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德工业同城化发展规划(2019-2022年)》出炉 打造国内一流区域产业合作新典范

为更好地落实省委战略部署,强化成都“主干”的产业外溢能力和功能辐射能力,促进德阳更好地对接成都、借力成都,实现产业协同联动发展,助推成德同城化发展,近日,德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共同印发了《成德工业同城化发展规划(2019-2022年)》(下简称《规划》)。

【背景】成德两市工业具备互补发展的基础

根据成德两地城市总体规划,成都市重塑城市空间结构和经济地理,推动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差异化空间功能布局,加快城市跨越龙泉山向东发展,坚定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重心东移。德阳市明确城市发展方向为北优、南进、东拓、西扩、中提升,重点向南发展,积极对接成都,推进成德同城化。从两地工业空间布局看,成都市按照城市发展导向和区域功能定位,重点以制造业产业功能区为载体,聚焦主导产业,构建产业生态圈。德阳市以国家级园区(德阳经开区和德阳高新区)为核心,重点打造“2+8”工业园区布局体系。

成都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东南亚的重要交会点,是连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对外开放发展层级不断提高,宜居宜业环境良好,要素吸附能力强,在人力资源领域拥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但同时,日益趋紧的环境资源已对成都工业发展形成约束,工业发展面临挑战,集中表现在环境容量支撑不足、产业配套体系不够完善等方面。

德阳依托扎实的高端装备基础不断巩固优势,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积累了大量重大装备制造核心技术,通过对外开放,不断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专利转化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并且把发展“工匠”职业教育作为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动力,为重大技术装备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端技能人才、创新人才和高素质产业工人,打造产业竞争优势。但德阳制造业整体缺乏统筹布局、统筹规划的发展合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传统增长动力减弱的同时缺乏新的增长动力,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功能不尽完善,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对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支撑能力不强。

经过多年努力,成德两市工业已具备主导产业错位、全产业互补发展的基础。成都凭借对各类要素资源较强的集聚、辐射功能,在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优势明显,在研发设计、仓储、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也具有相对优势;德阳在大型成套机械装备、食品、化工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竞争力,并且拥有国内领先的职业教育优势。基于产业配套、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等发展需求,两地企业、园区之间协同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路径】共同构建跨区域的产业生态圈

《规划》指出,成德两地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共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为抓手,坚持改革创新、合作共赢,充分发挥成都“主干”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加强成德两地产业优势互补和工业布局协同,引导各类资源要素打破地域约束和行政壁垒,共同构建跨区域的产业生态圈,努力形成成德资源共享、机制共建、产业共生、合作共赢的工业同城化发展新格局,打造国内一流的区域产业合作新典范。

《规划》从加强产业分工协同、强化产业创新协同、统筹产业布局协同、推动产业要素协同、健全协同发展机制、共推工业绿色发展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

产业分工协同。根据两地产业基础和优势,促进产业横向分工和优势互补,深化产业纵向链条化配套和分工,合力打造产业集群,提高工业同城化发展质量效益。具体路径为:根据两市产业发展定位,成都制造业精准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轨道交通、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装备等)、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等先进制造业;德阳侧重发展装备制造(核电装备、航空航天装备、清洁发电装备、油气钻采与海洋工程装备等)、食品饮料、新型化工、生物医药、绿色建材五大主导产业,集群发展通用航空、轨道交通、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五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此外,根据两地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特征,成都强化在电子信息、汽车领域的比较优势,德阳强化在装备制造领域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做大优势产业规模,共同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产业创新协同。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整合创新要素资源,构建战略性的“跨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具体路径为: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示范,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及天府新区建设与成德绵全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核心区、德阳创新驱动示范市建设充分结合起来,推动各区域分散的创新“点”链接形成创新“链”。加强两地创新领域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建立两地创新服务机构,做实交流服务平台,实现创新同推、互联互通。充分利用成都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优质科研资源与德阳市大型央国企的关键领先技术,强化两地产学研用联合研发攻关。

产业布局协同。共建产业合作园区,充分发挥各自所特有的人才、科技创新、劳动力、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促使两地产业合作,实现共赢发展。具体路径为:推进凯州新城与淮州新城统筹规划,强化重大项目招引,着力引进一批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优质项目,壮大园区产业规模,提升园区发展能级。推动成都“东进”区域相关产业与凯州新城产业错位发展、互补发展,重点围绕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领域,差异化承接成都产业转移,实现产业集群及上下游产业链的合理布局,打造成都“东进”战略产业配套协作基地。物流基地方面,抓住四川自贸区“3区+N园”协同改革的重要机遇,高质量建设自贸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开展“德阳-成都自贸区同城化发展”试点。

产业要素协同。打破行政壁垒,促进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成德区域内自由流通,形成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实现要素可及、资源共享。具体路径为:探索共建项目投资引导基金,引导金融资本和民间资本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等。创新企业融资方式,支持成都金融平台在德阳设立分中心,开展信用贷款、质押担保、融资租赁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围绕成德工业同城化发展体系,加快成德两地科技型人才集聚,提升人才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度。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在双方区域内互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探索共建多元化的职教培训中心,实行技术技能人才定向培养、联合培养。充分发挥德阳职业教育特长优势,实施“德阳工匠”培育计划,建设中国(西部)职业教育和技术人才综合服务基地,为两地产业发展培养一批高技能型人才。

产业发展机制协同。制定互利、共赢的产业发展目标,共建灵活、高效的产业合作协调机制,共同营造协作协同的产业生态圈。具体路径为:建立健全成德两地区域发展协调机构,统筹实施产业链招商,协调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指导各区县制定与成德整体性规划政策有机衔接的相应规划政策,并监督落实情况,促进成德工业同城化发展机制落实落细。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探索两地行政许可的标准对接和跨区域互认。搭建成德两地利益协调对话平台,探索建立常态化的议事协调机制,让区域内各参与主体通过多种渠道表达利益诉求。加快建立跨区域税收分成共享机制,探索“存量不动+增量分成”的区域利益分享模式,有序引导两地企业转移、转型。

共推工业绿色发展。具体路径为: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和清洁生产。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从源头削减污染产生为目标,整合成德两地工业节能领域的产业和技术资源,在冶金、建材等传统高排放、高耗能产业,鼓励先进节能技术的集成优化运用,深入推进流程工业系统节能改造。共建固体废物循环利用体系。围绕成德两地产业布局,在大宗固废集中的地区,建立若干规模化、集约化、高值化、无害化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产业基地。提升环境监管一体化水平。

此外,《规划》还明确了强化组织实施、明确目标责任、加强监督评估、完善政策体系等保障措施,推动成德工业同城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记者邱洁)

责任编辑:吴必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