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整治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还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
索  引  号: 1111-2020-000022
文  号:
发布日期: 2020-01-03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信息来源:德阳日报
有效性:有效
相关附件:
发布时间: 2020-01-03 来源:德阳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A+ A- 打印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彰显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以灵动的活水滋养一座灵动的城市,是德阳水环境建设的美好追求。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田园城市,生态之城”的定位,全力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记者从市住建局获悉,截至2019年12月,中心城区穿城堰、丁家堰、干河子、胜利堰4条黑臭水体整治主体工程,即清淤截污、消除黑臭工作已基本完工,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20年起,沿途岸线品质提升工程将正式实施。

全力控源截污打响“碧水保卫战”

城市黑臭水体的存在,是许多城市发展遇到的“顽疾”,不仅影响城市形象,也严重影响人居环境。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

2016年,市政府办印发《德阳市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实施方案》,正式拉开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大幕。按照《实施方案》的推进计划,2020年底前,市本级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2030年市本级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

计划既定,迅速行动。2017年以来,市住建局对城区4条黑臭水体开展了试点整治,为全面推进中心城区黑臭水体综合整治积累了经验。2018年8月,总长29.515千米的中心城区黑臭水体全面彻底整治工程启动。

一场以“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为目标的消灭城市黑臭水体攻坚战全面打响!

据了解,在这场战役中,我市将实施“控源截污工程”“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内源治理工程”“处理能力提升工程”“岸绿工程”“能力建设工程”等六大工程。重点整治污水排口82个,全面截断入河污染源;对城市排水管网进行全面体检,综合开展排水口改造防治外水倒灌、管网修复防治地下水入渗,暗涵内部截污防治清污混流;抓好河道清淤、垃圾清理、漂浮物打捞等工作,系统性消除内源污染;提标扩能4座污水处理厂,新增日处理能力10万吨;新建日处理能力达200吨的餐厨垃圾和污泥处理厂,确保中心城区污水和垃圾能够及时妥善处理;建设生态湿地公园87处,改造生态岸线10千米,绿化面积170万平方米,恢复河道自然生态特性;建立完善排水设施信息管理、水质监测、黑臭水体监管等全流域管控智慧平台体系,坚决遏制黑臭现象反弹和黑臭水体新增,确保到2020年全面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

多方综合施策向黑臭水体说“再见”

城区的地下管网极为复杂,特别是老城区,暗渠多、污染源数量多、情况复杂,治理难度大。“我们打起了黑臭水体治理‘地道战’。”市住建局干部回忆。

据了解,针对我市黑臭水体暗涵多、治理难度大的实际情况,住建部门采取先清淤、后截污、再清洗的做法;针对水体下游污水管网建设完成情况不一的现实,采用末端治理与源头改造相结合的方式,对污水进行有效拦截处理;针对我市正在谋划建设生活垃圾分类和市政餐厨及污泥处置项目的实际,将黑臭水体整治与沿岸的污水、垃圾、污泥综合整治相结合;针对我市建设海绵城市的实际,将黑臭水体整治与海绵城市建设相结合,使中心城区生态环境和景观质量整体得到提升。

2019年5月,我市成功入选国家2019年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获得中央财政4亿元补助资金。随后,按照黑臭水体系统治理方案,我市梳理了包括淤泥清理、截污管道、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处置、老旧小区改造、渠道岸线整治、生态公园建设、监管能力提升等15个治理项目,总投资18.75亿元,现已开工10个。

“整治项目综合应用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等措施,包括河道两岸截污干管工程、河底清淤工程、河堤生态修复工程、生态河道构建工程、河道现有水工构建筑改造、景观绿化工程等,采用河道清淤、外源阻断(雨污分流)、生态修复等方式实现黑臭水体的整治,从而统筹推进城乡水环境治理,提升城市河道、湖泊水环境质量,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中心城区穿城堰、丁家堰、干河子、胜利堰4条黑臭水体均已纳入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统计数据显示,4条黑臭水体原设计清淤长度25713米,设计新增1500米,合计27213米,目前累计完成27213米;截污原设计长度10193米,设计新增截污6382米,目前累计完成13925米。

致力生态修复还岸于民还绿于民

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生态修复是基础。在完成中心城区穿城堰、丁家堰、干河子、胜利堰4条黑臭水体全面清淤后,下一步,我市将坚持“改造一段、提升一段、美化一段”的思路,串联形成沿河绿道网,实现还岸于民、还绿于民。

据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按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的要求,继续组织开展消除黑臭后的水质监测工作,由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连续6个月的水质监测,密切关注水质情况变化,坚决防止黑臭现象反弹。

此外,还将对基础条件较好、周边发展成熟、沿线居民集中的胜利堰段部分渠段,按照清水绿岸、鱼翔浅底和绿化、柔化、美化、文化的“四化”要求,遵循海绵理念进行重点打造,抓好项目的前期设计工作,做优规划设计方案,解决好用地问题,从最初的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等,扩大到沿河生态化建设、绿道慢行系统打造、水体景观效果提升等全方位的系统整治,实施沿河公园品质提升工程,以贯通沿胜利堰明渠段的骑游步行道,恢复胜利堰清水绿岸形态为示范点,进行综合整治打造。

为做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后水体水质的维护工作,我市还将制定完善黑臭水体治理及城市排水管理长效机制,统筹实施以消除4条黑臭水体为核心,以城市污水与垃圾的收集、处理处置能力建设为主线的15个治理项目,开展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推进示范城市建设,尽早实现城市黑臭水体长治久清目标。

责任编辑:刘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