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索  引  号: 1111-2018-002759
文  号:
发布日期: 2018-08-07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信息来源:中国·德阳
关  键  词:德阳市 十三五 发展规划
相关附件:
发布时间: 2018-08-07 来源:中国·德阳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A+ A- 打印

   

 

“十三五”时期是德阳市深入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战略,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程度进一步提高,高端制造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的关键期,是建设现代化工业强市和更高标准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

《德阳市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德阳市要以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为主线,推动工业增长由投资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落实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进清洁低碳绿色制造、加快“两化”深度融合、发挥重大项目引领、促进区域联动发展和优化提升产业发展平台六大任务,实施创新工程、军民融合工程、强基工程、高端人才工程和质量品牌建设工程等五大工程,并制定一系列保障措施。

本规划根据《中国制造2025》《四川省“十三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德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编制,是指导未来五年德阳市工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是工业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发展、企业绿色发展、区域和谐发展的行动纲领。规划期为2016—2020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第一节  德阳市“十二五”工业发展状况

一、主要成就

“十二五”是德阳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西部经济强市,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全市工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思路,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团结拼搏,勇敢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等严峻挑战,实现了工业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工业化水平大幅提升,已形成装备制造、化工、食品、医药、建材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和以新能源装备、新材料、高端装备为主的新兴产业协调发展,具有德阳自身特色的制造业体系。已建成千亿装备制造业集群及新能源装备、油气钻采装备、饮料食品、新材料、生物医药、新型化工等多个特色产业集群。工业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在四川工业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四川工业大市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2015年,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887.5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418.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6%,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5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99.6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1379.8亿元,年均增长13.8%

工业实力不断提升。2015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308户,比2010年末净增加268户,年均增长54户。其中,年总产值超100亿元企业达到3户,比2010年增加1户,年总产值超50亿元企业达到7户,比2010年增加3户,年总产值超10亿元企业达到37户,比2010年增加19户,年总产值上1亿元企业达到602户,比2010年增加354户。

工业结构逐步优化。“十二五”期间,已形成装备制造、化工、食品、医药、建材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和以新能源装备、新材料、高端装备为主的新兴产业协调发展并具有德阳自身特色的制造业体系。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4.3亿元,占全市工业的19.1%;燃机和航空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5亿元 ,占全市工业的3.6%

产业集聚程度显著提高。截止201512月底,全市已建成7个产业园区,其中1个国家级经开区、1个国家级高新区、3个省级经开区、2个省级高新区,园区建成面160平方公里,比“十一五”末增长62.2%。入园工业企业达到2108户,比“十一五”末增长698户,其中规上工业企业达到871户,比“十一五”末增长333户,规上工业企业主营收入达到2470.7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117.7%2015年,园区工业用地产出率达到27.7亿元/平方公里,园区集中度达到77%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企业研发投入总额达到190亿元,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产品技术含量、质量档次和附加值普遍提高,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截止2015年,全市共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2户,比2010年分别增长3户、16,已建成以国家技术中心为龙头,省级技术中心为骨干、市级技术中心为基础的三级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工业和技改投入持续增长。“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874亿元,是“十一五”的2.5倍,年均增长15.2%;累计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384亿元,是“十一五”的2.4倍,年均增长13%。全市组织实施总投资2000万元以上重点工业和技改项目共计1338项,项目总投资近3000亿元,项目个数和投资额分别是“十一五”期间的3.4倍和近6倍。

节能减排淘汰落后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关闭和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及落后工艺设备企业142户(关闭53户、淘汰89户),其中涉及淘汰水泥产能670万吨、造纸产能28万吨、化工产能291万吨,共实现节能量145万吨标准煤,淘汰后腾出土地2154余亩。2015年,全市规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0.967吨标准煤,比2010年(1.86吨标准煤)下降48.01%,超额完成“十二五”下降25%的工业节能目标任务。

二、存在的问题

德阳工业在“十二五”期间实现了高速增长,但是,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仍然是最大的问题,稳定增长与转型升级仍然是德阳工业面临的现实压力。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传统产业增长动力逐渐减弱,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支撑,产业发展面临“青黄不接”;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主要以引进、消化、吸收、改造为主,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和产品,整体竞争力不强;大的工业项目缺乏,新的增长动力尚未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处于初期,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两化深度融合才刚起步;三次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与德阳工业化发展程度极不相称;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加大等仍然是德阳工业发展需要面临的严峻挑战和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 

第二节  “十三五”面临的发展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发生实质性转变的重要阶段和关键时期。展望未来五年,德阳工业发展面临重大机遇。

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机遇。德阳被中央确定为四川依托成(都)德(阳)绵(阳)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通过近年创新改革实验,率先实现在创新驱动发展转型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创新能力大幅增强,产业发展总体迈向中高端,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拥有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培育新的增长点,发展新的增长极,形成新的增长带,引领、示范和带动全国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形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新动力。因此,德阳必须要抓住这一机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推进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意义重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与德阳市的产业高度契合。德阳应依托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和高端装备制造优势,引导重点优势企业通过对外承包工程、境外投资等方式,建设一批境外生产基地和产业合作基地,向境外延伸产业链条。充分发挥资金、技术优势,积极采用EPCBOTPPP等多种方式,与具备条件的国家合作,形成合力,为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创造良好的条件,实现重点优势企业集群式“走出去”。

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重大机遇。《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德阳作为中国三大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要抢抓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机遇,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机遇。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提出促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把成渝城市群打造成为现代产业基地、西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和长江上游开放高地,建设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德阳作为成绵乐经济轴上重要的节点,必须抓住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机遇,打造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国家推动应急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公众安全意识的提高,社会各方对应急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在我国加快推动应急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指导意见。应急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具有行业交叉特点,基本涵盖了消防、安防、安全、防灾减灾、信息安全、公共安全、紧急救援等产业。德阳市作为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应抓住国家推动应急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提高产业规模水平,努力培育成为国家应急技术装备研发、应急产品生产和应急服务发展的示范平台,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未来五年我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必须科学研判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进一步增强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认识和了解,摒弃旧的观念和思维方式,针对宏观形势的变化,充分把握各种有利条件、抢抓发展机遇,有效对应各种压力和挑战,全面提升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四川省委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五个走在前列”的发展要求,以“中国制造2025”为指导,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以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重要战略机遇,着力加强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线,以提质增效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两化深度融合,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并举,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相互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国家高端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建成世界级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集群,重塑发展优势,再造发展动力,全面提升德阳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德阳打造成为世界智造之都。

第二节  总体思路

“十三五”时期德阳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抓住一条主线、实现一个转变、落实六大任务,实施五大工程。

抓住一条主线。以率先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做大做强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推进智能制造产业,全力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实施一个转变。推动工业增长由投资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不断增强德阳工业经济内生增长能力,创建装备技术智能制造创新示范中心。

落实六大任务。优化空间布局,打造“两核一轴四区”的产业空间格局;推进清洁低碳绿色制造,打造绿色德阳;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快产业转变发展方式;发挥重大项目的引领作用,促进德阳工业健康发展;促进区域联动发展,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区域合作、鼓励企业走出去;加强工业园区建设,优化产业发展平台。

实施五大工程。实施创新工程,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完善创新创业制度体系;实施军民融合工程,建设军民融合创新试验中心,优化军民融合发展环境,加强军民融合人才支撑;实施强基工程,提高关键材料、基础部件自主保障能力,提升基础工艺、技术水平;打造高端人才工程,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与引进模式,完善高端人才激励机制;打造质量品牌建设工程,提升标准化引领能力,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推进质量品牌建设。

第三节  总体原则

坚持主导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并举。进一步集中与强化主导产业的规模、技术、市场、品牌等优势,攻克一批尖端技术,培育一批高端产品,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同时要在新兴技术的引领下,跟踪新一轮世界科技潮流,坚持高起点发展,精心筛选、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德阳工业未来发展的持久竞争源。

坚持投资拉动与创新驱动协同发展。“十三五”期间,德阳工业发展要继续坚持投资的拉动力量,同时,加快向创新驱动转变,促进创新资源的聚集和发展,推动全市工业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坚持智能化与信息化双驱动。坚持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道路,积极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大力推进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提高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提升关键工序制造设备数控化率,培育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推动制造业全面应用“互联网+”,实施以“互联网+制造”“装备制造大数据”为重点的传统制造业互联网改造提升工程。

坚持扶植大企业与培育中小微企业并重。继续扶植大企业的发展,增加大企业数量,增强大企业优势,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链、价值链延伸提升和对德阳市工业发展的重要带动作用。同时,充分发挥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在寻找市场先机、发掘技术产业化机会等方面所具有的敏锐性和灵活性,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增强区域产业发展活力。

坚持工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结合。既要继续发挥工业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作用,在保持平稳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又要立足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谋求发展,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企业实施绿色清洁生产,加快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提高全市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四节  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全面落实省委推进“治蜀兴川”重大部署和“一干多支”发展布局,发挥德阳区位优势,突出自身特色,错位发展,整体追赶,局部跨越,推动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壮大,实现由德阳制造向德阳创造转变,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坚持扩量与提质并重、产业定型与转型并举,确保工业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不断提高我市工业总量在全省的比重。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二、具体目标

总量速度目标。总量规模明显扩张。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继续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400亿元,年均增长9%以上,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个百分点;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0亿元以上;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1600家。

投资规模目标。“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500亿元,年均增速2.8%;技改投资1900亿元,年均增速1.8%。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产业等四个重点领域,重点推进294个估算总投资1844.5亿元的重大工业项目建设。

自主创新能力。“十三五”期间,要继续推进创新能力建设,着力提升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2.3%左右;专利申请量超过1010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4260件;国家级技术中心达到8家;省级技术中心60家;四川省名牌和著名商标数达到60个。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十三五”期间,要大力发展新材料和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促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力争到2020年,战略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00亿元以上,占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30%

两化融合目标。“十三五”期间,大型龙头企业要实施全面的价值链管理,建立基于标准化的信息开发系统,推动行业业务流程改造,信息化部门的覆盖率达到100%。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0%以上,关键工序制造设备数控化率达到55%,培育100家左右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绿色发展目标。工业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工业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水平,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制造业深入推进,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确保实现国家和省下达的节能降耗考核目标,至2020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8%;单位增加值水耗年均下降5%,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示范园区和产业基地。重点行业企业的清洁生产自愿审核率覆盖面进一步提高,一批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序号

项目

环保指标

1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下降18%

2

VOC等特征污染物排放

减少比例10%

3

工业废气排放稳定达标率

100

4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95%

5

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利用率

100%

6

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减少比例

满足国家、省

考核要求

 

 

 

 

 

 

 

 

 

 

 

 

 

 

专栏1  德阳市“十三五”期间工业经济主要发展目标

类别

指标

2015

2020

年均增速(%)

属性

产业

规模

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2899.6

5000

11.5

预期性

全口径工业增加值(亿元)

887.5

1400

9

预期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

19

30

---

预期性

科技创新

规模以上工业研发(R&D)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

0.74

2.3

---

预期性

国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企业技术中心、行业共性中心(个)

6

8

 

预期性

省级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企业技术中心、行业共性中心及博士后流动站(个)

42

60

 

 

全社会专利申请累计总量(件)

---

10100

---

预期性

四川名牌和著名商标数(件)

21

35

---

预期性

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

35

71

---

预期性

两化

关键工序制造设备数控化率(%

20

55

 

预期性

智能工厂(含数字化车间)数量(家)

5

100

 

预期性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0.793

 

约束性

清洁生产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23

 

约束性

 

 

第三章  产业发展重点

第一节  优先发展高端装备业

以培育高端、提升能力为重点,加快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在装备制造业的应用,大力发展清洁发电装备、核电装备与核技术应用、油气钻采装备、航空装备、燃机产业、轨道交通产业和应急装备等产业。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培育清洁能源、通用航空、油气装备、重大装备军民融合“四大产业集群”。加快装备制造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引导装备制造产业向研发设计、智能制造、维护服务等环节延伸,形成涵盖研发、设计、制造、服务等各个环节的全产业链,促进制造业由产业链低端向高端迈进。

清洁发电装备。依托国内外大型水电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大型先进水电成套设备。加快开发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的清洁火电机组,进一步优化火电设备产品结构,实现高端产品系列化。推进大型风电机组规模化生产,实现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的产业化。推进光伏产业关键技术突破,发展太阳能薄膜电池生产线建设及相关装备产业化。

核电装备与核技术应用。提高大型先进核电设备成套能力,支持核电装备制造企业向设备成套和集成供货方向发展,培育形成核电主设备成套和子系统集成能力。完善核电产业链,向核电运营维护和退役技术服务端延伸,重视核废料处理关键设备研制。提高核电工程总承包和管理能力,培育和打造先进核电站建造阶段一站式服务平台。培育核医疗、核辐照等非动力核装备制造和技术应用产业,建设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产业孵化园。

油气钻采装备。围绕页岩油气等非常规油气开采、海洋油气开采等国家战略所需装备领域,逐步将油气钻采装备产业从陆地延伸到海洋,从常规油气延伸到非常规油气资源钻采。在海洋工程平台、海洋油气作业成套设备、海底电缆等领域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研制一批设备和新产品。培育形成国际一流的大型化、专业化的海洋油气和非常规油气装备集群。

航空装备。借助国家发展通用航空的有利政策,选择性地发展通用航空制造业、运营业、服务保障业和由通用航空延伸来的其他产业,打造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全产业链。积极参与大飞机和支线客机研发生产的分工合作,推动大中型飞机航空结构件、航空发动机零部件、飞机系统件、通航航电系统的研制和产业化,形成较完整的航空配套产业集聚区,打造世界一流的航空设备零部件研制基地。依托通航龙头企业和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等科研院所,大力发展公务机和私人飞机托管、通用航空培训等服务,将德阳打造成为中国的“西部通航之都”。

燃机产业。围绕燃机整机、燃气电站设备等领域,分阶段突破重型燃机自主研制,形成批量制造联合循环重型燃机的能力。积极引进和自主研发适合我国舰船(含军用)、分布式能源、运载车辆动力(含军用)需要的中型燃机,形成批量制造能力。在引进吸收的基础上实现轻型燃机自主设计和国产化。

轨道交通装备。重点实现制动、网络、转向架及新一代绿色智能轨道交通装备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的有效突破。大力推动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大型盾构机、轨道交通电缆、轨道交通特高压直流输电高性能绝缘构件等关键零部件领域快速发展。

应急装备。充分利用德阳市作为国家第二批应急产业示范基地(产业)的优势,力争到2020年,引进20家应急装备制造企业。依托雄厚的制造基础,提升应急装备制造核心竞争力,重点发展与引进关键基础设施保护及应急处置、建构筑物倒塌救援、低空救援等领域的应急装备。依托通航基础优势,切实增强应急低空救援能力,重点发展专业化的应急救援力量,提升应急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拓展应急服务新类型,探索特许经营等应急服务新模式,加快应急服务向多领域发展。依托汉旺论坛,搭建高端国际对话与合作平台,吸引国内外应急专家和优秀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和生产基地,扩大应急产业基地的国际影响力。在引进吸收的基础上推动应急救援装备、预防装备制造、应急通讯设备、应急医疗器械和应急事故监测预警等产业集聚发展。

 

 

专栏1  高端装备业重点项目

1.华夏聚光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投资100亿元,建设国际一流的光伏产业研发中心、制造基地,打造光伏产业链。

2.特种变压器的生产项目:投资5亿元,特种节变压器的生产项目,垂直风力发电集成项目,智能电机集成项目,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及车辆改装项目。

3.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重型燃气轮机自主研发项目:投资32亿元,实施50~400MW大型先进燃气轮机自主研发。

4.透平压缩机组生产线项目:投资5.8亿,计划占地面积132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年产透平压缩机300台。

    5.什邡市航空航天零部件产业园:投资100亿元,以明日宇航为核心,发展航空装备结构件加工、航空标准件制造、复合材料制件及配套产业。

    6.四川驼峰通用(中江)驼峰通用航空产业园项目:投资60亿元,从事飞机销售、托管、空中游览、应急救援、商业租赁、航拍航测、航空农林作业及后期飞机制造等。

    7.天然气驳船研发制造项目:投资37.8亿元,进行2套天然气回注驳船以及14套修井驳船的研发建设制造。

    8.白云电气集团高中低压成套开关、电缆、电力电子产品西南产业中心项目:投资10亿元,一期用地200亩以上,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0亿元。

    9.特种通用飞机应用系统产业化建设:投资10亿元,新增示波器、三轴转台、试验电源等100台套,新增建设面积32000平方米,形成年产电子侦察飞机8套、年产海上溢油探测系统8套、年产海事巡逻飞机8套的生产能力。

    10.海洋油气及页岩气开发装备研发、试验、检测能力建设项目:投资10亿元,建成海洋油气及页岩气开发装备检测中心,完成相关样机的检测、试验,掌握检测核心技术,具备年检测试验100台(套)相关产品的检测能力。

    11.重庆云河水电项目:投资8亿元,进行中小型水轮发电设备制造。

    12.高精度复杂航空航天结构件快速制造和研究中心:投资5.4亿元,新购高效数控加工设备46台,利用新购设备在原数控中心、机匣中心已有厂房内建设高精度复杂航空航天结构件快速制造和研究中心。

    13.中小飞机起落架及地面保障装备基地:投资5亿元,占地150亩,建成中小型飞机起落架生产加工装配试验厂房、航空地面保障装备生产装配厂房、产品检测试验地面保障装备维修厂房、精密加工中心等。

14.核电产品智能制造示范应用项目:投资2亿元,完成核电先进智能制造、检测及专用装备研制或改造,实现核电产品关键工艺制造装备智能化水平提升和关键零部件先进制造能力提升。

 

第二节  大力培育战略新兴产业

坚持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创新驱动、重点突破、示范应用、引领发展的原则,深度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政策,积极培育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

新材料产业。优先发展石墨烯产业,以现有德阳领先的石墨烯规模化制备技术为基础,大力发展石墨烯导热技术、石墨烯散热技术、石墨烯光电技术、石墨烯防腐技术、石墨烯高分子材料复合技术等下游应用技术,加快产业创新力度,壮大产业规模,打造石墨烯产业园;依托企业加快建设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和动态硫化橡胶(TPV)、聚苯硫醚纤维及下游制品、绿色纺织助剂等项目建设,做强先进高分子复合材料产业;大力发展先进钢铁材料,打造不锈钢循环经济产业园;突破高端合金粉末关键技术,积极开发产业关联度高、经济带动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粉末冶金材料。

新能源产业。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大力发展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铝空气电池项目、纳米锂电池等新能源汽车动力和燃料电池产业,依托德阳市的装备制造业,连接上游的化工产业和下游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渐形成新能源电池原料-储能设备-新能源汽车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围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规模化”,完善配套政策,推进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示范,进而带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节能环保产业。大力发展高端、高效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装备和产品,提升节能环保技术及其装备制造水平。推进余热余压利用设备研制及新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开发应用,提高烟气除尘和脱硫脱硝成套装备、固体废弃物处理和资源综合利用装备等先进环保设备及产品的成套能力。形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创新活力勃发的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建设西部领先的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基地。推动磷化工综合利用和磷石膏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将德阳打造成为全省资源综合利用的示范基地。

生物医药产业。建立生物医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采取市场化模式运营,提供发展生物医药所需研发外包、检验检测、中试孵化、临床试验等公共技术服务,打造生物医药孵化器和加速器,缩短生物医药成果产业化进程。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生物医药生产车间,探索建立专业的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CRO)基地和合同委托加工(CMO)基地,重点发展基因工程药物、蛋白质药物、单克隆抗体药物等产品,实现生物医药零的突破和跨跃式发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网络通信设备、物联网、大数据以及符合市场应用需求的行业电子产品。加快建设装备制造工业云平台,发展云计算、云终端制造产业,打造云制造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终端产业。包括智能手机、手持平板电脑、移动电子书终端、移动电视、手机电视、车载智能终端等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结合石墨烯电池、铝空电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利用智能硬件、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的引入,完善电子信息产业链,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专栏2  战略新兴产业重点项目

1.年产30吨石墨烯粉体:投资5亿元,建筑面积55000平方米。

2.新能源铝-空(气)金属燃料电池项目:投资3亿元,新建生产车间10000平方米,建铝-空气金属燃料电池生产线。

3.40万吨/年不锈钢加工项目:投资24.75亿元。

4.广汉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投资20亿元。

5.10亿Ah锂离子电池基地一期工程项目:投资11.8亿元,实现电池年产能≥3亿Ah能力。

6.生物网发热体生产项目:投资10亿元,新征土地200亩,新建7万平米办公研发中心及生产制造为一体的工厂基地。

7.高能镍碳超级电容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投资5亿元,拟用地272亩,主要建设23条高能镍碳超级电容电池生产线,办公大楼及其他配套设施,形成年产21亿元的生产能力。

8.年产1万吨新型高阻隔包装材料技改项目:投资5亿元。

9.年产30万吨水性乳液丙烯酸系列助剂项目:投资1.8亿元。

10.蜜胺泡沫新材料项目: 投资2亿元,新建厂房,购置设备,建成后将达到年产蜜胺树脂60000吨的生产能力。

11.年产10000吨清洁型油田助剂项目:投资1亿元,新征土地36亩,采用国内领先技术,购置相关生产线4条,形成年产1.5亿元的生产能力。

12.1万吨/年三元正极材料及和3亿安时/年锂离子电池项目:投资5亿元。

13.生物制品技术开发综合大楼项目:投资1.45亿元,建设技术研究实验大楼3000平方米,综合楼8000平方米,实验车间、厂房8000平方米,附属设施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

14.页岩气抗高温封堵承压钻井泥浆助剂项目: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60亩,一期建成2000吨页岩气用一体化油基泥浆生产线一条,二期建成2000吨微米级封堵剂系列生产线一条、年产10万吨超细硫酸钡生产线一条。

15.电子信息产品生产项目(一期):投资5亿元,修建厂房26000平方米、安装设备多台和生产线多条;研发、生产与互联网相关的电子信息应用产品;年设计、生产液晶显示模组、液晶显示器300万台、智能终端产品2000万台。

第三节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优化机械制造、化工、食品饮料、医药和建材等产业的产品结构,提升产业能级,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保持发展优势。

机械制造业。综合利用信息技术和绿色制造工艺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大力发展有助于提高产品可靠性、稳定性、一致性和高效的先进制造工艺及其装备,加强先进基础工艺及其装备的推广应用,提升铸造、锻压、热处理、焊接、表面工程和切削等基础工艺。努力改变基础零部件低端过剩、高端不足的结构现状,重点发展严重制约高端主机和重大装备自主化的关键基础零部件。强化基础领域标准,计量体系建设,加快实施对标达标,提升基础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和寿命。

化工产业。以结构调整和控制产能规模为重点,发挥龙头企业作用,优化整合资源,加大科研力度,改善工艺设施,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推动化工行业转型升级。围绕打造新型磷化工、钛化工、氯碱化工、油气化工产业链引进技术,加快转型载体建设,推进传统化工产业向清洁化、精细化和高附加值的新型化工方向发展。在绵竹市新市镇、什邡市双盛镇化工集聚区的基础上建设德阳绿色生态化工产业园,作为化工企业退城入园、新型节能环保生态化工产业的承接地。实施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环保改造,完善化工园区监控消防应急等系统平台,加快清洁生产技术开发应用,提高工业“三废”综合利用水平,完善节能标准体系建设。

食品饮料产业。引导食品产业紧盯市场,调整产品结构,推进新技术应用,通过加快技改扩能推动产品升级换代,巩固品牌包装酒、绿色食品、粮油加工产品优势,推动食品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转型。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力度,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台,推动产业化、无害化、高标准的食品加工产业发展。加强烟草品牌培育和市场推广,努力拓展市场,不断优化“宽窄”品牌结构。提高技术研发硬件设施整体水平,加快技术中心建设和新产品研制,加大香烟减害降焦力度。

医药产业。加快发展现代中医药,强化品牌战略,进一步提高传统优势中成药的市场占有率。加快现代科技应用,支持新药创新升级,逐步提高和完善中药生产规范和标准,开发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剂型先进、质量稳定的现代创新中药。开发具有防老抗衰、美白防晒等功效的天然功能性化妆品。开发环保便捷的药用包装材料和能够改善药品性能的新型药用辅料,延伸医药产品上下游产业链。适当发展健康检测、自我保健、功能康复的穿戴设备、移动医疗设备、家庭健康产品等智慧医疗产品。

建材产业。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适应市场需求,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大力发展新型建材、绿色建材和以互联网为切入点的智能家居。引入“互联网+”发展模式,利用大数据、3D打印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变化,大力发展定制家具、个性家居等特色家居产业。

专栏3  传统优势产业重点项目

1.绵竹剑南春大唐国酒生态园项目:投资29.9亿元,建设剑南春循环示范园,包括金属粮仓等库房建设、饲料厂等厂房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节能设施等。

2.四川玻纤集团有限公司连续玄武岩纤维池窑拉丝技术项目:总投资2亿元,玄武岩纤维技术开发与产业产业化等。

3.烟厂易地技改项目:投资38.9亿元,新建联合工房、生产管理用房、动力中心、仓储设施等。

4.龙蟒集团80万吨/年多功能专用复合肥项目:投资10亿元,新建80万吨/年多功能专用复合肥生产线。

5.华丰磷化工磷酸盐系列产品深加工等项目:投资3亿元,磷酸盐系列产品深加工等。

6.中国西部国际线缆产业城项目:投资45亿元,建设电缆、线缆及其上下游配套产业。

7.澳东水泥10000吨/日熟料水泥生产线建设项目:投资12亿元。

8.步阳防盗门生产线项目:投资10亿元,新建年产200万樘防盗门生产线、100万只轮毂生产级及总部中心。

9.什邡振鸿高频焊管生产线项目:投资12亿元,新建100万吨高频焊管生产线。

10.什邡市节能环保新型建材园区:投资100亿元。

11. 罗江区四川金路树脂整体搬迁项目:投资30亿元。

12. 维达纸业全系列高档生活用纸基地3万吨扩能项目:投资5亿元,占地约88亩,预计年产能增加3万吨。

13. 中燃鑫泰天然气设备制造项目:投资5亿元,年产天然气调压设备10万台,加气设备20万台,仪器仪表10万台。

14. 新药胡芦巴皂苷胶囊产业化:投资1.2亿元,开展新药胡芦巴皂苷胶囊质量标准完善研究、工业化应用研究及生产线建设。

第四节  加快推进智能制造产业

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加强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强化智能制造基础平台建设,以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慧工厂为重点,建设智能制造体系。着力发展工业机器人制造及集成应用、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工业云和物联网。将德阳建成国内重要的智能装备制造创新中心。

工业机器人制造及集成应用。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提高机器人自主设计、制造和总包能力。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提升关键核心部件、基础件及加工辅具、仪器仪表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等的配套水平,促进整机和关键核心部件协同发展。推进数控机床、机器人和工业自动控制软件产业发展,积极推进以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针对石油钻采装备、清洁高效发电装备等工业制造需要,鼓励主机与配套企业联合攻关,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大力推广高效新型制造工艺流程。重点发展石油钻采装备智能制造成套装备、清洁高效发电设备智能制造成套装备、水利环保装备智能制造成套装备、智能化成型和3D打印设备等,推动生产过程数字化、柔性化和智能化,加快智能制造成套设备的产业化和示范应用,大力提升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的整体水平。

工业云和物联网。发展基于工业大数据分析的智能决策与控制应用,围绕工业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等领域,加强“互联网+”技术与研发设计、推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发展传感器、传感网络节点、核心控制芯片及嵌入式芯片、通信技术与产品、网络架构和数据处理、系统集成和软件、传感网示范应用等关键技术及产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产业集群,加快推进物联网在经济社会多领域的示范应用。

专栏4  智能制造产业重点项目

1.中德产业园:投资200亿元,德国顶尖技术产业集群。

2.剑南春酒类RFID质量安全追溯物联网应用项目:投资3.05亿元,建设22条产品生产线产品赋码及信息采集系统;1个平面仓库出入库信息管理系统;2个立体仓储智能管理系统;150个以上专卖店出入库管理系统,以及产品防伪与追溯查询终端设备;1套智能手机NFC查询客户端系统;1个数据中心;1个产品防伪及追溯信息系统平台。

3.恒合·工业云平台建设项目:投资23亿元,修建云大厦19912平方米,工业馆24971平方米,创意社区151541平方米,商务酒店5736平方米,未来工坊119135平方米,地下车库32399平方米等;主要建筑物建筑面积353694平方米。

    4.年产200台智能血液赋码系统生产基地项目:投资0.75亿元,建设14660平方米的生产用房、办公楼、研发中心等其他设施。

    5.东方水利环保智能装备产业基地项目:投资3亿元,新建总装车间、办公楼、科研楼、云数据处理中心及其它配套设施50000平方米;购置设备:焊接机器人、水压试验设备、高压试验机、单片机仿真平台、综合试验平台等。

6.航空航天大型复杂结构件智能数字化车间项目:投资6.7亿元,新建厂房49866.6m2,辅楼11428.8m2,建设水电气等配套设施,采购智能数字化设备、软件等组建航空航天大型复杂结构件智能数字化车间。实现年产航天大型复杂结构件38.28万小时。

7.新增2亿只控制系统继电器生产建设项目:投资4.3亿元,用地146.45亩,建设研发及厂房30000平方米。项目采用全自动绕线机、综合检测机、真空检漏机等设备120余台(套),利用磁路整形、触点铆接等技术,建设智能控制继电器10条自动化、数字化生产线,建成后新增产能2亿只的生产规模。

8.新型电子元器件智能化生产技术产业化项目:投资0.47亿元,新建生产车间,引进MES制造执行系统,新购置设备30台(套),通过信息化实现电子元器件可视化、标准化、自动化生产工艺技术研发成果应用,将原有传统生产线改造成为智能化生产线。

 

第五节  全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坚持市场主导、突出重点、创新驱动、集聚发展,科学规划布局,放宽市场准入,完善行业标准,创造环境条件,实现服务业与工业在更高水平上有机融合,切实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通过“两化融合”引领带动,促进工业、信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高端化,促进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与服务业融合,拓展优化制造业产业链条、促进制造业从以产品为中心向服务增值延伸。大力培育设计咨询、工程总包、设备租赁、运行维护、检验检测、技术培训、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服务外包等新业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延伸。建立基于互联网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围绕重点制造行业建立移动互联网推广服务平台,加快开发移动互联网服务商业模式。

总集成总承包服务。以拓展领域、提升能力为重点,大力发展成套设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总集成总承包服务,引导制造业企业在核电、水电、风电、轨道交通工程等领域从提供产品设备向方案设计、项目承接、工程实施、设备维护和管理运营等一体化服务转变,提升总承包能力。

工业设计服务。推广以绿色、智能、协同、和谐为特征的先进设计技术,支持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工具软件。鼓励科研机构、工业企业、设计单位、高等院校间加强合作,开展产学研联合创新,加快构建工业设计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机制,鼓励企业加快工业设计中心建设。发展面向工业设计、生产制造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加快工业全产业链的集成化和智能化。

现代物流服务业。依托德阳作为成都经济区工业物流枢纽城市和毗邻成都的区位优势,规划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物流园区。以中欧班列德阳现代物流港为核心,以现代商贸、供应链物流为主导,以高端制造、高端服务为支撑,以新型物流为辅助,打造优质、高效、便捷口岸,引导物流企业向物流园区集中发展,推进物流业集中集约集聚发展。支持本地大件运输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具有核心业务竞争力的大件物流企业,继续跟踪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落户德阳,加快推进制造业分离物流业务,进一步壮大第三物流市场主体。重点发展综合物流、专业物流、生产物流、保税物流、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电商物流、城市配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标准化建设、物流金融服务等业态。积极推进物流业务与信息改造,推广应用物流新技术,着力发展物流综合服务,推动传统交通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

商务服务业。发挥德阳的区位交通优势和制造业优势,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积极引进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大型制造类企业总部、成都经济区物流企业、批发企业总部,重点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到德阳设立区域性总部,鼓励企业设立营销总部、行政总部、结算总部、研发总部等职能类型的总部。发展法律、会计、审计、咨询、资产评估等专业服务,推进市场调查、管理咨询、品牌服务、信用评估等咨询服务发展。

高技术服务业。发挥我市重装基地与职教基地优势,推动产学研联动发展,支持各类职教院校设立工业设计企业和工业设计服务中心。推动四川工程产学研园、德阳中科先进制造创新育成中心等重点产学研项目建设,增强高校服务产业能力。鼓励大型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集团组建培训中心,与职业院校合作,在重点专业领域建成门类齐全、装备水平较高、优质资源共享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依托成都信息服务业核心区和绵阳科技城的软件产业资源,加大项目引进力度,积极培育机电一体化软件产品、行业应用软件和特色数字娱乐产品等软件产业。推动“三网融合”,普及光纤入户,推广4G网络,推动网络升级,提高运行速度和质量,加快推动“智慧德阳”建设。

 

 

 

 

 

 

第四章  主要任务

第一节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围绕德阳市构建“南进西拓、北连东优”的空间发展格局以及奋力实现“五个走在前列”发展战略为契机,以“六个统筹”为引领,着力推进工业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空间拓展、体制创新;以全市十个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加快一批重要产业基地建设,提高准入门槛,着力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和生产性服务业项目;推进工业园区功能区改造提升,强化工业园区基础建设,优化产业积聚要素,围绕重点产业布局,延伸配套和关键产业链,实施产业集群促进工程,充分发挥各区县资源、基础设施和专业服务效能,培育形成一批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十三五”期间,从工业必须集中集约、集聚发展的原则出发,依据德阳的实际情况,将德阳市工业产业空间布局为“两核(两个核心区),一轴(一条产业转型与创新示范轴),四区(四个特色产业区)。”

一、两核——两个核心区

德阳市区核心区。以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川德阳旌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载体,依托德阳市中心城区产业的集聚优势、技术优势、地理优势,大力推进“产城融合”,限制耗水量较大产业,实现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带动整个“大德阳”的发展。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以高端装备制造(含应急装备、节能环保装备)、新能源为主导产业,重点支持新材料、汽车制造、军民融合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力培育区域性总部经济。四川德阳旌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新材料(含石墨烯)为主导产业,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智能终端)等产业发展。

广汉核心区。以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广汉工业集中发展区为载体,利用比邻成都的地理优势,围绕“南有天府新区、北有德阳新城”的成德同城化发展战略,以三星湖中心湿地为核心构建高品质园区环境,打造科技、文化、生态融合的产城新区,适度控制食品医药产业发展规模,审慎引入废水排放量大的企业,把广汉建设成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先行区、国家高端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的核心区、四川内陆开放经济高地的引领区、成德同城化的先导区和成都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北部明珠。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油气装备、通用航空等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重点支持生物医药(含医疗器械)、新一代信息技术、军民融合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力培育区域性总部经济。广汉工业集中发展区以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重点支持新材料、医药食品等产业的发展。

二、一轴——产业转型与创新示范轴

以成绵高速(G5)为纽带,南接成都、北连绵阳,串起广汉、旌阳、罗江三个区(市)县,这条产业轴是今后德阳工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带,将带动、辐射德阳全市的工业经济实施转型发展。该区域以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德阳旌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罗江经济开发区为载体,重点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产业,以汽车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为辅助产业,大力培育军民融合相关产业及区域性总部经济。同时,该区域区(市)县积极对接成(都)德(阳)绵(阳)创新试验区,在生产技术研发、产业转型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循环经济、智慧园区、产城一体建设上要先行先试,勇于创新,将该区域打造成德阳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示范轴。

三、四区——四个特色产业区

什邡、绵竹、罗江和中江四个县(市、区),分别根据自身资源和产业特点,错位发展,形成各具特色、差异竞争、富有活力、增势强劲的工业发展新格局。

什邡市以四川什邡经济开发区为载体,重点发展高端装备(通用航空)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医药食品、轨道交通等产业,继续实施高端新兴产业培育计划,加快双盛-禾丰化工区转型升级。控制引入单位产品耗水量大,水的循环使用率及重复使用率过低,大气污染严重、能耗高的项目,审慎引入有NH3-N、总磷排放的企业入驻,通过龙头企业与项目,带动与形成产业集群。 

绵竹市以四川绵竹经济开发区、德阿(绵竹)生态产业园区为载体,以循环、绿色、低碳发展为导向,重点培育和引入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汽车制造、节能环保、食品饮料等产业;控制磷化工及精细化工发展,减少生产性地下水的开采,配套同步发展与之相融共生、互为条件和支持的其他产业。四川绵竹经济开发区以新材料为主导产业,积极发展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精细化工等产业,整合全市钢铁行业产能,建设资源综合利用型现代钢铁企业。德阿(绵竹)生态产业园区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产业,积极发展汽车制造、节能环保等相关产业。

罗江区以四川罗江经济开发区(德阳金山军民融合产业园)为载体,以新材料为主导产业,积极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及军民融合相关产业,确定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发展规模,谨慎引入废水排放量大且难于处理的企业。依托与中物院、国防科工委、清华大学、电子科大等的合作,打造绵阳科技城产业协作区,引入新材料研究院、新能源电池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中江县以四川中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德(中江)工业园为载体,以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重点支持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发展,适度控制食品饮料产业发展规模,关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重金属污染的治理与排放。依托装备制造工业云,发展云计算、云终端制造产业,并着力培育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打造云制造示范基地。依托成德工业园良好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成都“东进”战略,着力将成德工业园打造成为成德两地产业共兴示范园区。

 

第二节  推进清洁低碳绿色制造

发展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技术密集、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先进制造业,完善绿色设计、绿色工艺、回收资源化与再制造、绿色制造技术规范与标准等。开展绿色创新与优化设计、产业制造工艺绿色化、流程工业传统工艺绿色化等新技术与设备开发,完善绿色制造基础数据研发与积累、技术规范与标准制订以及信息平台建设,推进制造业向绿色制造转型升级。推广流程工业能源在线仿真系统等节能减排信息技术,在重点行业和地区建立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监测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信息管理体系。推动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创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支持传统产业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耗能传统产业企业。

一、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

按照全生命周期理念,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系统考虑原材料选用、制造、销售、使用、处理等各个环节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将节能治污从消费终端前移至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力求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尽可能少用或不用有毒有害物质,从而减少污染物产生,实现环境保护的活动。“十三五”期间,德阳市要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围绕德阳市节能减排总体目标要求,综合考虑清洁生产技术水平和国际生态设计发展趋势,选择代表产品,开展产品生态设计试点,逐步完善产品生态设计标准体系,加快研发节能环保新材料和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奠定产品生态设计的技术基础。研究建立生态设计激励机制,鼓励倡导绿色消费,引导企业积极开展产品生态设计,使生态设计逐步成为提升清洁生产水平、促进工业向清洁生产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

二、积极推进清洁生产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全面促进清洁生产,推动企业从先污染后治理向全过程预防污染转变,切实从源头治理污染。积极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工业企业等联合开发和攻关清洁生产技术。对重大关键共性的清洁生产技术,鼓励建立多模式的产业创新联盟,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创新主体,加快攻关步伐。依托技术基础好、创新能力强的科研单位和企业,建设一批清洁生产技术产业化服务中心,加强重大清洁生产技术的产业化应用示范,推动技术成果转化。

加快先进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鼓励企业积极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创新技术成果转化机制,支持清洁生产技术拥有者采取技术转让、合作推广等多种方式,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引导企业使用清洁生产技术,加快技术推广应用步伐。

三、努力提高废弃资源利用效率

鼓励企业提升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水平,降低磷石膏利用成本;扩大磷石膏利用途径,提升产品质量、发展高端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拓展磷石膏制品市场应用,鼓励房产开发商、建筑施工单位积极采购磷石膏制品。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抓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工作,推动典型示范项目实施。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区域循环经济试点,建立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链,重点推进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医药化工、建材、纺织等行业的“三废”循环利用,通过企业生态设计和清洁生产,推进企业内部小循环,以企业、产业之间的循环链建设为主要途径,以园区生态化改造为主要抓手,推进产业园区中循环,以城市为中心的社会大循环共同构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循环经济体系。

第三节  加快“两化”深度融合

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将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技术融入传统的制造业产品中,改变产品形态。深化互联网条件下的工业生产和服务,创新要素配置、生产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加快工业生产向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和服务化转变,延伸产业链、培育新业态,实现工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加快企业产品研发、生产、营销、管理等重点环节的改造,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推进产品开发、设计与创新的信息化

充分发挥市场需求的牵引作用,发挥政府在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帮助企业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企业设计能力,积极探索工业设计产业与块状经济提升发展需求之间的服务对接机制。进一步推进工业产品设计、研发、创新的信息化,重点提升机械、化工、食品、医药、建材和轻工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工业设计信息化水平。鼓励传统优势企业建立面向产品设计、研发的数字化集成环境,实现产品设计数据、技术状态、工程变更及研制过程的集成管理和状态控制,使设计、生产过程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提高产品信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进制造需求和社会化制造资源的无缝对接,鼓励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按需制造、众包设计等新型制造模式。

二、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

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等各层次推广应用企业资源计划(ERP)、产品数据管理(PDM)、客户关系管理(CRM)、决策支持系统(DSS)等信息系统,强化设计、采购、生产、销售、库存等环节以及人员、资金、物资、信息、客户资源的管理,促进企业流程再造,提高管理水平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提高企业在生产与控制过程中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应用水平,实现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对接。

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积极引导电信服务商、软件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投资小、见效快的信息化服务。按照行业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试点工作,形成示范在行业内推广。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原则,加快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查询、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创业指导、协调联络、对外宣传等服务,加快中小企业发展。

三、推进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化

利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技术和新兴信息技术,推进生产装备与过程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推广综合集成制造、敏捷制造、柔性制造、精密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由传统制造向智慧制造转变,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利用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不断创新改进生产工艺流程,使工艺流程合理化,提高效率。利用软件和自动化技术,提高工艺研发设计水平,形成企业核心生产技术。加强技术改造,从而间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四、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进产业协作和资源优化

以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物流效率和协作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传统产业整合和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鼓励大型龙头企业推进产业链信息化协同发展,优化产业集群环境,加强行业龙头企业标准化的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以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为重点,推进管理网络化进程,深化企业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以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为突破口,整合上下游企业相关资源发展电子商务,带动原材料供应、零配件协作等联动发展,优化库存和供应链管理,变革企业运营和管理模式,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第四节  发挥重大项目引领

围绕发展潜力大、带动性强的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立足现有企业和产业基础,引进和建设一批重大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实施产业链升级工程,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推进高端产业规模发展壮大。着力优化工业投资结构,引导社会资金和要素投向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装备、新材料的运用和推广上,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促进我市传统产业和新兴高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创新工业招商,着力打造工业经济新增长点

创新产业招商模式,围绕优势产业、重点企业、特色产品、基础材料的产业链构建完善和延伸整合,推动产业聚集,获取集聚效益,实施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以企招商。从单一项目招商向形成产业完整链招商转变,从单纯引进生产型企业向既注重生产型企业也注重研发和技术服务机构引进转变,从单纯引进生产能力向既注重生产能力也注重人才和资本引进转变,形成产业、技术、资源的综合集聚效益。要围绕东汽、东电、二重、东方风电等重点装备企业配套实施以企招商;围绕航空与燃机等高新产业实施产业链招商;围绕石墨烯、铝空燃料动力电池等高新材料产品构建完整产业链招商;围绕金广不锈钢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实施以园招商。

二、加快重大项目的建设,推动产业加速发展

结合我市产业特点科学规划工业项目,按照“储备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思路,筛选、建立具有较高产业关联度、较好示范带动作用、较大市场潜力的工业投资项目库。重点加快“东汽重型燃气轮机自主研发项目”“中电科特种通用飞机应用系统产业化建设”“海尔(广汉)创新产业园项目”“汉舟电气高能镍碳超级电容电池生产基地合作项目”等一批投资规模大、主业突出、核心竞争能力强、产出水平高、对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影响的大项目的建设进度,加强协调,积极推进。

三、做好项目协调服务,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

“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思路,加大对“十三五”期间重点工业项目的落实力度。健全项目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加强准入管理,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的投入。探索鼓励类项目投资优惠政策和体系,实施项目节点管理责任和领导联系项目制度,强化对重大项目的土地、资金、园区基础设施、煤电油气运等要素保障,加大对重点项目专项资金的支持和引导,强化服务意识,完善工作责任制,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工作水平,上下联动,部门合作,全力配合,解决好制约项目建设的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第五节  促进区域联动发展

一、大力提升工业国际化水平

德阳作为国内首个“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和全国三大动力设备制造基地之一,在制造产业领域,德阳已经拥有了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北新国际机械城等一批项目引领,改善的国际物流条件,大力提升德阳工业的国际化水平,扩大与国外的合作范围。加大对新兴产业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扶持力度,支持有条件的新兴产业企业积极创建出口品牌、培育新兴产业出口基地等。着力培育一批精通和掌握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的企业和人才,提升应对贸易摩擦、全球化风险的能力。

二、积极开展区域经济合作

树立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理念,紧紧抓住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建设以及成德绵一体化发展的契机,依托产业特色优势,整合发展要素资源,促进和成都及周边其他城市的协作配套联动,实现区域优势互补、互动发展。大力实施“全域开放”战略,纵深推进成德同城化发展,坚持规划同编、产业同链、设施同建、服务同享,推动成德同城化取得新进展。

三、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

利用靠近成都、交通便利、区域条件突出,依托较好的工业基础和相对完善产业配套,发挥德阳海关的作用,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深入落实省政府《“一带一路”倡议“251三年行动计划”》,支持航天宏华、龙蟒集团等优势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进一步完善国际营销服务网络,拓宽进出口企业融资渠道,搭建出口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抓好综合保税区申报筹建,加快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通关服务等平台建设,探索筹建跨境电子商务试验园区。推进外贸、外资、外经“三外联合”,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

第六节  优化提升产业发展平台

一、优化园区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的基本原则,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上水平”的发展主线,按照“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要求,构建“1+2+N”工业园区发展格局(“1”是指德阳未来大工业战略区,“2”是指国家经开区和国家高新区,“N”是指全市工业园区格局),开展园区布局总体设计或进行布局优化,体现产业集聚和循环链接效应,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结合本区域的产业和资源的比较优势,考虑园区环境承载力和地方发展需求,围绕提高资源产出率和提高园区综合竞争力,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力度,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调整和优化园区的产业结构,针对园区变化调整情况及时开展规划环评工作。

二、产城融合发展

坚持产城相融、产城互动、产城共进,推动城市与园区“同向规划”,实现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土地总体利用规划、交通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等的相互衔接,让开发区新城区的建设形成科研、教育、产业、居住、生活、商务、社交、文化、休闲等融合协调发展的环境,以产业引领城市空间重构,促进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融合发展,形成园区带动城区、城区支撑园区的格局

三、增强园区集聚功能

园区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城市参与国际竞争的平台,在推动经济发展,增强产业集聚力以及参与国际分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鼓励各县(市、区)依托国家级、省级经开区和高新区,发挥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集聚度较高、科技实力较强、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按照“一区多园”模式,加快“园中园”及特色产业园建设。选择辐射面广、比较优势强、带动效益大、增产能力强和就业效益大的产业进行重点发展,通过延伸拓宽其产业链条,增加产值带动就业,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贯彻中央、省、市的相关部署,落实上级关于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等文件,指导各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开展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工业污水处理厂进行全面建设。

四、加快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鼓励科技企业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孵化模式,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在服务空间、服务内容、服务手段、商业模式等方面开展新业务,完善孵化器的投融资功能,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强后期项目入驻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开展专业化检测服务,建设若干个跨部门的专业化分析检测中心,增强对外开展分析检测服务的专业性、针对性。强化科技创新活动中的知识产权政策导向作用,支持和鼓励从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知识产权资产评估和许可转让业务的各类服务机构发展。

五、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机制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引导,根据园区产业功能定位和不同发展阶段,合理确定园区管理模式和职能职责并实行动态调整。提高园区市场化开发建设运营能力和水平,完善治理体系、创新运行机制和人员管理方式,更好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按照权责一致、事权匹配的原则,理顺园区“区内区外”“条块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晰园区党工委与管委会的职责分工,强化党工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提高管委会在党工委领导下推动产业发展、科学规划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在规范现有园区管理机构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管理模式和相关指标体系,分类明确园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机构规格和内设机构限额。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科学核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人员编制,充实加强工作力量。

第五章  五大工程

第一节  创新工程

全面实施创新工程,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基本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

一、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突出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开展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全领域、多形式创新活动,支持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开展龙头骨干企业创新转型试点,构建以龙头骨干企业为主导的创新联盟。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企业。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逐步提高研发经费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以财政补助、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建设产学研紧密结合长效机制。坚持把高素质人才作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第一要素,加强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着力集聚一批高素质、专家型的创新型人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

二、加强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

加强产业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战略规划,依托成德绵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先行区建设,加快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组织实施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在高端装备、通用航空、新材料等领域,积极布局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智能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加快产业技术研究等综合性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搭建行业性、区域性的创新服务网络,推进创新资源开放共享。积极搭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互联网创新和产业创新沟通的“桥梁”和“通道”,推进创客空间、创新工厂、创业基地发展,拓展产业创新发展新空间。

三、提升智能制造产业创新能力

对接《中国制造2025》,探索有利于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机制,建立促进装备制造创新发展新模式,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相互融合,提升智能制造创新能力。建设国家重型燃机自主研发及制造基地,打破发达国家在重型燃气轮机领域的技术垄断。实施以“互联网+制造”“装备制造大数据”为重点的传统制造业互联网改造提升工程,创建国家装备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城市。围绕装备制造业基础性和重大共性需求,争取部省和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科研机构支持,开展关键共性重大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示范,面向社会开放服务。研究制定对关系国家战略安全的重大装备制造企业特殊生产线和关键设备停产期间的补偿政策。加快建设中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促进中俄在通用航空飞机制造、物流、教育培训、服务等领域的合作,推动通用航空产业加快发展。

四、完善区域内外协同创新体系

建立成德绵协同创新政策共享共用机制,探索建立边界创新合作示范区,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强化行政协调,构建有利于成德绵协同创新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鼓励支持国际知名大学、研发机构与德阳的高校院所和企业,共同承担重大科研任务,联合开展产业链核心技术攻关。鼓励企业建立区域化创新网络,以共建合作园、互设分基地等方式,积极参与区域创新研发和标准制定,提升利用区域内外创新资源的能力。建设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区,在优化跨境电子商务一体化通关管理模式、建立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信用管理体系、零售进出口贸易统计等方面先行先试。创新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机制,开展“工程承包+融资”“工程承包+融资+营运”等合作,鼓励工程类企业利用BOTPPP等方式与装备制造企业加强合作。加快建设集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等功能于一身的综合保税区。

五、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实施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加强小企业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着力打造公平竞争的创新创业环境,夯实创新创业载体,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生态。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按一类工业用地性质供地。争取部省支持,对科技企业孵化器通过新建或改扩建方式新增孵化面积的,给予财政后补助。构建“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基地”的阶梯型、链条式科技企业孵化体系。探索开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试点,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孵化机构,支持优势民营科技企业搭建创新平台,打造各具特色的众创空间,开辟“想法+创投+孵化”模式的创业社区。充分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第二节  军民融合工程

以深化重大装备军民融合为重点,瞄准航空与燃机、军工电子、核能及核技术应用等重点领域,加快军品和军民两用产品研发,拓展国防装备配套领域建设。实施国家军民融合改革创新试验区创建工程,在军民融合发展机制创新、产业体系构建、核心载体建设、军民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突破,实现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发展。

一、协同创建国家军民融合改革创新试验区

依托成德绵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先行区建设,协同打造成德绵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德阳以“联盟”打头,建立航空产业、高端设备、新材料、生物医药、核技术应用等五大军民融合发展产业联盟。按照德阳市产业特点科学制定军民融合发展长期规划,促进军民优势资源双向流动、互相转化,围绕航空发动机、核电装备、燃气轮机、玄武岩纤维应用等重点产业争取国家在德阳布局一批重大项目,着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军民融合高新技术产业。以二重、东汽、明日宇航、钰鑫机械等企业为重点,充分发挥德阳军工制造能力优势,大力实施“军民融合”发展,积极拓宽军工装备和产品的制造及配套领域。

二、优化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环境

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积极整合成德绵军民融合产业资源,以产业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为核心,实现军民融合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强化军民融合政策支持,健全完善科技创新、招商引资、项目促建、金融服务、区县扶持等配套政策措施,通过政策引导,激发军民融合市场活力,增强军民深度融合动力。推进德阳军民融合产业联盟、创新产业园、军民融合特色产业园、军民融合小镇、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增强产业发展载体承载能力。优化军民融合产业投融资环境,积极支持军民融合企业通过上市、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多种方式拓展融资渠道。成立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设立军民融合专项扶持资金,重点支持军民融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军民融合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重要平台等建设。

三、促进“军转民”“民参军”双向互动

建立开放性的军民融合机制,促进“军转民”“民参军”双向互动。建立军工与民企融合发展新方式,放开民用装备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领域限制,促进军民信息对接共享,支持具有军品制造能力的装备制造企业与军工企业共同研发、制造、维修和采购。支持具有技术优势、制造能力的企业取得军工生产资格,开展军品配套加工和产品生产,推动德阳市装备制造企业向军工领域拓展。加快建设军民融合技术、计量、测试、标准、质量等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军民两用技术和中试基地、技术转移中心、产业孵化中心,推动军民科技创新资源开发共享。建立军工科技资源使用和服务价格补偿机制,支持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军工重大试验设施向民营企业开放。编发军民技术和产品推广目录,建立军民用技术项目、产品需求及政策信息发布平台,加强军民融合第三方服务体系建设,拓宽军民资源共享渠道,促进信息互通、技术共享、成果对接。

四、强化军民融合人才支撑

加大高层次军民融合人才引进力度,大力引进海外军民通用技术领域领军型人才,积极引进国内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加强国际人才交流合作,积极开展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培训,资助优秀人才参加国际会议。加强军民融合人才培养,支持军工单位、民口单位与德阳高校联合建立培训中心,健全军地人才双向交流机制,培养高层次、领军型人才。

第三节  强基工程

组织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制定工业四基发展目录,围绕涉及国民经济和国防安全的重大工程及装备关键问题,加强前瞻性基础研究,突破工业基础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高工业基础产品质量、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一、提高关键材料自主保障能力

支持重点企业围绕石墨烯、高分子复合材料、高端金属新材料等关键材料的运用,开发新产品,打造完整的产业链。突破石墨烯关键制备和应用开发技术瓶颈,在新兴发展领域率先突破,大力提升功能新材料的研发水平和壮大产业规模,打造石墨烯产业园。做强聚苯硫醚细旦短纤维、聚苯硫醚等高分子复合材料产业。重点突破高端合金粉末关键技术,积极开发产业关联度高、经济带动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粉末冶金产品,满足机械制造等产业对高性能粉末产品的需求。打造化工园区,实施化工企业入园搬迁工程,力争把石墨烯、高分子复合材料、高端金属材料等特色材料打造成为德阳的优势产业。

二、发展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

围绕重大装备等领域整机配套需求,发展一批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强度、长寿命及智能化的基础零部件(元器件)。突破智能仪器仪表、集成电路、北斗导航芯片及板卡、传感器、机器人精密减速器、空气净化器用高性能过滤器、核级泵用机械密封及核级静密封件等一批基础条件好、需求迫切、严重制约整机发展的零部件(元器件)产业配套水平。围绕第三代、四代核燃料元件制造技术研究,建立核燃料组件自主产业化体系。加强核级和非核级管材、泵、阀、电气设备等核电配套基础零部件(元器件)研发制造。

三、提升先进基础工艺

重点突破和推广应用核电叶片制造工艺、增材制造、能源装备高性能叶片制造等先进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工艺技术。推广有利于提高产品可靠性、性能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先进制造工艺应用,提高产品质量、性能及生产效率,促进绿色发展。加快推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领域‘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改造提升示范工程。

四、建设产业技术基础服务平台

依托优势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围绕重大装备、通用航空、新材料、医药、建材、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优势产业,建设一批专业水平高、支撑作用强的研发设计、质量控制、检验检测、知识产权应用等技术基础服务平台。优先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完善技术基础公共服务体系,实行市场化运作机制,增强核心零部件(元器件)、关键材料和整机产品等质量检测、技术评价等公共服务能力。

第四节  高端人才工程

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高端人才工程,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端产业发展的紧缺人才。初步建成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职业教育示范市,初步建成助推创新驱动发展、领先西部的人才集聚区。

一、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建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四川省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区,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推进职业教育多元办学体制改革,支持央地合作、省市共建、校企联动、国际合作举办职业教育。健全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开展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探索建立有利于学生全面成才、终身成长的职业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强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应用,开发职业教育数字化专业课程。推进职教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强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突出特色,实现与产业、职业标准、生产过程对接。加强区域职业院校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支持职业学院学习引进国际先进成熟适用的职业教育专业标准、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标准、教材体系和各类教学资源,广泛开展师生交流,促进专业、课程、人才培养及评价与国际接轨。

二、创新人才引进发展模式

建立人才体制机制改革试验区,把国家先行先试的政策放到德阳试点。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创新科研团队。深入对接全国性学会协会,构建向德阳持续推送优秀人才机制。成立全面创新领军人才(国际)服务中心,实行专门政策,统筹全市创新人才引进、使用、培养、储备、输出、服务。探索人才市场开放融合新路径,放宽人力资源市场准入条件,推进政府购买人才引进服务。鼓励社会资本创办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猎头公司等,鼓励海内外人才中介机构帮助引进人才。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人力资源机构。加强引进人才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主动对接国家人才市场,设立中国装备技术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市场,开展与国内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合作。开展外籍创新人才永久居留管理试点,规范和放宽在试验区内的技术人才取得永久居留证和技术移民的条件,并对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在创办科技型企业等创新活动方面,给予中国籍公民同等待遇。

三、探索高层次人才培育培养模式

加大高层次拔尖人才培养,扩大博士后工作站(流动站)设站规模,引进国内外著名高等学校、国家级重点科研院所到德阳设立研究生院等人才培养机构,支持企业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创新领军人才。加强“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建设,鼓励企业建立“首席技师”制度,实施“德阳首席技师百人计划”,培养具有专业操作技能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技能人才带头人。

四、强化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加快推行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探索建立科技人员股权奖励收入减、免、递延缴纳个人所得税机制。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转化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个人奖励约定的,可以进行股权确认。探索实施人力资本、专业技术等创新要素利益分配机制,认定智力产权入股。制定保障项目研发人员的智力报酬不低于科技项目专项经费20%的政策。对科技创新方面的奖金减免个人所得税。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科技类奖项,设奖资金纳入成本核算,准予税收优惠。增设科技奖励类别,加大对试验区内科技人才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的奖励力度,提高政府津贴和表彰奖励标准。开辟人才评审鉴定绿色通道,构建产业人才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形成涵盖多元分配、收益保障、成果奖励、职称晋级的全方位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第五节  质量品牌建设工程

实施产品强质工程,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引导企业追求卓越品质,持续提升先进质量控制技术,完善现代质量管理机制,夯实质量发展基础,培育打造知名品牌,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德阳制造整体形象。

一、提升标准化引领能力

积极参与制定、实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适合德阳制造业发展要求的先进标准,不断健全质量认证、产品鉴定、检验检测等认证认可体系。鼓励和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活动,鼓励和支持企业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不断扩大产业技术标准话语权。

二、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能力

整合质量安全监管信息资源,搭建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政府指导、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业诚信”的质量保障长效机制。有针对性地推广并行工程、敏捷制造、在线质量检测控制等具有“两化融合”特征的管理技术和方法以及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管理、精益生产、质量诊断、质量持续改进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和方法,着力促进重大装备、关键原材料和基础元器件等产品质量向适用性、稳定性和高可靠性转型。组织开展重点行业工艺优化行动,提升关键工艺过程控制水平。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

三、推进质量品牌建设

实施质量品牌培育工程,组织开展企业品牌培育、试点、示范,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和企业,推动企业从产品竞争、价格竞争向质量竞争、品牌竞争转变。筛选一批具有比较优势、拥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重点产品予以重点培育扶持,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工业品牌。实施“互联网+品牌”行动,鼓励和引导企业借助网络营销提高品牌知名度。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域品牌建设,以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为主体,结合区域产业特色,加快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知名度高、美誉度好、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产业集聚区域品牌。

 

第六章  实施保障

第一节  加强组织保障

建立党委领导、行政负责、市场运作、创新驱动的工业发展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发展和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在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在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探索建立党组织书记参加或列席企业管理层重要会议制度、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沟通协商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统筹协调、组织动员、支持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保证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重大部署贯彻落实。适度增加编制,尤其是基层工作人员编制,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适度降低基层工作人员负担。

第二节  深化改革创新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扩大工业品有效供给,畅通供给需求衔接通道。把培育壮大新动能和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有机结合起来,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加快淘汰无效产能,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分类有序化解化工、水泥、钢铁、造纸等过剩产能,推动生产要素向优质高端产业聚集。进一步完善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适应的财税、金融、土地、产业、人才等政策体系。促进国有资本控股经营的自然垄断行业改革,根据不同行业特点放开竞争性业务,积极探索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有效融合。

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聚焦与产业创新发展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精准发力,重点突破,消除制约产业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大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和技术转移、交易平台建设,深入推进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分配改革试点。深化产业科技金融相结合,加快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创投、风投、产投等创投基金发展,推动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

第三节  健全政策体系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市场监管职能。根据德阳市“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及德阳市相关规定,制定并严格实施准入制度,拒绝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低产出的企业进入德阳;健全实施退出机制,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对环境资源消耗大、效益低下的企业,采取严格管控,通过建立相应的制度,强制其退出,并保障员工利益;健全激励机制,制定实施投资、财税、用地、环境保护、招商、科技、金融和人才等系列政策,鼓励绿色环保、科技创新等新兴产业在德阳落户生根。

第四节  推进服务平台建设

根据企业需要,积极建设、整合公共服务平台。整合产学研合作平台,鼓励企业建设研发基地,推动高校院所共建研发中心,推进科技人员服务企业,消除现有科技服务与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促进德阳市创新实验先行区建设。完善投融资平台,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优先安排产业布局用地,实施“全市大招商”专项行动,强化产业链中高附加值环节技术创新,不断完善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以社会资本为主体和以政府平台公司为支撑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破除制度壁垒,进一步减少企业投融资障碍,促进企业良性发展。建立生产性服务平台,以检验检测平台建设为先导,以资源共享与共同发展为目标,整合企业、高校院所资源,建立技术服务、设施设备共享、信息分享等平台,实现共享发展。积极支持搭建面向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技术服务平台,提供基于互联网的、行业共享式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大幅降低企业信息化费用和技术门槛,同时也是政府部门服务企业方式的探索和创新。

第五节  加快人才建设

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激励和使用机制,引导高素质人才向优势企业和产业聚集地流动。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养、引进和使用一批“塔尖”人才。实施“企业家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百人计划”、“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加快集聚工业领域的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加强工业领域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与工业经济联动发展,培养一批适应现代工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第六节  强化开放合作

按照“优势互补、资源互惠、合作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快运用国内外优势资本、科学管理和先进技术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提高产业化和国际化经营水平。搭建产业转移承接平台,加强与周边省(区、市)和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和环渤海地区的合作发展。加强同省内其他地区的沟通与联络,鼓励以共建、托管等形式建设开发园区,促进资源共同开发、产业分工协作。建立各区(市、县)、各产业园区的联系机制,创新合作方式,搭建合作载体,形成有效的合作共赢局面。广泛调动社会各类组织和行业的积极性,多形式、多领域参与区域合作交流,把全市的交流合作推向全新阶段。

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建设中欧班列德阳现代物流港,“一带一路”国际产业合作园,加强与德国、波兰等国家(地区)的合作,加快中德、中捷等全省性产业园区项目落地,把德阳打造成“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

坚持“走出去”战略,支持企业在境外申请专利、注册商标、取得国际标准认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境内外相关展会、博览会,到境外开展经贸活动,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自建、并购、合资、合作、参股等多种方式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营销网点和生产基地。鼓励企业大力发展工程承包、投资、技术合作,有效开拓国际市场,拓展发展空间,做大做强企业及产品品牌,畅通产品国家销售渠道。

第七节  环境负面清单

严格行业准入条件,防止低水平建设,严禁引入二手落后淘汰设备产能。严格执行环保标准和清洁生产要求,完善园区集中供热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高标准处理生产废水、废气、废渣。

凡是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正本)》和《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鼓励类的煤炭、电力、新能源、石油天然气、石化化工、建材、医药、机械、轻工、信息等产业不列入负面清单。

国家禁止和限制的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均列入负面清单,禁止投资建设。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合德阳产业发展的项目,原则上禁止引进建设,围绕德阳市主导产业延伸(循环)发展的项目积极鼓励支持。

污染治理设施不完善,无法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工业固废、危险废物未得到妥善处理的项目,禁止投资建设。

能耗、水耗达不到清洁生产二级水平的,禁止投资建设。

不符合德阳市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和环境质量改善工作要求的,禁止投资建设。

污染治理设施不完善,无法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工业固废、危险废物未得到妥善处置的项目,禁止投资建设。

存在突出环境风险隐患,且环境风险不可控的项目禁止投资建设。

项目投资不符合国家、省、市有关投资限额、投资强度和容积率规定,原则上禁止投资建设。


责任编辑:王成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