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刚”“柔”并济 高质量发展驶入快车道

俯瞰德阳城区。

“德阳造”大国重器。

三星堆青铜面具。

德阳城区新貌。

初夏的暖风,吹拂着旌湖两岸,阳光闪耀、风景如画。

这里是德阳。刚柔并济、兼容并蓄。古蜀之源、智造之都、西部数字经济重镇、“中国鸟语城”……指的都是德阳。2021年,三星堆遗址新一轮考古发掘公布,白鹤滩水电站全球首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正式投运,德阳的“刚”与“柔”、“轻”与“重”再次被世界瞩目。

敞开胸怀,世界就在眼前。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交汇叠加,德阳迎来继“三线”建设、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三次历史性机遇。

创新引领 加快建设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2021年6月28日9时36分,在现场一片欢呼声中,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正式投产发电。

白鹤“舞”金沙,创新为翅。

在白鹤滩水电站6项位列世界第一的技术指标中,百万机组格外引人注目。其中左岸机组由东方电机制造,在机组的研发和生产中,东方电机敢于求新思变、勇攀技术高峰,让“德阳造”引领世界水电装备技术进入“无人区”。

随着水轮机的高速旋转,金沙江的水能资源被转化成“绿电”:截至5月5日0时22分,白鹤滩水电站2022年累计生产清洁电能100亿千瓦时。如果进行换算,可节约标准煤约30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838万吨,相当于种植3.3万公顷阔叶林。

地处德阳的东方电机勇攀“水电珠峰”,离不开创新这个“第一动力”牵引。创新也是德阳高质量发展的动能。2021年7月26日,德阳市委八届十五次全会提出,把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作为一项事关战略全局的重大任务来抓。

站在抢抓国家战略机遇、服务全省发展大局的高度,德阳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一方面围绕优势产业部署创新链,产业创新平台体系布局逐步优化,另一方面,依托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高端装备,让经济“肌体”更加强健有力。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省委赋予德阳加快建设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的重大使命。德阳在风电、水电、气电、核电、太阳能、氢能等多个清洁能源装备制造领域,常规水电与抽水蓄能机组规格齐全,技术水平世界领先;全国50%以上的核电机组“德阳造”,居全国第一;风电装备出货量居全国前五,正成为西南地区发展新亮点;气电装备F级重型燃机市场占有率达40%,居国内同行业第一……

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怎么建?2021年12月28日,德阳市委九届二次全会专题部署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发展。会议提出德阳将着力打造世界先进的清洁能源装备创新策源中心、全球卓越的清洁能源装备成套和极限制造中心、行业领先的清洁能源装备智能制造和产业互联网中心、国内知名的清洁能源装备基础材料和关键零部件供给中心、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装备系统集成服务中心,培育贯通“源网荷储”的清洁能源装备全产业链。

部署很快落地见效。2022年德阳第一季度工业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总投资达120亿元的德阳川发龙蟒锂电新能源材料基地项目备受瞩目。此项目将有效推动德阳在锂电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的集聚发展。

随着清洁能源装备产业体系的加速构建,德阳装备制造业纷纷走上绿色发展之路。2021年,德阳市清洁能源装备产值突破575亿元,较“十二五”末实现翻番。

今年8月27日至29日,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将在德阳举行,以会展集聚带动产业集聚,德阳将乘势而上,加快打造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绿色发展示范区。

开放先行 积极打造西部内陆城市高水平开放发展样板

今年“五一”假期,天府大道北延线鸭子河特大桥建设现场,数百名工人争分夺秒抢抓施工。作为成德之间的“城市主轴”,该项目预计今年底将实现全线主线通车。

成德同城,交通先行。自2013年成德两地拉开同城化序幕以来,“10高18快13轨”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半小时”通勤圈正在加快形成。

一系列重大交通项目的先行落地,使成德两地“如居一城”快速变为现实:日开行112列,高峰时段最短开行间隔仅5分钟,公交车般的动车,频频穿行于成德之间,最快23分钟抵达;城市地铁摆渡车无缝对接成都地铁3号线、5号线,日均运送乘客近万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城市候机楼,德阳人在家门口就能赶飞机。

中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省委实施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战略,为德阳积极融入“主干”提供重要机遇。作为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先行军”,在战略叠加下,协同效应已经初步显现。近年来,到德阳投资兴业的优质客商明显增多。

敞开双臂“拥抱成都”,德阳加快开放的步伐。

作为德阳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载体,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与成都国际铁路港共同开展“一港两区”建设,打造“两港一轴”为核心的“一带一路”开放门户,建设外向型经济发展高地,助力德阳成为面向世界、配套成渝的重要节点城市。

近年来,德阳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对外开放步伐稳健,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实现新突破。

2019年,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德阳协同改革先行区获批;2020年,中国(德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德阳经开区、什邡经开区获评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常态化开行“蓉欧+”东盟国际班列(德阳—成都—钦州港),开行中缅印度洋新通道(缅甸—云南临沧—四川德阳)公铁联运国际测试班列德阳三星堆号……

以开放为引领,德阳将开放势能转化为发展势能。目前,德阳外商投资企业达168家,居全省第二。

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需要高水平的营商环境。德阳出台一系列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开办企业实现“零成本·小时办”,推行“标准地”“预审批”“承诺制”等系列改革;在全市产业园区实行“签约即供地、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对标深圳、上海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公平、稳定、可及的一流营商环境;通过设立政府产业引导母基金和产业发展子基金,引导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

5年来,德阳新增减税降费超过48.3亿元,营商环境评价居全省前三,市场主体数量增长1.4倍,民营经济活力实力竞争力明显增强。

文旅融合 以“三星堆+”建设世界著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截至目前,三星堆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已出土编号文物11000余件。”这是今年3月29日,广汉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披露的数据。

自2021年3月三星堆遗址新一轮考古发掘公布以来,其发掘成果持续引起社会关注,至今热度不减。

为进一步推动三星堆保护利用,规划面积约160平方公里的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正加快建设,“我们将通过示范区建设,把三星堆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博物馆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践行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典型范例、中华文化重要标志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广汉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作为该示范区创建的重要内容之一,三星堆遗址申遗工作也在加紧进行。2021年12月18日,三星堆遗址管委会与金沙遗址博物馆签署共同推动“申遗”合作协议,组成“梦幻联动”。

德阳市委八届十二次全会明确提出德阳“三地两区”发展定位,其中就包括建设著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德阳市第九次党代会为德阳建设著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指明方向:以“三星堆+”带动德阳全域旅游。

三星堆是世界级的文化品牌,也是德阳文化旅游的“龙头”。如何把“龙头”舞起来,进一步繁荣德阳文化旅游产业,推动著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取得新进展?德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德阳将聚焦建设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在做大做强三星堆极核、多维发力持续提升热度、聚力打造高能级产业项目三个方面发力。

当前,德阳以“古蜀探秘、康养度假、工业旅游”三大核心主题产品为支撑,以“双融”(融入成渝、文旅融合)战略为引领,已形成强大的文旅新经济体系和文化品牌体系。在“一核一轴两带五区”文旅产业发展布局中,三星堆发挥着“极核”作用。

做强“极核”,构建三星堆品牌国际传播新模式,德阳以考古发掘、保护申遗、活化利用、品牌推广为重点,加快建设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建设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积极申报创建三星堆国家级5A旅游景区,实施三星堆品牌全球推广计划,支持开展三星堆主题艺术创作展演、影视游戏开发、文物全球巡展等。

除了三星堆,德阳还有绵竹年画、三国文化、德孝文化等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沿龙泉山脉、沿龙门山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借力三星堆文博旅游“热”,德阳积极推动“景区游”向“全域游”、“一日游”向“多日游”延伸。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三星堆为切入点,打造特色旅游精品线路。

此外,德阳还将走出去“敲门招商”与引进来“开门招商”相结合,与国际国内知名文旅企业合作,共同建设三星堆文化产业园,打造大型古蜀文化旅游区。以“古蜀探秘、康养度假、工业旅游”三大核心资源为支撑,坚持“清单制+责任制”,加快推进15个省、市重点文旅项目建设,紧盯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投产达效率,不断夯实文旅产业发展基础。

责任编辑:叶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