报警装置、校园封闭管理均达100%。积极开展全市自聘安保人员保安资格培训考试,已有415人报名参考,预计2020年底全市中小学与城市幼儿园专职安保人员配备率达到100%。全市教育系统开展教育防范学生溺水专项行动,要求各地各校召开防溺水专题会议,进行水域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改,探索开设游泳课,发放防溺水《告全市学生家长书》。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普通高中办学特色不够鲜明,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需进一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优势不突出

二是师资结构不平衡,教师队伍整体能力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是学校安全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各校防暴器材标准化程度低,防溺水、心理健康等安全教育还需加强

三、整改措施

一是实施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条件双提升行动,擦亮职业教育金字招牌。深入推进普通高中学校多样化特色发展行动计划,努力打造一批在全省、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名优普通高中。积极构建“厅市共建”,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工作协调、经费保障、多元共建、发展激励等新机制。

二是优化配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和完善教师补员方式,落实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深化“县管校聘”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教师全员培训,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提升教师素质能力。

三是切实履职,维护学校安全稳定。要严格落实责任,加强“三防”建设,强化防溺水、心理健康、消防安全、校车安全、危化品管理、校园防欺凌、食品卫生、传染病预防等安全教育,完善长效机制,提升应急能力。

责任编辑:王成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