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蓝天保卫战 去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5天
索  引  号: 1111-2020-000327
文  号:
发布日期: 2020-01-21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信息来源:德阳晚报
有效性:有效
相关附件:
发布时间: 2020-01-21 来源:德阳晚报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A+ A- 打印

昨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去年,市区重污染天数为1天,首要污染物为臭氧。其中,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同比分别下降32.0%、3.5%,一氧化碳与上一年持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5天,优良天数率为83.6%。市区PM2.5平均浓度为40.2微克/立方米,实现了年度空气质量控制目标。

千余户“散乱污”企业完成整治

据了解,去年我市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等,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情况,积极推进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排查梳理落后产能,促使一批能耗、环保、质量、安全达不到标准或淘汰类产能依法依规关停退出。通过采取断电、拆除动力装置、封存主体设备、拆除相关生产线(设备)等措施,完成22户企业落后生产设备(生产线)全部淘汰,同时按进度完成了1558户“散乱污”企业的整治工作。

去年,我市还完成了新能源光、伏、车、桩、站一体化工程城际北站充电站示范项目验收。继续推动煤炭减量替代,全市按计划完成燃煤锅炉窑炉电能替代47.065蒸吨,有效降低了煤炭使用量,2018—2019年,累计淘汰燃煤锅炉178台,注销生物质锅炉5台,新增燃气锅炉207台,减少了大气污染排放。

环境监测监控网络不断完善

利用建成的182个网格化空气微观站,我市对市区空气质量进行了网格化实时监控,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细化到各个街道或社区,为环境空气质量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

去年,全市还建立了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片900个,坚持把秸秆综合利用作为重点支持的绿色产业。除大力推进秸秆粉碎还田、覆盖还田等肥料化利用外,还积极引导将秸秆加工为饲料、利用秸秆作食用菌基料,将秸秆加工为颗粒燃料、温室保温板、添加进墙砖、制作草编工艺品、用于青海湖沙化治理等多种方式利用秸秆。据初步统计,去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已初步形成了一批秸秆综合利用龙头企业以及秸秆收集专合社,年收集加工利用秸秆能力达20万吨以上。

为掌控监测区域颗粒物变化趋势,实现科技精准治霾,我市还在市区架设了两台可视激光雷达,完善市区大气环境可视化天眼系统,定期对激光雷达扫描结果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颗粒物具体污染源。通过中长期的连续监测,对短期管理手段和长期治理效果进行评价,为制定大气污染防治决策、支持行动计划等提供科学依据。(记者 刘俊宏)

责任编辑:刘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